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到中年不如狗!一邊被依賴一邊被嫌棄

人到中年不如狗!一邊被依賴一邊被嫌棄

當我們到了一個年紀,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像崇拜英雄一樣崇拜父母。我們開始不滿自己的父母為什麼如此平凡,偶爾還會嫌棄他們總是在做一些丟人的事情。

初中的時候,我和我媽去商城買衣服。我在一家品牌的連鎖店試了件外套,穿起來挺好看。

我媽也覺得衣服不錯,她下意識地摸出衣服上的標籤看了看,299,對於我們家當時的經濟水平來說算是挺貴了。

她看了看我一臉想要的樣子,轉頭對導購員說:「能不能便宜點啦?」

我瞬間覺得尷尬,拉了拉我媽的衣角,「媽,這種店不讓講價的。」

但我媽依舊高聲嚷嚷,「便宜點唄。兩百行不行?」

本來對我們百般熱情的導購員一下子變了臉色。「我們店裡價格實打實,不講價。」末了她還要譏諷一句,「三百的衣服你好意思講到兩百去。」

我突然覺得我媽很丟人,衣服也不想買了只想拉著她快點走。我媽還固執地站在原地和導購員爭辯,「你看看這衣服的材質,哪裡是三百塊的貨,兩百我還覺得多了,我說……」

店裡的其他顧客和店員也時不時轉頭打量我們,我低下頭,有一種恥辱感緊緊包裹住了我。我二話不說,甩開我媽的手就跑出了店。

我一邊哭,一邊想,為什麼我媽她非要這麼給我丟人呢?為什麼為了一百塊錢她連面子都可以不要呢?為什麼我的媽媽看上去一點都沒有自尊心呢?

前幾天初中同學會,我碰到了初中班裡最趾高氣昂的男生。

別人罵他一句他就要回罵百句,別人讓他難堪他就讓對方下不了台。他整天念叨他的座右銘:「做人最重要的是不能丟人。」

如今他也已經結婚成家,為人父親了。

我在席間笑著打趣他,「班主任說你這脾氣上了社會就要被人揍,你在公司混得好不好啊?」

他笑笑,「我今天剛在公司當著所有人的面被老闆指著鼻子罵了一頓。關鍵是我啥也沒做錯,就是老闆自己剛離婚脾氣發我身上了。」

我回想起以前考場上監考老師錯怪他作弊他就立刻站起來掀了桌子的場景,問他:「那你是不是撂起袖子就上去干架了?」

「沒,我慫得不行。全程五分鐘,我一句話也沒說,頭也不敢抬。老闆罵完我還要對他賠笑。」

我大吃一驚,「就你這脾氣能讓別人無緣無故指著罵還不還嘴?」

他嘆口氣,「沒辦法,我心裡也生氣,髒話都到嘴邊了。但是一想到我要是回嗆就會丟了工作,老婆孩子還要靠我養活,我就變慫包一個了。」

之前網上有個熱門話題,「中年男人如何讓自己活得不油膩」,油膩的中年男人一下子變成眾人口誅筆伐的對象。但是想想,誰又願意活得油膩世俗呢?還不是生活所迫,生計所逼,人到中年不如狗。

然而我們只看到父母對小錢斤斤計較,對老闆唯唯諾諾,卻看不到他們之所以要錙銖必較、低聲下氣,都是因為他們為人父母。

知乎上有網友說過一個故事。

他有個高中同學的父親仕途顯赫,在當地是個了不得的大官。而這個同學則是個標準的官二代,整日不思進取,談談戀愛玩玩手機。

等到離高考還有一個多月,這同學突然開始信教,離開學校去參悟人生了。

有天早晨五點多,他收拾好東西去學校,一推門發現家門口有人蹲著,嚇了一大跳。

那人看他出來,站起身來對他說:「小唐,我是XX的爸爸,想來托你幫個忙。馬上要高考了,XX就是不來考試了。我說他他不聽,你們關係挺好的,你幫我勸勸他吧。」

他這才認出來眼前的人就是那個同學的大官父親,跟平時見的威風凜凜的模樣完全不一樣,就像是個累了一夜的賣早點的老頭。

他去勸過同學以後,同學答應去參加考試,還抱怨說:「我被我爸煩死了,他天天找人來勸我。」

他一聽這話隨即明白過來,他跟這同學關係也不是最好的,在來求他之前,他的父親還不知道一大早蹲在人家家門口求過多少人呢。

這樣的大官父親,有權有勢,在官場上必是板著臉接受眾人吹捧的。但是一遇到孩子的問題,面子什麼的就無關緊要了。

他掙了一輩子的臉面,到頭來都可以為了兒子的前途放下。

你說你的父母為何丟人?還不是為了你嗎?

我看到過很多這樣的新聞。

「上海高考考生遲到2分鐘被禁止進入考場,母親下跪求情。」

「男孩離家出走,父母下跪道歉求孩子回家。」

「女兒身患重病,父親街頭磕頭籌集醫藥費。」

誰不想活得光鮮亮麗,優雅體面,但只要是子女出了事,他們就再也顧不上其他了。

看到過一個街頭採訪,「你為孩子做出過什麼犧牲?」

「孩子去外地上學,我辭職租房子照顧他。」

「省吃儉用,給孩子買房買車。」

「放棄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專心把孩子帶大。」

我們嫌棄父母沒有自尊心,嫌棄他們沒有業餘愛好,嫌棄他們沒有幾個知心朋友。但這些,也都是在他們為人父母以後才放棄掉的。

在如今,「中國式父母」已經逐漸演化為一個貶義詞。

「父母不應該為了子女犧牲一切」,「對孩子最壞的影響就是父母沒有自己的生活」……為人子女的我們在討論上一輩時只論對錯,卻沒有感謝過他們曾經的無私付出。

我們這一代人反對中國式父母的教育方法,但捫心自問,我們也做不到中國式父母的無私付出。

《極限挑戰》第三季的一期節目里,曾安排幾位成員在街頭開設心理諮詢室,然後邀請路人講述自己和父輩的故事。

我印象最深刻的對話,發生在孫紅雷和一個30歲左右的年輕男人身上。

在年輕人訴說了父母對自己人生觀婚姻觀的種種不理解後,孫紅雷隔著帘子問他,「如果你成為父母,你會做得比他們好嗎?」

年輕人幾乎是沒有遲疑地回答:「不會。」

他隨後低著頭解釋道:「因為他們這一代人的經歷是不一樣的。他們對於兒女付出的程度,是我們這一代人企及不了的。」

說到最後他眼眶泛紅,「我覺得我的父母很了不起,最起碼對我的愛這方面。」

我想,我對我將來的子女的愛,可以遠勝於愛我自己,但永遠也達不到我的父母對我的愛的程度吧。

上一輩的父母,可以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熱愛的事業,放棄興趣愛好,放棄做人最重要的尊嚴。這些,我們不願意做,也做不到。

嫌棄父母懦弱,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體諒過父母的不易。

嫌棄父母粗鄙,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父母的艱難。

嫌棄父母丟人,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理解過父母對我們的愛。

電視劇《請回答1988》里有一段旁白:「我常常想,為什麼父母這麼丟人,連做人最起碼的臉面和自尊心都沒有呢?」

「後來我才明白,因為比起他們自己,他們更想要守護我啊。」

我們都欠父母一句謝謝。

作者簡介:陳町,寫作愛好者,曾在多個公眾號發表文章。

▍來源:教育百師通原創

▍編輯:鴨脖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學生學習法 的精彩文章:

13歲女兒求媽媽:離婚苦一陣子,不離苦一輩子

TAG:中學生學習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