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騎車是一種信仰:比利時魯瑟拉勒的自行車博物館

騎車是一種信仰:比利時魯瑟拉勒的自行車博物館

魯瑟拉勒(Roeselare),比利時西弗蘭德斯省的一座城市,這裡有一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行車博物館。

對於弗蘭德斯人來說,騎自行車不僅僅是一項運動。一個世紀多以來,每年春季,騎行世界(包括車手、車隊、媒體和所有年齡段的車迷)都會到該地區進行「朝聖」——比賽、報道和觀看一年中最艱苦的比賽:春季古典賽(Classics)。

對外界的人來說,騎自行車和宗教之間的聯繫聽起來可能相距甚遠,但是當提到奉獻、痛苦、犯罪、懺悔、命運、朝聖、迷信、愛情、生命和死亡等辭彙的時候,對一些人來說,騎車和宗教是一樣的。

魯瑟拉勒的自行車博物館通過各種展品,檢驗著自行車和宗教之間的聯繫,特別是天主教。目前這所博物館的臨時住所位於這座城市的Fathers教堂內,該博物館的永久住所Polenplein,目前正在進行全面翻新,將於明年在魯瑟拉勒重新開放。

▲教堂把這幅艾迪默克斯的壁畫描述為「奇蹟默克斯」(Miracle Merckx)

像其他任何教堂一樣,自行車博物館收藏歷史文物和藝術品,不過在這裡都是關於自行車運動的藏品,海報、車隊主將的騎行服、冠軍獎盃以及過去和現在的傳奇車手的自行車都在展出,包括從Fausto Coppi的Bianchi到一雙屬於Schleck兄弟的手套。

▲環弗蘭德斯的舊獎盃、海報和冠軍衫

▲1956賽季的自行車海報

▲Fausto Coppi的Bianchi是其中之一

▲一雙來自Schleck兄弟的手套,Andy和Franck各一隻

▲一雙Jan Ullrich的手套,還有他的簽名

▲Galibier隘口的一塊石頭

▲Alpe d"Huez山的一塊石頭紀念品,2004年,阿姆斯特朗在這裡獲得了環法15.5公里計時賽冠軍

▲Bernard Hinault的手套,標誌性的La Vie Claire顏色

▲過去和現在的水壺和補給袋。

▲過去和現在車手的行李箱

▲1966賽季Tom Simpson的一件世界冠軍衫

▲Muur de Geraardsbergen(一個陡坡)形狀獨特的鵝卵石

▲Quick Step車隊季前拍攝的各種著名床墊照片都保存在教堂里

▲Fausto Coppi眾多標誌性的騎行衫之一

▲Marianne Vos的公路越野世界冠軍彩虹條手套

▲Jurgen Roelandts 2014年環弗蘭德斯的騎行衫

朝聖

▲教堂四周的各種展覽都以「自行車系列教堂」為主題

除了展出的罕見和珍貴的產品外,自行車博物館通過位於建築物外牆的10個展示櫥櫃,帶領遊客穿過教堂進行自己的朝聖之旅。展示包括:

弗蘭德斯傳統盛會:環弗蘭德斯(Tour of Flanders),傳統的春季自行車盛會

Fairground比賽:比賽可以追溯到Fairground

朝聖目的地:所有自行車愛好者的必訪景點

命運:也是死亡比賽

自行車之神:從當地的神到奇蹟默克斯(Miracle Merckx)

自行車和教堂:自行車作為教堂的代表

像僧侶一樣生活:一個車手的隱士般的存在

虔誠的車手:無袖外衣,念珠和守護神

罪人:興奮劑,一種致命的罪惡

迷信的車手:13號車手,彩虹衫詛咒和其他不幸

▲教堂里以前的環弗蘭德斯海報

▲與Eddy Merckx有關的各種雜誌、照片和紀念品

▲一幅車王Eddy Merckx穿著世界冠軍彩虹衫離開鞍座搖車的畫

▲這個展櫃展示了職業車手拿著微薄的薪水,像僧侶一樣生活

▲這個小隔間是為迷信的車手而設:彩虹詛咒,13號和其他不幸

9號站點(罪人)位於教堂懺悔室最重要的位置。Lance Armstrong的一件黑色騎行服裝飾在華麗雕刻的展台上面,而他與Oprah Winfrey那段臭名昭著的採訪的開頭幾分鐘,在裡面的板條隔板後面循環播放。

