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要不是這個中國老人,人類怕是要認錯祖先了

要不是這個中國老人,人類怕是要認錯祖先了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藝非凡






我們是誰?從哪裡來?


在沉睡的魚身上,


她找了60年答案。



張彌曼




不是想打擊你,


學了十幾年英語,


可能還真不如一個八十歲的老太太。



視頻專治不服






演講全程脫稿,節奏平穩,


優雅大方又不失風趣。



老外問個路小編都  


緊張得磕磕巴巴,


而她站著的地方,


是2018年度,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的頒獎典禮。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這個獎項,


授予各大洲共5位為科學進步,


做出卓越貢獻的女性。


今年八十二歲的張彌曼,

代表亞太地區受此殊榮。


五分鐘的獲獎感言里,


她自如切換了五國語言。


不是為了秀,


每種語言背後都有她自己的故事。







都知道人是猴變得,


但猴打哪兒來?


這個答案,得從魚身上找。


作為古生物學領域的泰斗級人物,


張彌曼卻更像是一位哲學家,


在沉睡億年的

魚化石

身上,


追溯陸地脊椎動物的起源,


解開

「我們是誰,從何處來」

的終極謎團。







顯微鏡下,


一條小魚化石靜靜地


訴說著億萬年前的歷史。


這是張彌曼眾多化石中的一塊,


在她20多平方的辦公室里,


擺著各式各樣的化石標本。







普通人眼中粗鄙生硬的石頭,


張彌曼一擺弄就是一上午。


讓這些沉睡的寶貝,


將遠古的秘密慢慢講給她聽。




雖「嫁」給化石60載,成就卓越,


但緣分並非從一見鍾情開始。


當初選擇進入這個遠古世界,


並不是出於自己的興趣和專長,


而是「先結婚後戀愛」。








1936年,張彌曼出生於南京。


雖生於知識分子家庭,


但她的求學之路,


卻走得曲折坎坷。


1937年八一三事變,


她隨父母逃難到四川,


而後又輾轉到了江西。


時刻準備逃難的日子,


學業自然難以為繼。


小學時輟時讀,


直到抗戰勝利才得到較為持續的教育。







父親是醫學生物學教授,


在其領域頗有成就。


自小耳濡目染,當醫生,


才是她的興趣和志向所在。




那時候她常要穿過醫院的解剖室喊父親回家吃飯。時間久了,好像對解剖也開了竅。高中實驗課需要解剖很細的小蚯蚓,張彌曼完成得很好,不會碰破血管。




優秀的成績也讓她更加堅定了學醫的決心,

但最終,因為一句話,她走上了另一條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上世紀50年代,


中國正朝著工業化大步跨進,


工業建設離不開地質的支持,


但當時在這一領域,


國內幾乎一片空白。


「地質是工業的尖兵」,


劉少奇這句號召,


改寫了張彌曼以後的人生。




那個年代的青年,


對國家真的有一種大格局的情懷,


願意用自己的青春為集體鋪路。


祖國的需要勝過一切,


張彌曼也是這些赤子中的一員。




身體瘦弱,父母擔心她吃不起苦,


因此並不支持她的想法,


而是希望她學習醫學或是外文,


但她最終還是放棄醫學,改學地質。







1953年,


帶著母親特意趕製的厚棉襖,


張彌曼進入北京地質學院學習。


初入學的時候,


張彌曼也惴惴不安,


自己對這個領域一無所知,


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作為新中國第一批地質大學生,


入學不久,她便被選派到


莫斯科大學古生物專業學習。


「當時連一點概念都沒有。」


專業不懂,語言不通,


從零開始談何容易?


