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施建中∣也說「標題黨」

施建中∣也說「標題黨」

1

網路時代的寫作,有一種被稱作為「標題黨」,戲稱而含有貶義。

略微概括一下,便有好多種:

文不對題:說的只是「A」,題目卻是「B」;

歪曲誤導:說的只是「D」,題目卻要加點料,成了「P」;

誇大其辭:說的只是「C」,題目中搞全了,便變成了「O」;

以點代面:說的是ABCDEFG一直到Z好多件事,題目中卻只有「F-U-C-K」。

。。。

讀此類文章,再看後面評論,基本上都是「嬉笑怒罵」、「譏諷挖苦」,而且是全沖著小編去了。。。

以此,文章也就早已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而變成了一種娛樂。

2

讀標題黨的文章,往往最直接的一種感覺便是:

不舒服

比如題目是「B」,等看完卻發現只講了一半,是個小小的「D」!

那感覺,

就像尿了一半突然剎車,不舒服、難受!

。。。

我讀碩士時有位台灣師弟,這傢伙比較小氣,有一天卻突然大方起來了,非要請我去雞鳴寺吃素齋,而我之前從沒吃過,於是便去了。但等到菜陸續上來,除了綠色蔬菜外,還有「雞鴨魚肉」,我便很詫異,而該同學則邊介紹、邊讚歎,說所用食材卻都是素的,做得好啊!「色香味形」俱全,快嘗嘗!我是爽快人,便猛吃起來。頭幾道還可以,但越吃越不舒服,至宴罷散席時,則噁心反胃得幾乎要吐了!

為什麼呢?

主要是看著、聞著是「雞鴨魚肉」,心理便有一個「預期」,想著也應該是「雞鴨魚肉」,但到嘴裡卻是另外一番味道,算是白白分泌了好多唾液。。。這種矛盾太難克服了!

。。。

有時想著好玩,不知道和尚們持戒,對著「素雞」、「素鴨」,心裏面想著的到底是「素」呢?還是「雞鴨」?。。。

或許是眾生平等而心如止水、古井不波?

那倒是真正的高僧大德了。

3

高僧大德畢竟少,凡夫俗子卻是多。。。

書畫圈也不例外,也是有「標題黨」的。

略微舉例,就不止N種。

。。。

但還是不要舉例了吧,

情況一目了然,實在不用舉例!

一切簡單如童話,更何況童話里還有位講真話的小孩呢。

另外也不要扒人內褲吧,總得給人留一點面子!

且發張圖片,

你懂的、我懂的、大家都懂的,哈哈。

。。。

4

「標題黨」們有問題,問題就在「名」、「實」不相符。

「藝術家」們有問題,問題也在「名」、「實」不相符。

但這只是「名」大於「實」的不相符。

假若「名」、「實」相符呢?

那還真的沒問題!

但假若是「實」大於「名」呢?

。。。

這也是一種「名」、「實」不相符吧,

有問題嗎?

。。。

相信很多人會說:

沒問題啊!

我卻說

有問題!!

。。。

什麼問題?

。。。

觀眾的問題!

5

幾年前曾在微信上看到過一個故事,說美國一個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帶著他價值昂貴的古董名琴在一個地鐵站內拉著他的成名曲目,但「賣藝」的效果是觀者寥寥,所得微微;而他以往在音樂廳的演奏會卻是門票昂貴,且是一票難求。兩種場景,反差何其大也!

我看過之後也是很有感觸。

當時是范揚老師中國美術館開個展邀我去觀展的回程路上,既有空,且有感,便作了首「歪詩」,把這個故事轉發出來了。

大家從中可以看到我對范揚老師的佩服。

同時,也有我的一些觀點:

簡單講就是:「實至名歸」四個字,但要複雜講則啰嗦了。。。

但是後來我仔細考察一番,覺得這個觀點也是要修正一下的。

我認為:

先前這麼講是有問題的,

其實范揚老師的「名」與「實」也不太相符。

。。。

確切地講:是他的「名」還是略小於他的「實」!

