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新零售的起點是絲綢之路?請妹子吃飯也能找到用戶需求?

新零售的起點是絲綢之路?請妹子吃飯也能找到用戶需求?

品途菁英大講堂第67期Q&A|新零售的起點是絲綢之路?請妹子吃飯也能找到用戶需求?

內容來源:品途菁英大講堂第67期《未來已來,2018新零售進擊趨勢分析》群互動環節,分享人:陶濤,原品途新零售導師、原易果生鮮副總裁,經編輯整理後發布。

整理:陶濤

編輯:李根同學

一、問:新零售為啥忽然這麼火,到底什麼是新零售?@圍觀群眾

陶濤:網上把零售革命講的很多了,有人說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還有說是第五次的。)

我覺得哦,第幾次也許沒那麼重要,如果唐宋的絲綢之路、葡萄牙的遠洋貿易在那個時代叫新零售也不算過分。

一切以用戶為中心、所有環節儘可能在線、數據閉環、機器決策這四個要素作為這次零售改變趨勢,被阿里總結還是蠻到位的。尤其在現階段的中國,不畫個大餅大概念怎麼吸引資本、行業、消費者的目光呢?

需求端核心還是未來中國人口城市化進程的加速,50%以上的人口會集中在20多個城市裡,中國收入的整體提高,消費渠道越來越多樣而碎片化,供給端互聯網產品技術及數據應用等越來越成熟,可以在效率上賦能提高。

零售的核心要素:品牌、效率、服務(星巴克可以把2塊錢成本的東西賣到30塊,會員數據門店位置數據化,這不是新零售是啥?把200塊錢龍蝦賣到69塊錢不算本事。)

二、問:零售如何以用戶為中心?@囤囤

陶濤:很多人容易被用戶調研這些誤導。

比如我們請女孩子吃飯,問她想吃啥,一般會得到「隨便」這個答案。

你問她吃火鍋不?衣服有味道。

吃燒烤不?長痘痘。吃日料不?

前幾天剛吃過。那到底吃啥?隨便!

想了解用戶需求需要深層次的思考問題。

還是這個妹子,你除了問問題看消費記錄,最好還看看她朋友圈。發現她大多數曬的圖都是各種300元/位的精緻飯店擺拍,但是她上周路過母校小吃街,感慨懷念街邊攤的味道。

以這個妹子為中心,要做的是約她去吳江路附近的300元/位左右的上海菜飯店,然後吃飯的時候說你其實特別懷念吳江路小吃,吃完飯想邊走邊吃點,隨後為了消化食物,順道去逛逛外灘吹吹風。只要你顏值別太離譜,成功率還是很高的!

你上來就問想吃吳江路小吃嗎?答案一定是NO,然後你說你是跟著用戶需求走的……別鬧。

用戶調研核心不是問用戶想要什麼,而是看清楚用戶,全觸點探尋,細分領域探尋,自身屬性探尋,情感標籤建立,高維策劃是關鍵。

三、問:我想做新零售xxx創業,這個是我的夢想。@平平

陶濤:首先先談談夢想,我覺得哦,你的夢想是有錢!新零售概念才2年,大家都是成年人了,2年以內才形成的夢想可能還不能叫做夢想。骨子裡想要的應該是:賺錢,有12個星座女朋友。

系統賦能、大數據、整合未來生態,是我後續在私信里聯繫我的人當中最多被提到的,很多人不是搞技術出身,商業計劃、線下門店都找好了,就差個程序員了是很多人的狀況。

雖然大企業有很多問題,但是我希望大家對技術還是要有敬畏之心,數據和技術在行業里是有黑洞效應且不可逆的,未來線下的零售業態、系統層面,無非會存在幾家類似現在移動、聯通、電信的供應商,商家付費就可以讓商品和周邊的客戶鏈接。

供應鏈端也會有幾家技術提供商形成平台服務進銷存。這個時間點,你說你要再做一個電信或者聯通出來大多數人會呵呵,如同現在剛起步的人說自己要搞套垂直領域的零售通或新通路,呵呵。

四、問:無人便利業態會不會幹掉500~600w夫妻老婆店?@夏堇

陶濤: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他的有獵槍。比如我是個社區夫妻老婆店老闆,全家靠這個生活。

忽然來了個無人店或者無人貨架,買東西價格便宜,還有機會拿了就走不給錢,我怎麼辦?

拿了不給錢,接著賣啊!我還能怎麼辦?

有監控!剪電線,拔電源啊,我都要沒收入了,你還沒人管你讓我怎麼辦?

聰明點的,在找這家的競爭對手,在我家店門口放幾台,我負責補貨,晚上我睡覺了,飲料、杜蕾斯接著賣,我還收入場費。不過大趨勢下,不肯變革的,不跟著大趨勢走的是必然會被淘汰的,這個和全乾掉無關。

五、問:怎麼看待無人販售機行業?@南通商圈

陶濤:我比較看重供應鏈效率、補貨效率、協同效率,比如地鐵場景的無人販售效率就很高。很多場景看似很美好,後端供應鏈不能協同,補貨成本就補死了。所以焦點應該在供應鏈,然後是場景。

六、問:阿里巴巴、騰訊賦能這些大賣場、零售端,到底能增加多少毛利收益呢?@羅蘭猗

陶濤:大潤發、高鑫、永輝的凈利維持在4%~6%,按照使用系統支付返點的體系,這些賣場在徹底使用賦能系統後未來至少支付銷售額的5%~12%的費用。

一切以用戶為中心,所有環節儘可能在線、數據閉環、機器決策,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數據能力、品牌、效率、服務全方位提升才是關鍵。你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了,何談盈利。

同時也要換位思考下,你作為一個董事長,每年管理幾萬人,大幾百億流水凈利才4%~6%。這時候來了個機會,既能拿錢又能通過資本1、2級市場快速的把未來30年的錢都賺了。你會怎麼選?

有人會問那我原來的零售根基、定價體系都沒了,這怎麼辦?企業的靈魂沒了我能開心嗎?

我的開心你想像不到, 我1-2年就把本來我需要20到30年才能賺的錢都賺了,你還問我開不開心,失落不失落……

孫宏斌老大說的話特別好,哈哈:你是不是當我……

在資本驅動的業態下,企業的獲利是多元而複雜的,綜合的看待問題很重要。同時這個時代我覺得,木桶理論也許不適合,我們需要做的是長板足夠長,自身特點和優勢發揮到極致,融合其他長板形成生態。生態整合的事,都是一個企業走的足夠遠了才考慮的問題,老賈和孫老闆的案例不是經常有的。

好的產品(商品)圍繞客戶的深層次需求是原點,用戶是焦點,產品技術是支點。深層次的考慮用戶馬斯洛需求的頂層給出品牌策略,提高效率,增加軟性服務我覺得是新零售帶來的核心趨勢。

縱觀歷史,成功的企業和王朝,成功的方式各不相同,滅亡都是驚人的相似的。跟風,炒概念撈一筆雖然不完全沒可能的,但總體來說考慮清楚自己是誰的企業成功概率更高。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讀懂區塊鏈,只為看清比特幣的詭異走勢
孫亞芳卸任華為董事長;藍色游標被辭退員工再回應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