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印光法師:不應急著見佛,容易招魔來

印光法師:不應急著見佛,容易招魔來

南無阿彌陀佛

文鈔原文:

於未得一心前,斷斷不萌見佛之念。能得一心,則心與道合,心與佛合。欲見即可頓見,不見亦了無所礙。

倘急欲見佛,心念紛飛,欲見佛之念,固結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則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現作佛身,企報宿怨。

自己心無正見,全體是魔氣分,一見便生歡喜。從茲魔入心腑,著魔發狂。雖有活佛,亦末如之何矣。但能一心,何須預計見佛與否。一心之後,自知臧否。不見固能工夫上進,即見更加息心專修。斷無誤會之咎,唯有勝進之益。

世間不明理人,稍有修持,便懷越分期望。譬如磨鏡,塵垢若盡,決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

若不致力於磨,而但望發光。全體垢穢,若有光生,乃屬妖光,非鏡光也。光恐汝不善用心,或致自失善利,退人信心,是以補書所以耳。

永明云: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今例其詞曰:但期心不亂,不計見不見。知此當能致力於心與佛合之道矣。

——《印光法師文鈔》·復周群錚書

白話譯文:

沒有做到一心不亂之前,千萬不能萌發見佛的想法。能做到一心不亂,則心與道合,心與佛合,想要見佛即刻可見,不見也完全沒有妨礙。

倘若急著想要見佛,心念紛飛,要見佛的念頭,牢固結於心中,便成修行大病。久而久之,則多生怨家債主,趁你有這個急躁妄念,現作佛身,企圖以報宿怨。

自己心無正見,全身都是魔氣,一見便生歡喜。從此魔入心腑,著魔發狂。即使有活佛來,也無可奈何了。

只要能夠一心不亂,何必就要預先想著見佛?一心不亂以後,自然知道善惡好壞。不見佛固然能夠工夫上進,即使見了也能更加息心專修,一定不會有誤會的事情發生,只有更加精進的好處。

世間不明理的人,稍有一點修持,便懷越分的期望。

譬如磨鏡,塵垢若盡,一定會光明顯露,照天照地。

若不致力於磨,而只希望發光。本來是一塊渾身垢穢的鏡子,若有光產生,也屬於妖光,不是鏡子本身的光。

我恐怕你不善於用心,以致不但自己失去利益,並且還退人信心,因此補寄一信告訴你如何做。

永明大師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今依照他的話這麼說:「但期心不亂,不計見不見。」知道了這個,就應當能夠致力於心與佛合之道了。

觀世音菩薩聖誕供燈共修

農曆二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聖誕。積福慧發起供燈共修,以清凈心點亮盞盞蓮花燈。願觀世音菩薩的悲智之燈,燈燈相續、普照世間,法界眾生俱蒙慈光護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印光法師 的精彩文章:

作為一個學佛人,不喜歡聽經會有什麼過患?
印光法師:欲寡過,先從這裡做起……

TAG:印光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