但是,「問題」其實不在於范揚本身,

而是在於一般觀眾,在於他們的不理解。

我說這番話似有吹捧之嫌疑,說不定有人看到此處便開始罵我了。

不過沒關係。

前一陣就有些帖子在「罵」范揚。

但是,我看過之後卻是笑了。為什麼呢?寫得如此不專業,到底是在「罵」他呢?還是在「捧」他?要知道,「批評」也是一種宣傳哦!

如要假設一下(當然只是假設),有一天我和范揚「翻臉」了,便想去「罵」他。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總歸要在畫上來「批倒」他,瞎罵是既沒意思,更沒道理的。然而,以我這麼專業的水準,我卻找不到他有什麼缺點。。。

試想:

能山水人物花鳥、工筆寫意、古今中外題材一氣貫之的筆墨,而成自家面目,翻翻中國繪畫史,再看看當今之畫壇,有幾人能做到?!

所以,你可以說「不喜歡」,但真的是不能說范揚畫得「不好」。

其實范老師的這種境界已經很難以「廣博」或「專擅」來概括,因為無論「大」還是「小」,他都能以「一畫」而化之。但遺憾的是好多人的認識既沒到專業程度,且又參合其它一些非專業的因素,而認為范揚自言「可以排前五名」是「極端狂妄」、是「大言不慚」!其實他們是真不明白這樣的一種自信,以及自信的背後的實力所在。

「名」對於范揚老師,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至於我所說的「名」略小於「實」,其實只是一般觀眾的問題。

。。。

或許有人不同意我的話,但也沒關係,

反正范揚本身就是一個高度,真的是沒有多少人能企及的。

6

1990年我在南師大美術繫上學時,有一陣子總泡在圖書館,有次讀到陳傳席老師發表在《江蘇畫刊》上的一篇文章,題為《評幾位所謂「新文人畫家」及其他》,而文中所謂的「其他」,其實也就兩位「青年畫家」(都是我老師):范揚和黃柔昌。二十八年過去了,當時的「青年畫家」則早已是成果卓著、聲名遠播。

但在我看來,他們的「名」還是小於他們的「實」。

尤其是黃柔昌老師!

陳傳席老師在文中說「黃柔昌的畫很孤立,其實格外難得」。

而這些年,黃老師一直是安靜、恬淡,沉浸在他自己的藝術世界裡,也不怎麼出門。我有時候去看他,談多了便就「放肆」了,「批評」黃老師說「外面太多怪力亂神,您真神不現,何以正本清源?」

但黃老師只是笑笑,很是謙和。

客觀地講,當下的一些工筆畫真的還不錯,但也只能說「畫得不錯」而已,真要讓我佩服的,卻是少之又少,而黃柔昌老師卻是極少中的一位。

有時候碰到一些畫工筆的,聲言不知道「黃柔昌」,我便說「那你還沒入門呢」;

有時候碰到一些畫工筆的,聲言不知道「黃柔昌好在哪裡」,我便說「那是你真的不知道好歹」!

。。。

我說得過分了嗎?

真的沒有!

看看我發的黃老師的畫吧!

7

有句話叫做: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其實在我看來,「名」、「實」相符者往往十之八九,因為這是客觀事實,實在不需太多解釋。

而我們看問題,也是要力求客觀。

如要單單論其一二,

則不必太把焦點放在「標題黨」和「南郭先生」上面,畢竟「虛名」與「實力」一對照,便可立判高下;無論身穿多少「外掛」,還是頭頂多少「光環」,只要練就一雙透視眼,那有沒有穿內褲則可一眼便知。

在兩種「名不副實」中,

我們揭露和嘲笑「名」大於「實」,那是在批評;

我們發現和讚美「實」大於「名」,那是在建設!

批評重要,建設更重要!

這才是專業的態度。

至於「標題黨」,

那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不是嗎?

施建中

2018年3月29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施建中 的精彩文章:

TAG:施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