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系統地練字

如何系統地練字

寫在前邊:

前一陣發朋友圈自己寫的書法練習,有朋友留言說,「你這種人,比朋友圈炫富的都可恨,我見證了你從一開始寫到今天的全過程,我明明知道,如果我也能堅持的話沒準也可以寫成這樣,可我就是堅持不了。」

承蒙大家喜歡,最近一直有朋友問我,怎麼才能寫好字,想學書法,從何入手,該選什麼樣的紙筆,用什麼器具? po主不才,僅習書兩年有餘,深恐亂言誤人,但是作為書法愛好者,又想讓身邊的朋友也能愛上我們的傳統文化精粹,所以,跟大連市書法家協會的朋友吳老師一起建了這個公眾號。我們將公眾號取名「御雲章」,「御」者,駕馭、掌握;「雲章」語出《詩·大雅·械朴》「倬彼雲漢,為章於天」,自古「雲章」代指書法。蘇軾有詩曰「人間一日傳萬國,喜見雲章第一篇」,藉此寓意,希望大家通過我們的公眾號能夠掌握書法知識,讓每個人都能享受書法的樂趣,那於我們也是功德一件。

看看我們的logo,高不高端,大不大氣,上不上檔次!

這是我們公眾號的第一期,我們將從這開始跟大家一起學習書法,體驗書法的樂趣,跟大家聊天扯屁,一起寫字,一起開心的玩耍,我們有自己的練字群,四捨五入有一萬多個小夥伴一起練字,同時,吳老師也會將自己十幾年的書法教育經驗傳授給大家,我們會推出我們的免費書法教程,我們會用兩期的時間,分別從硬筆和毛筆方面,給大家講解如何系統地練字。

在開始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一件事,那就是破除迷信,打破書法在大家心中的玄學印象,讓它曝光在陽光下,同時,也讓大家避免被網上那些如下圖般套路,以及裝神弄鬼的臭不要臉又心懷鬼胎的人們所坑。

你說,這不是臭不要臉嗎...受此圖啟發,我們也做了一個圖,給大家展示一下書法學習中的套路:

來來來,you say say,看到這樣的套路,內心崩不崩潰,絕不絕望!

不要怕!現在有了我們,我們一起來跟書法教育的惡勢力作鬥爭,讓大家一起開心練字,讓每個人都能享受書法的樂趣,這是我們永恆不變的初心。

正片開始:

先放幾張吳老師的作品大家養養眼

好不好看?帥不帥氣!跟我們好好練,你也可以的~

很多人在練字之前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疑問,像什麼我30了練字晚不晚? 練字難嗎?我沒有天賦,能不能寫好字?我該用什麼樣的筆?我該用什麼樣的紙?等等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下面我們會一一解答。

很肯定的說,想練字,想學書法,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借用那句俗套卻又真理的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並且,練字就如同吃飯喝水一般簡單,除非你想成為歐顏柳趙那種開宗立派的大家,否則,真的不需要什麼天賦,每個人都能寫好字,它是一個熟練工種。只不過是有的人筆性好,學的快點,有的人筆性稍弱,學的沒那麼快罷了。但是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加以持續不懈的練習,是肯定能寫好字的。

大部分人「練字」,目的無非兩點。

1、日常使用:受「字如其人」說法的影響,看起來這麼高大上,偶爾露一手可以博得旁人讚揚,興許還能俘獲女神芳心= =,再不濟自己的名字也得寫得像模像樣一揮而就。記住,這時你是在寫」字「,這是一項「技能」,就跟什麼「精通office」一樣一樣的。既然是技能就有技能的學法。

2、興趣愛好:這時你已經出於愛好來審視這件事了。現在年輕人能寫一手好字的人太少了,更別提能潛心學習書法了。但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核心,我個人是極力推崇的,閑暇之餘擺開紙筆,靜靜地感受筆和紙的摩擦,未嘗不是一件很高(zhuang)雅(bi)的事情。當然練書法的好處還有很多比如增強毅力有益健康balabala。此時,已經可以稱你乾的事為寫」書法「了,這,是一項「藝術」。

第一部分

先說「日常使用」這一種。寫在該話題前的一句廢話:如果你有條件,一定要嘗試毛筆書法,寫好「毛筆字」,硬筆字自然不需多練。

既然是「技能」,我們就不用上升到軟筆書法的範疇了,所以也沒有所謂布白氣韻等玄之又玄的東西,你想要掌握的只是「我要寫一筆好看的字」,而這個「好看」我們定義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這個過程我們最少要一年以上。以下三條需明確:

