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布泊——死神降臨?

羅布泊——死神降臨?

這裡是人間煉獄

遍布一望無垠的荒漠

蘆葦根、海螺、胡楊

暗示這裡曾是湖泊

自然景觀

在橫穿中國的北緯40°線上,有兩個最極端的地方,一處是天堂,另一處卻是人間地獄。首都北京是繁華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羅布泊卻是生命的禁區。

橫穿中國的北緯40°線「源自網路」

羅布泊很熱,它地處乾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降水極少,終年晴空萬里。在酷熱的夏季,極端高溫45℃,地表溫度可達60℃。由於嚴重的風蝕荒漠化,大風天氣常常引起沙塵暴。風的鬼斧神工,同時也雕刻出了該地特有的「龍城雅丹地貌」。

羅布泊龍城雅丹地貌

「源自電影『生死羅布泊』」

這裡很荒涼,赤裸裸的大地上既沒有植被覆蓋,也全無飛鳥走獸。除卻風的聲音,這裡也許就是世界上最靜謐的地方。有多少人在這裡行走,或迷失方向,或找到歸途。荒漠予人前行的勇氣,卻又能輕而易舉地擊碎偽裝的堅強。

羅布泊地區的落日晚霞「源自網路」

軍事禁區

羅布泊不但是「生命禁區」,還是「軍事禁區。」新疆羅布泊地區地廣人稀,地處戈壁荒漠,是很適宜的核彈試驗場。1966年10月27日,核導彈從酒泉基地發射,核彈頭在羅布泊核試驗場上空爆炸。主要的空爆實驗在孔雀河北部的戈壁灘進行,地下核試驗在博斯騰湖東南100公里、羅布泊西北200公里的盆地兩側山體中進行。

空爆核試驗形成的蘑菇雲「源自網路」

空爆核試驗(蘑菇雲)產生的放射性煙塵通過大氣傳播,地下核試驗嚴重污染附近的水源及土壤,核試驗造成的自然傷害可能要長達數年或更久 。

佇立在羅布泊荒漠的石碑,用來警醒途徑的遊人「源自網路」

鉀鹽礦

從上帝的視角俯瞰整個羅布泊大地,它形似耳朵,所以羅布泊又被稱為「地球之耳」。在谷歌地球上搜索這片區域,我們看見了耳朵上方的一片藍色屋頂,它是什麼,又是何人所建呢?

羅布泊的衛星照片「源自Google Earth」

據悉,這是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公司的廠房,公司成立於2000年9月,以開發羅布泊天然滷水資源製取硫酸鉀為主業,在2016年,它以「年產120萬噸硫酸鉀項目」獲得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

『國投羅鉀』——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基地

「源自網路」

而這一切,都得益於羅布泊地區豐富的鉀鹽資源。

1972年,尼克松總統在訪華時獻給周恩來總理一張「羅布泊」的衛星圖片,通過衛星圖片,人們第一次知道——羅布泊已經乾涸。

羅布泊的衛星照片「源自網路」

而那形似耳朵的輪廓,實際上代表了乾涸的鹽殼。水流從上游向下游搬運鹽分時,由於各類鹽分(碳酸鹽,硫酸鹽,氯化物等)的溶解度不同,不同鹽類物質的沉澱順序也大有不同,這就產生了環帶狀分布規律。

K、Na是易溶的活動性元素,當岩石風化,水流會最先把這些元素帶走,等到了地勢相對低洼的地方,K、Na被遺留沉積下來,所以乾旱的內陸湖泊中極有可能富含鹽類物質,這也是大多數鹽湖的成因。

羅布泊在過去是孔雀河、車爾臣河、塔里木河的匯合處,所以這就保證了它有豐富的物源。

在上世紀70年代,儘管缺乏羅布泊的第一手資料,老一輩的地質先賢硬是憑藉上述基本判斷,預見了羅布泊地區存在鉀鹽的可能性。

蘆葦根,海螺標記了曾經的湖泊地貌

「源自網路」

人員遇難事件

在羅布泊地區,曾經發生過兩次大的失蹤事件。

其中,比較知名的是在1980年6月17日,地質學家彭加木失蹤。由於當時科考隊的水源不足,彭加木拒絕向後方申請補給,於是獨自一人外出找水。在十八號晚上,沙塵暴突發,彭老再也沒有回來,享年55歲。

