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前段時間分別在中央電視台、《廣州日報》等各大媒體曝光的「毒玩具」——水晶泥,真的很多小孩都玩過。

據廣州媒體報道,某家小孩買硼砂水做水晶泥後,因誤用了裝過硼砂水的杯子,出現嚴重嘔吐等身體不適現象。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圖片來自淘寶)

導致孩子中毒的,正是這種玩具中所含的一種可致命工業原料——硼砂!這種水晶泥玩法很簡單,可以DIY,普通的一堆白色粉末,加上水和液體膠水等之後就可以製作成色彩鮮艷的水晶泥,做完之後手感也特別好,摸起來軟軟的像果凍一樣,所以很受孩子們歡迎。在某寶、學校和社區附近的文具小店裡都有得賣,而且包裝粗糙簡陋,廠家和產地都沒有。

帶有毒性的硼砂水竟然這麼容易被孩子買到?!家長們揪心啊……食品和玩具安全,幾乎是所有家長最關注的,卻又防不勝防。有不少媽媽都在問,水晶泥有問題,那麼孩子常玩的其它玩具是不是也不安全呀?今天口袋育兒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個「毒玩具」的話題,為你掃清家裡的玩具隱患。


1 | 家裡絕對不能藏的「毒玩具」

1、 玩具的安全指標

在掃清玩具「地雷」之前,我們需要清晰了解到底玩具有哪些安全指標呢?

其實記住四點就可以了:氣味吸入、皮膚接觸、四肢頭頸和聲光輻射。

在選購和使用玩具的時候我們可以採取:看、摸、聞、試的方法。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圖片來自國家質檢總局)

我們國家從2016年開始實施的GB6675-2014《玩具安全》「新國標」,與歐盟的EN71比較相近;日本有ST認證,美國的是ASTM。其實大家的標準都差不多,甚至我國很多標準都比國外的要高,但最重要的是對標準的嚴格執行,歐美和日本在執行上相對是做得比較好的。玩具安全的最後把關還是在家長,購買時應多留意玩具的認證標準。

在認證方面,只要相關標準的測試通過後,就會取得相應的認證——

中國新國標(GB6675-2014)對應的是3C認證: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歐盟的EN71標準對應CE認證: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美國的ASTM F963標準對應ASTM認證: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日本的ST標準對應ST認證: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2、 徹底檢查以下六大類玩具!

目前國內包括「車輛玩具」、「彈射玩具」、「娃娃玩具」、「塑膠玩具」、「毛絨玩具」、「電動玩具」六大類實施的是強制認證制度,在包裝上一定要有清晰的「CCC」認證標誌,也就是說,如果家裡的這六大類玩具沒有CCC認證或其它權威認證,請馬上處理掉。

有不少家長也常在某寶或微商上囤玩具,但謹記,一分錢一分貨,大品牌和專賣店的正品和新品比起「山寨同款」、「外貿」和「代購」更安全,因為有很多便宜的塑料玩具是廢舊塑料循環再生產。

3、 學會分析玩具成分和輻射指標

人人都說現在當媽當爹都要活成「百科全書」,給娃買零食前都要看下生產日期和配料表,本來玩具只留意外觀是否安全就好啦,這「水晶泥」殺手一出,媽媽們又要學著看玩具的成分了。

(1)塑料:確實,就連塑料也分三五九等的,有一些摸在手上就能分辨,有一些要學會看塑料的循環指標,還要聞一下味道。我們常在國內旅遊景區看到的那些可愛的卡通人物吹氣玩具,那股塑膠氣味如此濃烈,不知情的家長會買給小孩,這也是很讓人痛心的。

(2)重金屬:比較常見的玩具毒性成分有硒、汞、鉛、鎘、硼、鋇、砷、銻、鉻,只要這些重金屬成分在安全指標內就沒有問題,一旦超標就會通過呼吸、皮膚接觸等進入人體內而影響健康。

(3)輻射:另外,在2017年,江蘇省工商局在全省流通領域的抽檢的303批次兒童玩具中,合格103批次,合格率僅為34%,其中遙控兒童玩具183批次,合格10批次,合格率5.5%。

(4)聲光:還有那些聲光類玩具大部分也不應該買給小孩,我們可以分辨一下它發出的聲音和音樂是否刺耳難聽,燈光是否閃爍刺眼,基本上這些外在刺激對兒童眼、耳、腦和手部的發育都沒有好處。

2 | 孩子常玩這些玩具要當心

1、 二手玩具

媽媽們也常聽說孩子用二手衣服或二手玩具更好,因為經過上一手的使用,似乎更安全。其實真相併不如此——英國最新研究發現,二手塑料玩具可能攜帶有毒物質或不符合當前玩具安全標準,從而威脅兒童健康。

普利茅斯大學研究人員從英格蘭西南部託兒所、學校、舊貨商店和普通家庭中抽取200件二手塑料玩具,如玩具汽車、火車、卡片、拼圖等。這些玩具都不太大,小寶寶可能會把它們放入口中。研究人員使用X-射線熒光分析技術分析,檢測它們是否含有銻、鉛、鎘、鉻、溴等9種有毒物質。結果顯示,20件玩具含有全部9種有毒物質,其中半數溴、鉛、鎘含量超出當前歐洲理事會規定的玩具安全含量上限。

這意味著,孩子如果長期接觸這些玩具,可能會慢性中毒;一旦將玩具放入口中,風險更大。另外,紅色、黃色和黑色塑料玩具最容易檢出超標有毒物質。

2、 泥類玩具

粘土或橡皮泥,其實就是同樣的東西,在幼兒園、學校的趣味手工課,家中的溫馨親子互動,都少不了這種色彩鮮艷、造型多變、對孩子有益智作用的玩具。但是,你知道這些粘土的不合格率有多高嗎?前兩年,江蘇質監局對100款批次的彩泥抽檢就發現,有62批次超出相關標準限量要求(未公布品牌),問題主要集中在重金屬與防腐劑。兒童玩彩泥引起皮膚病的新聞也時有報道。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圖片來自淘寶)