▲教堂的懺悔室是為罪人而設的,Lance Armstrong的位置非常顯眼

▲在懺悔室里,Oprah Winfrey對Lance Armstrong的著名採訪在循環播放

一部記錄環弗蘭德斯的電影以著名的弗蘭德斯車手Johan Museeuw為特寫,他描述了兩起可能導致他騎車生涯終結的事故,並揭示了他在兩起事故中都沒有在他的脖子上佩戴念珠。「這是巧合還是不巧?」Museeuw問道。

據說,當「弗蘭德斯之獅」退役時,他把念珠交給了Tom Boonen,「明顯的天然繼承者」。

▲教堂牆壁上有過去和現在的自行車手的手繪肖像

▲Eddy Merckx和Jacques Anquetil的肖像畫

▲更多來自車壇過去和現在的著名面孔

▲近距離特寫,這不是雞腿兒嘛

在Fathers教堂的自行車博物館關注的重點不僅僅是勝利,紀念已故的Frank Vandenbroucke、Wouter Weylandt和Andrei Kivilev的展覽使人們認識到車手的脆弱性和死亡率。

在參觀這些展覽時,很難不動情和反思,尤其是Vandenbroucke,他的家人已經將這位比利時人在1999年列日-巴斯通-列日(Liège-Bastogne-Liège)冠軍獎盃委託給博物館保存。

▲Frank Vandenbroucke因其1999年的Liege-Bastogne-Liege冠軍而聞名於世,該獎盃是由Vandenbroucke家族委託教堂保管的

▲教堂被委託收集過去和現在的勝利獎盃,包括1974年環義大利冠軍獎盃

▲一些冠軍獎盃在教堂展出

▲還包括Raymond Poulidor的環西班牙冠軍獎盃

14個耶穌受難像

「就佛蘭芒比賽的狂熱分子而言,在某些年份,復活節周日將在環弗蘭德斯舉行的當天,而不是相反!」

在教堂中將自行車與天主教聯繫起來,甚至在教堂中心的隱喻圖像中進一步展現,這些圖像描繪了14個耶穌受難像。

1.耶穌被判處死刑:FrankVandenbroucke在他的科菲迪斯車隊在1999年因為興奮劑問題將他禁賽之後作出解釋

2.耶穌被賜予十字架:在2009年環弗蘭德斯上,Fabian Cancellara(就是前幾天與張繼科合影的「國際友人」)在爬Koppenberg的時候因為技術故障而不得不把自行車抗在肩上

▲「耶穌被判處死刑」和「耶穌被賜予十字架」

3.耶穌第一次倒下:1982年Sean Kelly與佛蘭芒的瀝青路面來了次親密接觸

4.耶穌遇見他的母親瑪麗:RomainMaes在贏得1935年環法自行車賽後在巴黎擁抱他的母親

▲「耶穌第一次倒下」和「耶穌遇見他的母親瑪麗」

5.西蒙被迫背著十字架:1986年環法自行車賽第18賽段,身著黃衫的Greg Le Mond推Bernard Hinault(關於兩人的恩怨故事,可以參考https://bbs.hupu.com/5829831.html)

6.維羅尼卡擦拭耶穌的臉:PatrickVandermaesen在1991年遭受重大摔車後,得到第一時間的救助

▲「昔蘭尼的西蒙被迫背著十字架」和「維羅妮卡擦去耶穌臉上的血」

▲西蒙被迫背著十字架,Greg Le Mond幫助已經與自己勢同水火的Bernard Hinault(圖片來源見水印)

