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濕氣重百病生?芡實加上這一物,煮粥喝,健脾祛濕,效果響噹噹!

濕氣重百病生?芡實加上這一物,煮粥喝,健脾祛濕,效果響噹噹!

廣州中山一院曹光平教授

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發現臉色發黃、發暗、毛孔粗大,而且頭經常暈暈沉沉,身體易疲勞乏力,時常還會伴有關節疼痛,但身上也沒有感冒什麼的,你會想,我到底是怎麼了?

其實,這是濕邪上身的最明顯表現,濕邪上身,如吸食鴉片一般,一步一步地摧毀人的身體,要想擺脫濕氣,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濕氣吧,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濕氣從何而來?

1、工作、生活忙碌,經常熬夜,飲食不規律或暴飲暴食,就會損傷脾胃,引起脾胃功能不調,形成濕氣。

2、長期食用烘、烤、煎、炸、辛辣等性偏溫熱的高熱量食物,或生冷油膩性偏寒濕的食物。體內濕氣和熱氣相互結合,產生比濕氣更嚴重的濕熱。

3、長期大量食用各種高蛋白質、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導致營養嚴重失衡。這些食品大多具有高熱或高濕的屬性,攝入後,濕氣便悄然纏身,特別是在夏季,濕氣更容易產生。

4、缺乏運動會導致身體機能嚴重退化,全身氣血虛弱,臟腑功能減退,引起脾運胃納功能失常,體內的水濕不能正常代謝,造成濕滯腸胃,逐步形成濕氣。

生活中的壞習慣是引起濕氣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還和陰冷潮濕的環境有很大關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現在正處在溫暖潮濕的春季,每個人身上都不可避免的存在著濕氣,正所謂十人九濕就是這個道理。

中醫理論認為,濕氣乃萬病之源,基本上常見的疾病都有它的參與,有很多疑難雜症甚至都是由濕氣而生成的,現代人的亞健康狀態就是濕氣惹的禍,所以對於濕氣,我們必須重視起來,早日打敗這個健康的「剋星」!

3款美食方,祛濕又美味

1、芡實粥

做法:芡實50克,粳米50克,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具有益精氣、強志、利耳目的功效,長期食用益壽延年。

2、芡實大棗粥

做法:芡實15克,益智仁10克,大棗5枚。上述用料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20分鐘即成。

功效:具有益氣健脾、固腎的功效,適用於成人夜尿頻多或小兒尿頻。

3、芡實茯苓山藥粥

做法:芡實15克,白茯苓15克,山藥15克,粳米100克。上述用料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益氣、祛濕止瀉的功效。適用於有泄瀉、脘腹冷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面色晦暗等癥狀的人群。

濕氣嚴重者的「救星」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食療方只能緩解和預防濕氣,對於濕氣嚴重患者,可能效果就不是太如意了,一濕不除百病生,所以我們選擇專業的祛濕療法來調理。

祛除濕氣最好選擇中藥來治療,因為西藥僅僅可以快速緩解表面癥狀,並不能直達病灶,中醫藥在此病的治療上積累了大量豐富的臨床經驗。中醫可以有效地調整患者臟腑氣血陰陽失調狀態,達到陰平陽秘,向自我康復的方向轉化,這一特點是西醫目前難以達到的。

祛濕臨床常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肖,淑,之, 清,濕,飲 ,來源於中原地區肖氏家族,距今有200餘年的歷史,按照幾百年傳承的古法熬制,又精心選用了24味中草藥經過12小時浸漬,3道提取,4次濃縮,48小時化膠,武火3次熬,文火收成膏,最後達到64倍濃縮形成藥之精華,藥材小分子比普通茶飲更易吸收,相比中醫湯藥更有優勢,高效、中和了藥物偏性,可以放心的服用,效果穩定持久,口感也好,能夠起到健脾利濕,消腫解毒,祛除體內濕氣的作用,百餘年來收效良好。

此膏滋倡導的是「健脾祛濕,五腑同調,多向調節,由內而外」的全新理念,同時還能緩解便秘、口臭、消化不良等癥狀,深受患者的喜愛和業內專家同仁的認可與支持,現已在國家食葯監局備案,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家輕鬆治癒濕氣,非常方便,但對於國外患者來說,郵寄有些困難。

溫馨提示:體內濕氣重的人要注意什麼

1、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2、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3、避環境的濕氣

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濕未乾的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脾 的精彩文章:

很多人發胖是因為脾虛,健脾袪濕多吃這幾種食物,體重悄悄降下來
紅薯是健脾胃「能手」,但醫生奉勸:這3類人最好一口也別吃

TAG:健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