目前彩泥玩具一般分為超輕黏土和傳統橡皮泥兩種,超輕黏土由於具有更好的塑形能力,因而銷量更高。但其重金屬、防腐劑等含量很多都是超標的。從配料表上來看,傳統橡皮泥(成分:麵粉/大米粉/小麥粉/食鹽/水)比超輕粘土(成分:水/糊劑/膨脹澱粉)更安全。在玩具的製作上,當我們追求方便、塑形效果和保質期的時候,似乎也放棄了安全性。

3、 容易被誤食的小零件

由於孩子們對磁鐵的吸附現象很感興趣,所以市面上有磁性拼圖、磁性積木、磁性飛鏢玩具、磁性畫板等不少磁性玩具。其實磁性玩具造成的事故媒體已多次報道,如四川一名4歲女童誤吞磁鐵,致使腸道壞死,最終通過手術取出磁鐵才保住命;雲南一名16個月大的男童誤食10粒小磁鐵珠子,發生腸穿孔,10天內做了兩次手術,腸道無法正常吸收營養,每天需注射營養液……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圖片來自淘寶)

在歐盟玩具標準EN71中已明確規定,不允許3至8歲兒童使用的玩具中含有鬆散的危險磁體或部件;在美國,監管年齡甚至擴大至14歲以下。家長應仔細閱讀相關的警示說明,並做好監護和必要的提醒,防止意外事件發生。

另外,由於水寶寶的顏色形狀像糖果,也很容易被孩子誤食。水寶寶又叫海洋寶寶,它的好玩之處,在於泡在水裡,會慢慢「長大」。有人專門測量過發現,一顆水寶寶可以從直徑3mm,重0.02g,在水中長5小時後,直徑達16mm,重量變2g多!可想而知,萬一誤食,有多危險。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圖片來自淘寶)

4、 器材類玩具

跳跳桿是很風靡的一類器材類玩具,它存在的安全風險,除了器材本身的安全隱患,那就是一旦使用方法不當,對正在發育中的孩子存在傷害。曾有一位湖南的小男孩,連續玩了近一個月的跳跳桿後,突然雙腿疼痛無法走路,被送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小兒骨科治療,經診斷為「雙側髖關節滑膜炎」。雖然目前尚無權威研究表明,玩跳跳桿會對兒童骨骼發育造成直接影響,但市醫院骨科副主任文毅英表示,孩子最好不要玩跳跳桿,這類玩具很容易引起意外傷害。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圖片來自淘寶)

另外,目前市面上的兒童滑板車覆蓋了各個年齡段,甚至有相當一部分產品明確標明三歲以下的嬰幼兒也適用。除了年齡段覆蓋面廣之外,兒童滑板車的款式也是多種多樣,從整體設計、零部件質量到安裝使用等各個環節,任何一處一旦出現瑕疵,都有可能埋下安全隱患。在購買的時候,家長們要對滑板車的危險圓孔、夾手間隙、把立管強度、把手過細等實際質量問題進行把關。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 圖片來自國家質檢總局)


3 | 幾個常被忽略的隱患

1、 缺少陪伴

大部分的安全隱患都在孩子沒有人陪伴的時間裡發生。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任何一件玩具是說明可以給孩子單獨玩的,可是作為家長,我們總以為把一個玩具給孩子,就可以讓他自己消磨時光。其實孩子最需要的並不是玩具,而是家長們的陪伴。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 圖片來自國家質檢總局)

2、 不在合適年齡段

每個年齡段都有合適的玩具類別,超齡購買並不會對成長帶來幫助,反而會有潛在的危險。在知乎上有熱心家長為大家總結如下:

①0-36個月(0-3歲)——36個月以下的玩具上不能存在小零件

②37-72個月(3-6歲)——玩具上可以存在小零件,但必須有警示說明

③73個月以上(6歲+)——可以存在小零件,不需設警示說明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用這3招,馬上徹底清查家裡的「毒玩具」!

(圖片來源:GB/T 28022國標《玩具適用年齡判斷指南》)

鑒於泡沫塑料容易破碎而產生小物件,建議3歲以下兒童適用的玩具不得採用泡沫塑料包裝。玩具上的飾物,雖然能提高玩具的吸引力,但往往有可能存在是小物件。對玩具碎片的理解是,玩具塑料邊緣脫落的溢邊、在測試過程中脫落下的任何部件都為玩具碎片。

3、 氣味濃

現在大部分的玩具都是塑料製成的,如果塑料玩具有刺鼻氣味,那麼含有害物質的可能性比較大,比如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類等有害物質。可以先將玩具洗洗、曬一下,盡量將塑料味道揮發出去。同時,鑒別劣質塑料玩具,要看玩具的光澤度和色彩鮮艷度。優質的塑料玩具通常用PVC、PP、PE等塑料原材料製作,很有光澤。

4、 沒有分類收納

日常的分類收納可提高玩具使用的安全性,有其現在二胎家庭增多,大寶玩的積木玩具含小零件,很容易被二寶誤食,分類用箱子裝好可避免這些隱患。而且有一些塑膠類玩具,若儲存不當,也容易釋出有害物質,最好分門別類用收納盒收納箱裝好,放在房間的陰涼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口袋育兒 的精彩文章:

丈夫拒絕讓產婦使用麻醉,只因擔心會影響寶寶發育!而麻醉的真相是……
寶寶哄睡難?教媽媽你兩招秘訣,讓寶寶快速入睡

TAG:口袋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