但什麼困難都對抗不過


求實求真這四個字,


張彌曼埋頭功課,


跟專業較上了真。




這一埋頭就是幾十年,


再苦再累也沒有回頭。


而且慢慢地,


在旁人看來枯燥又神秘的學科里,


張彌曼發現了研究化石的無窮樂趣。





留蘇期間合影(前排左一為張彌曼)




決定從心裡投入古生物的世界後,


張彌曼在這個領域,


打開了開掛模式。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但當時的中國勘探技術落後,主要依賴進口。60年代「石油大會戰」轟轟烈烈,勢要摘掉「貧油國」的帽子。




而中國最大油田—大慶油田的開發,張彌曼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大慶油田開發之初,曾邀請各界專家討論石油分布區,當時很多人都認為石油勘探應該集中在距今1.5億年的早白堊紀,但根據地層中的化石樣本和自己的研究,張彌曼提出,含油最豐富的地層應該在距今1億年左右的晚白堊紀時代。




這個觀點,


起初並未受到重視。


但隨著大慶第一股石油噴出,


她的說法也被證實,


在學界引起了震動。




離開古生物學的應用領域,


在理論科學方面,


張彌曼一步步走向了界內最高峰。







達爾文時代以來,


普遍認為四足動物,包括我們人類,


是由魚類逐步進化而來。


但3.8億年前,


到底是哪條魚登上陸地,


成為了四足動物的祖先呢?


張彌曼從事的研究,


正是試圖解答這個,


學界爭論不休的起源之謎。




自蘇聯回國後,


憑藉傑出的專業素質,


張彌曼又被選中前往瑞典留學。


在當時以古生物學研究著稱的,


瑞典國家自然博物館從事研究。


而她帶去的雲南早泥盆紀地層魚化石,


挑戰了當時瑞典學派鼻祖,


提出的傳統觀點。


震動之大,


以至於他們都叫它魔鬼魚。








學術生涯步入正軌,


但它的命運卻也是一波三折。


研究項目初見起色就被迫夭折了。


國內文革開始,


1967年張彌曼被召回國內。


研究項目不得不暫時擱淺,


這一放就是十年時間。




回國期間,


張彌曼的足跡跑遍了大江南北。


一年裡有幾個月的時間,


她都在全國各地尋找化石。


長期駐紮在野外,


一個人,一根扁擔,


挑著二三十公斤的行囊,


再走一二十公里的山路是常有的事。








野外考察素來條件艱苦,


但好在如今的隊員,


累了可以睡帳篷,出行也有越野車。


「我們出去,都是挑著擔子,


憑著雙腳走出來的。」







長途跋涉還算不上煎熬的事,


野外環境永遠有更糟糕的一面。


有一次她在橫店考察,


只能睡在農家閣樓上,


墊著稻草

蓋著發霉的爛棉絮,


一住就是四十天。


期間無法洗澡,


等到回家時,


身上已經長了不少虱子。


物質貧乏的年代,


衣服被子又捨不得扔掉,


只好扔進大鍋里煮沸消毒。




走到縉雲磨石山上,


山頂小山村只有祠堂可以睡覺。


晚上睡意剛起,


驚覺幾隻老鼠從臉上爬了過去。







除了意想不到的「夜間來客」,


在野外,吃飯更是大問題。


饑飽不定的日子過久了,


張彌曼竟鍛鍊出一個「彈簧胃」。


有時就著幾塊霉豆腐,


一頓飯她能吃下一公斤。




陸續十年,


紮實的功底終於等來了,


厚積薄發的機會。


80年代,


作為訪問學者,


張彌曼重返瑞典,


十年前中斷的研究終於可以繼續了。








「遲到」十年,


學界研究層出不窮,


再迎頭趕上談何容易。


世上的事都是一個道理,


想看山頂的風景,


唯有風雨兼程去趕路。




古生物無國界,


各國文獻都要看,


有些文章歷史實在太久,


根本沒有譯本參考。


看不懂文獻怎麼辦?


那就把這門語言學會!


