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T男北漂回家養豬,慘遭失敗,欠債數十萬

IT男北漂回家養豬,慘遭失敗,欠債數十萬

小王一直在北京做互聯網,北漂的艱辛讓他做出了一個最大的決定,回家養豬,這個讓別人覺得可笑的事,卻發生在他身上,他在一家公司做網路工程師,每月月薪大概20000左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按理說日子過的還可以,雖然買房有點困難,但是努力一下還是可以的,但是這個決定打破了他原地在北京的一切設想,這個決定也讓他一切從頭再來。

回去後,先是父母反對,這個他也知道,做一次新鮮的決定,肯定受到家人的阻撓,朋友的不理解,他選擇做這個的理由是,現在豬肉確實是不衛生不健康的,而且一些原生態的東西城市缺乏,環境污染讓一些城裡人很那吃到健康的食品。

正如當年到北京一樣,懷揣著10萬元,回鄉創業的的激情確實讓他心潮澎湃,他在想,現在大城市的紅利期已經過去,農村才是實現才華的廣闊天地,為了實現自己的宏圖大志,他聯合2個人,成立了畜牧業生產合作社,按照入股多少分紅。

農村的場地相比城市,比較便宜,租了大概5畝土地,建立了簡易活動板房,包括養殖車間,清洗車間,辦公室,財務室,市場辦公室,原生態飼料攪拌室,可謂麻雀雖小,五臟六全。由於資金有限,3個人加起來大概有25萬左右,招聘了2個對養豬有豐富經驗的大學生。員工一共5個人。

第一年的成本大概花去大概30萬元,包括人工,糧食,場地等等,由於養豬所餵養的不知飼料,是純青草,玉米,大豆混合在一起,沒有激素和添加劑,所以成本相對較高。開始個別的飯店有客戶,但是由於成本太高,所以豬的價格要比普通的飼料養的豬的價格要高,才可以回本,但是一些客戶不同意,認為還是買飼料豬划算,特別是一些飯店的客戶,但是也有少數喜歡原生態的食品的買,但是買不多。

一年下來,虧本5萬,做生意畢竟有賺有賠,第二年,三個人轉換了思路,開始走出去,親自推銷自己的原生態豬肉,從酒店到農貿市場,親自介紹原生態豬的好處和優點,對於健康的意義,可是那些商家只根據價格訂貨,至於豬肉什麼樣的,他們不太關心,甚至他們這樣說,消費者吃習慣飼料豬了,要是給他們原生態豬,他們會不習慣,甚至疑問。

一年下來,結果還是沒結果,因為精力都放在市場了,豬的飼養出現問題,一場流感導致豬死亡過半,損失十萬多,用心飼養的豬死了,是是什麼感覺。他心裡明白。

年底了,打算在調整一下思路,他在想:為什麼大家都說食品污染等,喜歡健康食品,但是為什麼原生態的食品推行不下去?是利益作怪還是消費者意識不強?期待著有轉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養豬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養豬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