科學家彭加木的墓碑「源自網路」

1996年6月,信誓旦旦的探險家余純順誓要打破「6月不能進羅布泊」的魔咒,成為徒步穿越羅布泊的第一人。在珍藏的視頻資料中,「沙漠之王」趙子允先生在告別余純順時,對他叮囑再三,當知道自己無法勸阻一個心意已決的人時,趙老也只有祝福。

最後,余純順失蹤了,時年44歲。趙老在回憶時說「余純順呀,余純順呀,三天的路程,你探險三天的路程,我光找你找了五天,到底是你探險還是我探險」

探險家余純順的墓碑「源自網路」

在這兩起著名的失蹤事件中,彭加木和余純順都遇上了荒漠中的「豺狼虎豹」——黑風暴。在廣闊無垠、一望無際的羅布泊大地上,沒有參照物,而黑風暴的突襲,更易讓人迷失方向。同樣,這兩人也身處致命的危機——離隊獨行。加上迷路後,食物和水源的缺乏也是致命一擊。

黑風暴「源自網路」

在沙漠中,還有一種未知的風險,那就是隨時會將人吞噬掩埋的羅布泊氣眼。羅布泊氣眼是指在湖泊乾涸之後,礦物質(鹽鹼質)成分的析出形成了看似堅硬的地表,但在地下仍隱藏有疏鬆的孔洞,當人在這上面行走,常常跌入深淵。

羅布泊氣眼「源自電影『生死羅布泊』」

繁華隕落之謎

位於塔里木盆地東部,地處庫魯克塔格山和阿爾金山之間的羅布泊荒漠,被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稱之為樓蘭地區。

繼1900年瑞典學者斯文·赫定發現樓蘭古城,中國考古隊在樓蘭地區陸續發掘出了孔雀河古墓溝墓地、樓蘭城附近古墓、小河墓地、營盤聚落遺址等遺迹。

號稱「有一千口棺材」的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位於孔雀河下游向南的支流——小河東岸約4公里處。它比其他墓葬更加古老,並且記錄了樓蘭地區的早期文明。

早在1934年它便由中國-瑞士科考隊發掘,但直到2005年春小河墓地才被完全勘探。墓地中出土了大量的古屍、服飾及數以千計的珍貴文物。通過墓地所用的胡楊木葬具及隨葬的蘆葦和麻黃,可以預見當時的羅布泊地區還是一片綠洲。

小河墓地的粗木柱「據伊弟利斯,2005」

小河考古的工作照片「據伊弟利斯,2005」

孔雀河古墓溝墓地

它位於小河墓地正北偏東方向約50公里的孔雀河北岸山谷,墓葬時間在距今3800年左右。

鐵板河墓地

在羅布泊北側,距離小河墓地東北約200km,出土了距今3800年的白種女性乾屍——樓蘭美女。

復原的樓蘭美女「源自網路」

營盤遺址

在漢晉時期,營盤成為出現在小河之後的樓蘭文明。

營盤遺址位於孔雀河北岸,它是由城址、烽燧、寺院、農渠田疇、公共墓地等共同組成的大型聚落遺址。

盛裝安葬的30歲男性乾屍——營盤美男

(據伊弟利斯,2005)

樓蘭古城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年前,而史書上對於樓蘭古城最後的記錄卻永遠停留在了公元330年,當它再出現時,已經被東晉高僧法顯稱之為「死亡之地」。

上述墓地出現的時間表「簡化圖」

何以滅亡?

生態環境的惡化是主因

河流改道——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主河道向西南偏移

「據袁國映等,1997」

水源被切斷——古孔雀河上游滑坡,形成堰塞湖

「據何宇華等,2002」

沒有了生命之源,樓蘭人不得已撤離家園,留下被風沙長埋的古城。

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羅布泊」,或遙遠,或神秘,或風情。你想要到達的地方,海天之隔,山高水長。年輕的遊子啊,當你決定踏上征途,就註定要擁抱孤獨,勇氣是你手裡的舵,指引著你,在迷途中找到歸宿!

參考文獻:

[1]袁國映,趙子允.樓蘭古城的興衰及其與環境變化的關係[J].乾旱區地理, 1997(3):7-12.

[2]何宇華,孫永軍.應用衛星遙感探索樓蘭古城消亡之謎[J].國土資源遙感,2002,14(2):64-67.

[3]伊弟利斯, 李文瑛. 守護大樓蘭[J]. 中國文化遺產, 2005(5):32-5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自然全書 的精彩文章:

何謂「返祖現象」

TAG:大自然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