首先,意識層面,你得認識到你的字是很醜的....即便有人說你寫得好你也要硬理解為那人「審美素養」不夠或者奉承你,死活覺得自己寫得還可以的無法找到動力的,可以私信給我求打擊。另外就是你得坐得住,不要因為有一點點瓶頸就放棄或者開始隨心所欲。你跟我講寫字要隨性,信不信分分鐘抽死你,因為你的水平還沒到隨心所欲意在筆先的境界。你甚至需要抱著一顆空空如也的心去學習,丟掉以前的不良習慣,像孩子一樣去重新開始。

其次,把手裡的什麼描紅貼扔掉,你如果細細體會一下你會發現,你在描的時候可能在想晚上是不是要跟基友去擼串,可能在想是不是上哪找個片看,抑或只是機械的去跟著紙後面的字走,機械的填補(更有甚者買那種筆畫有壓痕的,真是坑的一手好爹啊),總之你根本沒有在考慮為什麼這個字要這麼寫?這字的結構是啥樣?有哪些字跟他類似?當扔掉描紅本你發現自己的字又變回了那副蟲爬樣......所以別沉浸在描紅的假象里,有那份錢干點別的會更實惠…

最後,關於器用,我們不提倡局限於某種筆,這根本不是什麼值得說的「重點」。就硬筆書而言,筆畫固然重要,間架結構才是一個字的風骨,難道你要上哪兒都帶著根用的慣的筆么?不同筆有不同的性質,軟硬粗細流暢程度,你都要去感受體會,去嘗試各種各樣的筆。

這裡著重強調一下,個人認為在初學硬筆階段一味地追求寫出毛筆字的粗細變化,要求達到很高的筆畫表現力而忽視結構,這是一個捨本逐末的事情!!!!現在特別多的人推崇這種極力用圓珠筆中性筆表現毛筆的粗細的方式我不否認這是藝術但是不建議新手這麼干!!浪費時間!還有那些初學者拿秀麗筆,美工筆寫的,真的是騙自己,到頭來會發現,於自己並沒有什麼提升···

先楷後行,循序漸進

------------------條文解釋: 楷書結構嚴謹,筆畫規範,形態沉靜、端莊、威嚴。而行書基本筆畫與楷書相差不大,只不過加快行筆速度,用筆更加簡潔,率意,富餘表現力。很多人喜歡上來就玩連筆(行書or自創草書*),殊不知行書筆畫的起止轉承、抑揚頓挫、輕重提按卻是與楷書一脈相承的,所以,如果沒有好的楷書基礎,就很難寫得出讓人信服看得舒服的行書。這兩者猶如爬和走,行書雖快,並非胡飛亂舞,不會爬豈會走??行書看似無法度,但也有他的「規範」,自創胡亂繞一氣,未免顯得油滑輕浮矯揉造作。也就是--俗,字想要寫得瀟洒脫俗非一日之功。

為什麼循序漸進?就是告訴你不要上來就要自創體,先攻一帖,矢志不移,兼學百家,厚積薄發。臨帖這一關你是沒法繞過去的,沒有捷徑可走。這裡選擇合適的帖是很重要的,眼光不一定要局限在硬筆字帖,我建議你看看軟筆字帖更有利於你掌握字的神韻。其次就是這樣臨寫出的字有古風,與市面上熱賣的東西有差別。市面上的硬筆書法字帖良莠不齊,俗不可耐。曾見過拿「華文楷體」直接出冊子的。楷書字體也有很多,找你喜歡的去選,這裡羅列一些供大家選擇:

鍾繇(正書之祖) 《薦季直表》、《宣示表》

《薦季直表》

《宣示表》

王獻之《洛神賦》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顏真卿 《多寶塔碑》

姜夔 《跋王獻之保母帖》

文徵明《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趙孟頫《道德經》、《汲黯傳》

《道德經》

《汲黯傳》

鍾紹京 《靈飛經》

以上列出的這些字帖,後邊幾個都是小楷,是學硬筆字非常好的範本。

學習楷書這個過程視個人用心程度及悟性基礎的不同,我無法告訴你一個固定的時間,但是,半年以下免談。如果可以解鎖行書了。這時可以選擇上述一些筆畫靈動的字帖,比如《靈飛經》及《道德經》等過度到:

王羲之《蘭亭序》《集字聖教序》

《蘭亭序》

《集字聖教序》

趙孟頫《赤壁賦》

著重推薦聖教序,集大成者

這幾個看個人所好任選其一,著重注意一點:筆畫連帶(筆順不要寫錯哦)。此時,你需要找到自己的「節奏感」,筆尖在紙上有你最適應的旋律。 基本上,作為「技能」屬性來講,到這裡就可以了,你已經達到了你的初衷,我稱之為「應用書法」。你不需要深究多少,此時你的字已經可以拿得出手了。此時你需要做的就是回頭去學學其它書家的楷書,或者深入行書帖,大量的練習,釀化質變,不期然而自然者。

關於前文提到的「自造草書」,這裡有必要提一下。草書並非如你所見隨性所欲,即興而發。草書是一種「符號文字」,有嚴格的法度。你只看到了懷素的狂放洒脫沒有看到懷素練字時下的苦功,一個字你某一筆寫長了、或多繞一個彎、多個點可能就變成另一個字,例如《草訣百韻歌》:「有點方為水,空挑卻是言,宀頭無左畔,辵遶闕東邊,長短分知去,微茫視每安。」 「 左阜貝丁反,右刀寸點彎。 曾差頭不異,歸浸體同觀。」

言下之意,不要隨意的以為自己寫得很洒脫,七拐八繞,人家看的一頭霧水。作為該「技能」的一項解鎖項目,字裡行間出現草書字是可以的,但是僅限於一些結構助詞、語氣助詞、時態助詞之類,如「的」、「也」、「了」、「乎」等,這樣有實際的好處是書寫速度加快且行文看起來靈動,但千萬別多,為啥?因為此時你功底不夠。PS:要學的話系統的從頭到尾的去學孫過庭書譜。

先點畫結體,後章法布局

------------------條文解釋:上面是大方向把握,這裡是細節技能,純乾貨。 開始臨帖時,切莫急於下筆,此處涉及到「讀帖」這個概念,此為「心讀」而非「嘴讀」。拿到一本字帖,不是上來就寫,而是要仔細觀察其風格,運筆特徵,結構特徵。考慮其為何那般寫。關於讀帖,有名的典故:歐陽詢看到晉代書法家索靖寫得一塊碑文,起初「駐馬觀之」了事,走了幾步又返了回來「下馬觀之」,越看越好,最後索性睡在那裡仔細看了三天三夜才離去。(印刷業真偉大)

第一仔細觀察相同點畫在不同字之間的變化,在字當中不同位置的寫法(比如各種「點」、「撇」),把這些點畫位置不同的字抽出來,進行練習,熟悉他們在不同位置怎麼寫,直到熟練運用。

第二尋找代表性結構字,意為,在各種間架結構里,每種結構的代表字。如「安」、「每」、「女」、「永」、「乃」、「及」、「宮」、「贏」等等,寫好其一,事半功倍。臨帖並非不動腦子,反而是需要十足的耐心和專註,把這些字抽出來,臨寫到儘可能像。

第三對字帖很熟悉後,你需要「背臨」,指扔掉字帖靠記憶去寫。最後是「意臨」,即掌握其主要風貌,融入自己的風格。最後兩項一樣重要,否則你無法脫離字帖去寫其他東西。

臨寫練習時,把你的精神專註在筆下,重現前人一點一畫的筆觸,再造一字一行的結構布局,乃是以謙遜及誠恪的態度,好奇與追求的心,去體會這種高度抽象的美,無論其風格是雄強的,或是秀美的,是昂揚的,或沉鬱的,都值得你暫時扔掉手機離開電腦去沉浸其中。抱著急功近利的心態寫不好字

關於章法:硬筆書法章法不同於毛筆書法章法,蓋因古今習慣不同。應用文體書寫一般遵從自左向右的書寫格式,應遵循下面幾條:

字整體造型宜扁不宜長(豎畫不宜過分伸長,筆勢取橫向)

勿緊貼橫格上下線(適中位置應沿橫格中心線,沒有把握更不要超格)

標點符號空半格(節奏感)

字大小適中,首字要寫好

講到這,關於硬筆系統練字的問題基本都涉及到了,如果有任何不明白或者想了解的細節,歡迎隨時微信私我,我會盡我所能給大家解釋。

這一期就以吳老師的硬筆《心經》作為收尾吧,下一期我們來聊如何系統地學習毛筆書法。

謝謝大家,歡迎大家點贊轉發,筆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御雲章 的精彩文章:

TAG:御雲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