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器探究 | 宋徽宗御制,乾隆御題的唯一古琴
北京保利2010年秋季拍賣會北宋 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銘「松石間意」琴
通長126cm;隱間115cm;
肩寬21cm;尾寬13cm;厚4.7cm
RMB 136,640,000
款識:腹款「宣和二年御制」、「康熙庚午王漢章重修」琴盒刻款「宋制松石間意 大清乾隆辛酉年裝」、「永寶用之」
琴背刻款「乾隆壬戌御賞並題」
遞藏: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東京(今開封)「官琴局」制北宋晚期內府宣和殿「萬琴堂」藏清乾隆六年(1741年)裝匣,內府珍藏清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賞玩御銘清晚期至1953年北平「蕉葉山房」張蓮舫秘藏
1953年後上海著名琴人樊伯炎先生重金購得
2010北京保利秋拍
這張凝結了宋徽宗和清乾隆兩位帝王藝術理想和審美情趣的宋代古琴,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
宋徽宗御制的官琴典範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命東京(今開封)官琴局御制「松石間意」琴(這個名字卻不是當時就有的),此琴通體極長大,項與腰皆作凹入半月形,相交處復作凸出半月形,池沼皆為長方,池內右刻「宣和二年御制」。在《歷代琴式》中並無記載,古琴收藏大家楊時百先生曾以「宣和式」為它命名。
「松石間意」琴上板(琴面)梧桐、下板(琴底)梓木,琴漆栗殼色,漆色斑斕秀麗,漆質堅實耐磨,由鹿角灰內雜大量硃砂,局部還雜有顆粒較粗的金銀粉末,屬琴家最為看重的「八寶灰」胎。
乾隆御題的唯一古琴
康熙年間,「松石間意」琴已是清代宮廷藏物。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琴工王漢章對其進行修整,重新配上琴弦。
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大臣梁詩正、唐侃均奉命將圓明園中藏琴重新鑒別分等,並由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特製隨形琴盒保存。「松石間意」並重新裝盒。盒中刻字「頭等二十二號」,盒體飾有雙蝶形鏨花鎏金合葉。
第二年,乾隆親自品鑒了「松石間意」琴,並寫下一首七言古詩刻在琴背項間:「古錦囊韜龍門琴,朱弦久歇霹靂音。安得伯牙移情手,為餘一寫山水心。」
圓明園遭火焚後,「松石間意」琴流出清宮,被北京琉璃廠「蕉葉山房」的「古琴張」張蓮舫覓得,在琉璃廠出售,當時開價「二千金」,是一般名琴的十倍以上。
曾銷聲匿跡六十年
開價兩千金的「松石間意」在琉璃廠並未順利出手。1952年「三反」運動後,蕉葉山房將秘藏的唐琴「韻磬」及這張「松石間意」送到上海求售,被著名琴人樊伯炎重金購藏。
此後,「松石間意」琴銷聲匿跡,直至2010年的保利秋拍,數百年前的皇家華貴之氣撲面而來。
「松石間意」,典出南朝沈約《宋書》,「嘗從太祖登鐘山北嶺,中道有盤石清泉,上使於石上彈琴,因賜以銀鍾酒,謂曰,相賞有松石間意」。
-END-
開館時間:9:00—18:00(節假日除外)
展館地址:杭州餘杭區五常大道156號西溪創意園9幢2樓


※文玩能瘋到什麼地步?我還沒開始擼,人家都進去了!
※宋朝女人的衣服上,都喜歡綉這樣一個字,讓正人君子都搖頭嘆氣
TAG:宋徽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