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校長,別讓「排行榜」牽著你的鼻子走

校長,別讓「排行榜」牽著你的鼻子走

【導讀】不少學者在接受採訪時稱,大學排行榜多多少少照出了學校發展中的一些「短板」,比如學科發展中的缺陷,再比如學校聲譽與校友工作或者辦學過程相關,可以對照這些排行榜來補短板,但是大可不必把這些排名太當回事

日前,大學排行榜進入「密集發布期」。對大學來說,排名是一種比較;有比較,就難逃幾家歡喜幾家愁的處境。

2月底,英國QS全球教育集團發布最新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而在此之前,上海軟科發布2018年「中國最好大學排行榜」、武書連2018中國大學排行榜也發布了。

高教界人士觀察這些榜單後發現,每張榜單都是選取不同的指標,設定不同的權重,就像用一把把刻度不同的尺子來衡量大學,所以最後量出的結果自然不同。對此,他們提醒,對大學辦學者來說,排名始終只有參考意義。

不同的排行榜各有側重

分析這多份大學榜單,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國各高校的發展狀態。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顯示,中國大陸有17所大學的88個學科進入世界50強,和前年7所大學入選相比,數量增加了143%。88個學科中,北京大學29個,清華大學21個,上海交通大學11個,復旦大學7個,浙江大學和同濟大學各3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前20名學科中,除清華和北大各有10個學科外,上海同濟的建築和藝術設計學科雙雙排在第18名,這也是該校首次有兩個學科躋身世界前20,取得了歷史性突破;此外,復旦大學現代語言學科排在第19名,上海交通大學的機械和材料學科均居第25名。

在高教界,大學排名早就成了一種慣例。每次發布排名,都會引起眾多爭論甚至質疑。

QS大學排行榜發布後,也迅速引來不小的爭議。有高校相關負責人坦言,「QS的有些學科與平常的業內認知有較大差距,有些高校專業排名顯然不合理。」更有專家直言,QS排行榜在選取指標時,聲譽調查比重偏高,約佔35%,「名校光環往往會誤導排名的人,甚至做出錯誤的判斷。」

事實上,除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兩所高校無可爭議地在各大榜單排名遙遙領先其他國內高校、處於「數一數二」的位置外,國內其餘眾多高校在不同的榜單上,排名各不相同,有時差異還很大。

有業內人士提到,最初「中國最好大學」排行榜的名稱是「中國高校學術排行榜」,主要的排名依據是新生高考成績、畢業生就業率、論文數量與質量、成果轉化收入等。而有的排行榜則只側重本科專業的排名,因具體指標選取等原因,這樣的排名在高校似乎並不受過多關注,只具有一些參考價值。

別讓排行榜「生意」左右辦學

大學排行榜每年都引發各種爭議,但多少還是牽動著校長們的心。有業內人士稱:「不關注排名的校長不一定是好校長,但是被排名牽著鼻子走的校長一定不是好校長。」

有些學校針對QS排行榜的聲譽排名,在學校五年規劃中特地制訂了「聲譽規劃」。某高校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排行榜雖然並不靠譜,但這兩年來中國留學的外國留學生增加了,聲譽顯然會對留學生的選擇產生影響。

「大學排行榜,從來就不怕爭議。爭議越大,它們的影響力就大,排名機構也就越受歡迎。」滬上某高校一位從事高等教育研究的青年學者在接受採訪時坦言,這些排名並不是給內行看的,反而是那些不明真相的外行對大學排名的關注,「養活」了這些排行榜。

甚至有一家本土排名機構除了發布榜單,平時一直在給大學提供諮詢,收費價格為諮詢一次5萬-6萬元人民幣。「該排名的文獻數據來源並非依託任何國內外知名的引文索引資料庫,而是在沒有充分同行評議的前提下,自創了一個引文索引資料庫,該資料庫的售價為首次採購6萬元人民幣,每年維護費2.4萬元人民幣。」很多考生和家長在報考學校時,需要一些簡化的信息來幫助擇校,這時,大學排名就有了「市場需求」。

不過,不少學者在接受採訪時稱,大學排行榜多多少少照出了學校發展中的一些「短板」,比如學科發展中的缺陷,再比如學校聲譽與校友工作或者辦學過程相關,可以對照這些排行榜來補短板,但是大可不必把這些排名太當回事。

來源 | 文匯報

記者 |姜澎 樊麗萍

編輯 | 王佳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里瑟琦科教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里瑟琦科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