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邂逅霍金!速覽霍金的「中國簡史」

邂逅霍金!速覽霍金的「中國簡史」

文丨黃衛來

斯蒂芬·威廉·霍金

物理學家

1942.01.08~2018.03.14

我們看到的從很遠星系來的光是在幾百萬年之前發出的,在我們看到的最遠的物體的情況下,光是在80億年前發出的。這樣當我們看宇宙時,我們是在看它的過去。

——霍金《時間簡史》

3月14日,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不幸離世。

有人說,霍金是當今世界智商最高的人,也有人說霍金是20世紀或者21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客觀地說,當今世界,智商只有更高,難以鑒定誰是最高;20世紀的偉大科學家數不勝數,比如愛因斯坦、費米、萊特、居里夫人,等等,也難言霍金最偉大;而21世紀剛剛過去17年,現在就下結論為時尚早。但毋庸置疑的是,霍金一定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這不僅僅緣於他生前擔任著也許是有史以來最為崇高的教授職務,牛頓和愛因斯坦曾經擔任過的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而且他有關宇宙起源、宇宙本性的追問和預言,許多已經被科學觀測所證實。

霍金一生,與中國有著不解的淵源。他曾三次訪問中國,每一次都引起了轟動。

霍金第一次訪華是在1985年。2016年4月12日,霍金開通微博後,其微博處女作即回憶了1985年的首次訪華之旅:「我的首次中國之旅是在1985年,我那時候坐火車遊歷了你們雄偉的國度(My first trip was in 1985 when I travelled across your remarkable country by train.)」。

霍金第一次訪問中國,就是到我就讀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講學。那個時候,霍金在科學界,特別是物理學界已經知名,對於物理系大四學生的我,這樣的大物理學家的學術報告自然要去聽聽。講座安排在學校的水上報告廳,能容納三四百人的報告廳,在霍金報告前就已經擠得水泄不通。要是平常,組織方會把演講轉移到能容納兩三千人的大禮堂去,但考慮到霍金實在是行動不便,這次就沒有轉移。

演講由一位研究天體物理的副校長主持。說是霍金演講,其實,他並不講,因為那時候的霍金已經不能講話了。他的助手根據他的口型和面部表情,以及安裝在他輪椅上的語音設備,用英語說出他講的內容,內容主要還是天體物理方面的。當時本來安排了學校的一位老師做現場翻譯,但不知什麼原因,翻譯的並不好,沒翻譯多久就出了一個錯,接著又出了一個錯。終於,老師被聽演講的學生轟下去了(當時科大就是這樣民主自由的學術氛圍)。無奈之下,那位副校長親自做起了翻譯。

雖然都是物理,但我學的是普通物理,離天體物理還是有很遠的距離,所以,霍金講的那些東西大部分是聽不明白的。唯一記得的,霍金說到,在一個收縮的宇宙中(我們現在所處的宇宙是膨脹的),時間可能會發生倒轉。他說,在膨脹的宇宙中,杯子掉到地上,就會摔成碎片,但在收縮的宇宙中,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會「破鏡重圓」。當然更讓我們期待的是,霍金說,到那時候,人會越活越年輕。之後他又補充,那個時間要50億年之後。這立即讓我們泄氣了,人類的歷史還不到一百萬年,50億年之後實在是太遙遠了。

1985年5月2日,霍金結束中國科大之行後,中國科大校方陪同霍金和他的助手翻譯護士等一干人馬坐火車從合肥到北京。據說,在北京師範大學也開了小型的學術報告會,而且還是我們科大的那位研究天體物理的副校長當翻譯。

有趣的是,訪問結束前,霍金突發奇想,要去長城參觀。北師大感覺突兀,向他解釋長城的功效就是設置障礙,不適合行動不便者遊覽。但霍金執意要去,揚言不讓上長城就自殺。儘管知道霍金作為一個嚴肅的科學家,說自殺不過是一個「借口」,鬧著要去長城無非是被「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說法感染。但北師大還是發動在讀的物理系的幾位研究生把霍金抬上了長城,滿足了他的「好漢」心愿。

霍金對中國的另外兩次訪問都發生在新千年,這時候,他在世界上的名氣更大,中國社會各界對他的了解和認可度更高,自然他的訪問造成的影響也更大。2002年,霍金第二次訪問中國,這一回是更正式的官方邀請,他和他的團隊去了更多的城市,開展的學術活動也更多。有趣的是,他再次「任性」地提出了攀登長城的要求,不過這回沒有再找人抬他,而是把他的輪椅綁在纜車上,登上了八達嶺長城,而且這一次他真的獲得了一張登上長城的證書。據說這樣的證書一般是只頒給外國政要的。

2006年,霍金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訪問中國,他的公眾學術報告被安排在中國最宏偉的地方——人民大會堂舉行,聽眾也是達到空前的數千人,既有專家學者和霍金愛好者,還有高級別的政府官員。

霍金一生著述頗豐,有十多種著作被譯成中文在國內出版,很多中國人都是通過閱讀其著作而了解並敬重霍金。在他的著作中,最著名的還是《時間簡史》。這部著作自1988年首版以來,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里程碑,曾榮登《星期日時報》暢銷書榜達237周,這比任何書都久。它被譯成40多種文字在數十個國家出版,銷售量達創紀錄的2500多萬冊,在全世界每280人就擁有一冊!

嚴格意義上講,《時間簡史》是一本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的科普著作,包括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黑洞、蟲洞、時間旅行、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等內容,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遙遠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質等知識,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論中存在的未解決的衝突,並指出了把量子力學、熱動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統一起來存在的問題。

宇宙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在其中的位置如何,以及宇宙和我們從何而來,宇宙為何是這個樣子?這是千百年來人類對宇宙起源的追問,也是《時間簡史》試圖要回答的問題。當然,有關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的問題,實在是太深奧了,儘管霍金在寫作中希望盡量科普一些,但對於普通科學愛好者來說,很多內容只能是似懂非懂。事實上,關於宇宙從何而來,何時終結這樣的問題,目前的科學依然無法做出最準確的解釋。因此,霍金在書中寫道:「到現在為止,我們在根據數學方程來與體驗人類行為上只取得了很少的成功!所以,即使我們確實找到了基本定律的完備集合,在未來的歲月里,我們仍面臨著在智慧上挑戰性的任務,那就是發展更好的近似方法,使得在複雜而現實的情形下,能做出對可能結果的有用預言。」

根據霍金和其他一些科學家的理論,在過去的某個時點(霍金和科學家們謂之奇點),宇宙發生了大爆炸,從那之後,宇宙是一直在膨脹的,並也許會在將來某一個時間終結。

現在想來,雖然1985年霍金在中國科大講學的時候,他的《時間簡史》還沒有正式出版,但他報告中提到的碎片的「破鏡重圓」和50億年之後人類會「越活越年輕」,其實講的就是《時間簡史》中的觀點。只是,50億年對於誕生只有100萬年上下、人均壽命不到100歲的人類來說,實在是太久了,那樣的美好前景,我們想一想也就罷了,不必當真。

圖片來源於公共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編輯丨鄧小栗

覺得不錯,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勞動保障報 的精彩文章:

健康打假,這些傳聞你信了幾個?

TAG:中國勞動保障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