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尷尬的AR:除了遊戲沒有更好的表現形式

尷尬的AR:除了遊戲沒有更好的表現形式

時代財經APP記者 梁志雄

自蘋果去年9月推出增強現實框架ARKit以來,時間已經過去6個月,據市場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ARKit相關應用的下載量已經超過1300萬次。

數據顯示,運用ARKit開發的應用主要集中於遊戲、工具及生活類,遊戲佔了AR應用的接近一半,比例為47%。此外,生活應用類的應用,如宜家AR、樂高AR工作室等,也均是熱門下載應用。

ARkit應用類型分布

ARKit是由蘋果於去年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與最新一代蘋果手機操作系統iOS 11共同發布,第三方開發者可以藉助該工具,開發增強現實類應用,在發布會現場,蘋果也演示了基於ARKit套件開發的幾款增強現實類遊戲。

另一方面,谷歌在蘋果之後也發布了AR開發工具ARCore,向蘋果公司同類產品ARKit發起衝擊。但是與蘋果只用適配數量不多的iPhone不同,ARCore為了提供與數千種不同手機型號的兼容性,難度上比蘋果的ARKit要高。

AR主要表現形式仍為遊戲

小米上周在發布會宣布,小米和谷歌達成戰略夥伴關係,成為國內首批採用ARCore技術的公司,小米將獨家首發AR遊戲《The Machines》。

GIF

《The Machines》遊戲效果

《The Machines》這款遊戲由上海初創團隊Directive Games研發,該遊戲使用虛幻4引擎渲染,最高可以實時在屏幕上渲染120萬個多邊形,甚至還加入了4K紋理,在滿足硬體要求的情況下能夠實現4K畫面效果。

《The Machines》最初是對應ARKit平台,目前被谷歌爭取移植到了ARcore平台。Directive Games的初創製作人張竹雲表示,從手游到VR,再到AR,他們看好AR的發展,「相比起數千元的VR設備,AR用手機即可實現,門檻低了很多。蘋果平台的封閉性讓開發者便於內容開發。」

GIF

《The Machines》遊戲效果

但目前的一個尷尬事實是,AR遊戲和AR應用大多只在APP Store海外市場登陸,《The Machine》時隔半年後才由小米首先引進,而當時火爆全球的《精靈寶可夢》在國內也看不見身影。

大批用戶呼籲《精靈寶可夢》引進的時候,2017年1月,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旗下的遊戲產業網公布了總局業務主管部門的意見,表示「從境外消費實踐和若干案例看,此類型遊戲在運營中也存在較大社會風險,例如:對地理信息安全的威脅、對社會交通安全和消費者人身安全的威脅等等。故建議國內遊戲企業在研發、引進、運營此類型遊戲時審慎考慮。」

從維護社會治安穩定性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考量無疑是有利的,但這也給國內AR遊戲的研發增加了難度。

事實上,《The Machine》的Directive Games團隊,無疑展示了國人遊戲團隊目前擁有全球前列的開發實力,而去年年底,另一款名為《悠夢》的國產AR遊戲也亮相,由開發了《陰陽師》的網易遊戲盤古團隊開發。

《悠夢》AR解謎界面

此前《陰陽師》已推出過AR現世召喚的新玩法,這只是網易在AR領域的小試牛刀。《悠夢》最終呈現的類型是解謎類遊戲,這區別於市面上絕大多數AR遊戲類型。

盤古團隊的製作人表示,像《The Machine》這樣的RTS(即時戰略)遊戲,在AR環境下的體驗並不能給玩家帶來比PC端、手機端更好的遊戲體驗,做解謎遊戲相對能呈現更好的體驗,甚至好於傳統的解謎手機遊戲,如《紀念碑谷》等。

AR的進化方向

根據Sensor Tower的數據,除了AR遊戲之外,AR自拍類應用、生活應用類的應用,儘管下載量仍可觀,但重複打開頻率過低,顯示了用戶的新鮮感容易退卻。此前Facebook的扎克伯格就曾提到目前AR在技術應用上的巨大問題:「實際上提到AR,我們的所有想像力幾乎都局限在了拍照和遊戲上,所以看AR Studio的每個項目都覺得乏善可陳。」

早在2013年,很多人還不知道AR為何物時,宜家就推出了一款互動產品目錄,打開攝像頭就能看到傢具在自己家中的樣子。

宜家AR應用

到現在為止,很多AR應用都能靈活使用虛擬空間設計的功能,但現在AR應用到最多的技術就是LSB(位置服務)、圖像識別(其中大部分還是簡單的人臉定點識別)和邊緣融合。在本質上,這幾種技術最多能做到圖像和圖像的簡單結合。

要進行AR技術的進一步進化,就要倚仗SLAM——深度感測器,是讓攝像頭進化為「眼睛」的重要一步。

早在四五年前,各大廠商就開始著手收購深度感測器公司或自行研發,一直致力於如何減少感測器功耗和體積。比如蘋果就在2013收購了以色列感測器公司PrimeSense,同年,谷歌也為深度感測器項目「Project Tango」立項,意圖利用感測器和攝像頭對室內進行3D建模。

谷歌Project Tango測試項目

有了SLAM,AR將不再需要LBS和識別圖片,也能實現對周圍3D環境的理解構建。

現在對SLAM+AR用得最純熟的當屬HoloLens,隨著頭顯方向的移動,AR視覺效果會相應出現,甚至在一些demo中,HoloLens還能根據特徵改變環境。

關於SLAM,最簡單的例子是科幻電影中常見的場景之一,主角一個開關就顯示出所在地洞、太空船的虛擬3D場景地圖,這當然是基於SLAM的高級展示方式,但是未來AR技術肯定會朝著這一方向進發。

但是基於SLAM上的AR想要實現效果,需要更精確的感測器、更大的計算量,這也是HoloLens為何是一副沉重的頭盔設備。因此SLAM未來要置入到手機、平板設備中,毫無疑問元器件的體積減小比技術的進步還要迫切。

【更多相關資訊,請移步各應用市場下載「時代財經」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代財經 的精彩文章:

「間諜案」鬧上聯合國,俄英外交風波升級
現金貸後監管時代:催收興起,規模超萬億

TAG:時代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