7.耶穌第二次倒下:WalterGodefroot在1966年的Dwars door Belgie比賽中摔倒

▲耶穌第二次倒下

8.耶穌遇到耶路撒冷的婦女:一位老太太看到Eddy Merckx後欣喜若狂

▲「耶穌遇到耶路撒冷的婦女」

9.耶穌第三次倒下:1985年摔車後,Stefan Aerts抱住自己的肩膀

10.耶穌被剝去衣服:Michael Matthews在2015年環法自行車賽第三賽段的摔車後,露出了背後守護天使的紋身

▲「耶穌第三次倒下」和「耶穌被剝去衣服」,Stefan Aerts和Michael Matthews的照片

11.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JohnnyHooogerland在2011環法上撞上了鐵絲網

12.耶穌死在十字架上:Jean-Pierre Monseré在1971年的一場比賽中與一輛停著的汽車發生碰撞後,一動不動地躺在瀝青路面上,最終沒有倖存下來

▲這兩個圖片象徵「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和「耶穌死在十字架上」,下邊的圖為Jean-Pierre Monser,死於1971年的一場比賽中

13.耶穌的屍體從十字架上被移開:1937年的環法自行車賽上,Albert Hendrickx摔車後,被醫務人員帶走

14.耶穌的屍體被放置在墳墓中:Richard Depoorter的葬禮,他在1948年環瑞士中摔車死去

▲著名的意象被用來描繪宗教場景。上圖描繪耶穌的身體被從十字架上移除,下圖代表耶穌的身體被放置在墳墓中

騎車是信仰

在教堂的正面,坐落著一座由數百輛自行車焊接在一起構成的「鐵十字架」雕塑,背面牆上是由標誌性和可識別的騎行服組成的彩虹背景。

▲一個由數百輛自行車和零件焊接成的「鐵十字架」坐落在教堂的頂正面,以騎行衫牆為背景

▲教堂內部正面的牆上裝飾著大量的歷史上的騎行衫

作為該教堂的會眾,博物館有一個「自行車大神車群」(peloton of cycling gods),包括Coppi和Ullrich的Bianchi,Sven Nys的Colnago,Fabian Cancellara的定製版Trek Domane以及可追溯到1924年環法自行車賽的鋼架車。

▲教堂會眾是這些被描述為「自行車大神車群」的自行車,其中包括Sven Nys、Tom Boonen、Fausto Coppi和Jan Ullrich等職業車手的自行車

▲「自行車大神車群」會眾包括過去100年的自行車

▲一輛Eddy Merckx的自行車

▲Frank Vandenbroucke 2009的Cinelli

▲Jan Ullrich的Bianchi計時賽車,搭配著Mavic輪組和Campagnolo套件

▲一台Sven Nys的Colnago

▲Johan Museeuw 1990年用lug拼接的MBK,有下管變速器和具有時代特徵的塗裝

▲1990年Sean Kelly的Concorde和Fabian Cancellara的定製版Trek Domane緊挨著

▲一輛Frantz的自行車和一輛更現代的Trek車頭對比

▲Tom Boonen贏得巴黎-魯貝(Paris-Roubaix)的「龍捲風湯姆」塗裝Eddy Merckx EMX-5

▲Nicolas Frantz 1927年參加環法的單速車

▲Hector Martin 1925年木質輪圈自行車

▲同樣是這輛車,車架為鋼架

無論你是否能感受到與自行車運動的精神聯繫,或者是僅僅享受這項運動精彩豐富的歷史,魯瑟拉勒的自行車博物館都展示了這項運動各種各樣的美麗與醜陋,值得所有人去欣賞。

(譯自BIKERADAR,小編英文水平有限,加上沒有實地參觀過這個自行車博物館,難免出現錯誤之處,請讀者大大包涵並指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婚姻中過得不幸福的幾個原因,實在不幸福就離婚吧!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我國保留的59式坦克在二線如何繼續使用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