靠抱著字典硬查,


張彌曼在古文獻里慢慢摸索。


這需要花費多少心血,


想像下學習文言文的外國人就清楚了。







那個年代的科學家,


好像個個都開了掛,


主修的專業不說,


為了研究方便,


一不小心就掌握了幾國語言。





藉助瑞典的技術和設備,


張彌曼對中國泥盆紀魚化石,


進行精細的研究。


連續磨片法可以,


較為精準地獲得化石內部結構,


但更需要耗費極度的時間和精力,


因此國際上用過此方法的學者沒幾個。




但學術想要精準,


也沒有捷徑可選,


唯有踏實地一步一步慢慢走。


張彌曼選擇了磨片法,


將化石封閉在石膏模型中,


每磨去二十分之一毫米,


就繪製一張截面圖。


遇上複雜的截面,只一張圖,


就要在顯微鏡下畫上十四五個小時。




精細的功夫總算有了回報,


張彌曼精細復原了


楊氏魚的腦顱、血管等內部結構,


其精準程度,


連最新的CT造影都比不上。







在當時的學界,


權威觀點認為,


總鰭魚類是四足動物的祖先。


而張彌曼的研究發現,


這類魚沒有內鼻孔,


這意味著它們不能離開水呼吸,


不存在登陸的條件。


中斷十年,該項成果終於發表,


顛覆性的研究讓國際學界沸騰了。


各國專家不禁驚嘆,


這是本世紀以來,


對傳統學說一次真正的挑戰!







蜚聲海外,


張彌曼成了世界矚目的人才。


面前無數條路,


她選擇回到國內帶學生。


作為導師,對待學生、年輕學者,


張彌曼毫無保留,


能儘力之處無不儘力,


不拘學歷選拔人才,


為尊重學生意願屢次破例。


甚至將自己潛心研究十多年,


碩果累累的泥盆紀魚類研究,


主動交給學生去繼續解謎。







放棄熱門項目,


她轉身投入另一個,


少有人關注的領域,


在新生代鯉科魚化石上,


開始新的探索。


「這一塊再不做,

中國就趕不上了」


起起伏伏几十年,


當初改學地質的初心卻從未敢忘。




國內古生物界的諸多發現,


張彌曼都是開拓者,


因為她的研究和帶動,


鮮有人知的中國魚化石,


逐漸進入了世界的視野,


許多國際專家紛紛跑來中國,


尋求國際合作。







沉下心來趕路的人,


不知不覺世界已在她的腳下。


幾十年如一日扎在化石堆里,


碩果累累的張彌曼拿獎拿到手軟。




從80年代開始,


國內相關獎項已獲獎無數。


走出國門,


《自然》雜誌破例專文,


介紹她的學術生涯


而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


曾專門舉辦研討會,


表彰她的傑出成就。





2011年張彌曼當選為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6年,


因其對世界古生物學的突出貢獻,


古脊椎動物學界的「奧斯卡」,


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頒給了張彌曼。







如今已到耄耋之年,


但張彌曼還走在,


探索人類起源的路上。


於國家,她始終有,


難以割捨的情懷。




「我們國家的科學,


取得今天的成就很不容易,


但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


跟世界領先水平還差得遠。」


而於個人,那些在地球


和時間中旅行的魚,


始終游在她的心尖上。







世間事大多不能兩全其美,


生活總會逼人做出選擇。


也許你現在的決定,


不是興趣使然,


但也沒關係。




不妨像張彌曼所說的,


決定好你一生要做這件事,


只需開始做起來,


樂趣可以在路上慢慢找。


即便開頭少了一點熱切,


又有什麼關係呢?


成功的秘密,


只在你踏實地邁出每一步。




圖片源於網路,版權歸其所有




藝 非 凡


| 極 致 生 活 方 式 發 現 者 |



轉 載 須 知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藝非凡原創


轉載需回復「轉載」二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非凡 的精彩文章:

44歲,潘粵明又火了,戲演得好,還是潛伏在娛樂圈的藝術家
只有瘋子,才能做出如此驚艷又人性化的設計

TAG:藝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