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居士、醉飲先生、廣大教化主
何為詩?
大唐詩人白居易以一首寶塔詩給了我答案。
先了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居易出自《禮記·中庸》「君子居易以sì俟命」。樂天出自《周易·繫辭上》「樂天知命,故不憂」。772生,846年卒,祖籍太原。
宋代文學家元好問評價白居易。「并州未是風流域,五百年來一樂天」。并州是古代九州之一,指的就是太原。白居易實為風流才子,年少聰慧,刻苦讀書。800年中進士,808年任右拾遺。(拾遺:撿起遺漏,右拾遺是古代官職,相當於皇帝生活工作的助理。)
824年授太子左庶子,做了相當太子老師幕僚隨從這樣的官。同太子分司東都洛陽。(分司:貶降或安置閑廢的官員,只領俸,不任差。)看似美差,但實際上他從皇帝身邊的人變成太子的人,工作也從國際大都市調配到新一線城市。
白居易離開長安之時,好友王起、令狐楚、元稹、李紳、張籍、韋式、魏扶、范佐堯在興化亭送別他。酒酣,各賦詩。
離別的酒大家喝的酣暢淋漓,不知道詩人們有沒有去洗澡、按摩、K歌、大保健,但知九人各以一七令的格式寫下詩作。
詩
qǐ綺美 瑰奇
明月夜 落花時
能助歡笑 亦傷離別
調清金石怨 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因我愛 世間惟有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 便到司空送白辭
綺美:華麗美麗。指詩的語言優美。瑰奇:珍奇奇偉。指詩的形式多樣。
明月夜,有議論明月的夜晚,靜態的景。落花時,落花之時,動態的物。此句動靜結合,寫詩歌創作的時間。
能助歡笑,詩能為歡笑助興。亦傷別離,詩能寫出離別的傷感。此句寫詩的作用。
調清金石怨,詩歌能協調清楚金石樂器哀怨的演奏聲。吟哭鬼神悲,吟詩訴苦能讓鬼神感到悲切。作者運用比喻說明詩升華人的感情。
天下只因我愛,普天之下只有詩能得到我的愛。我愛,這是主觀感受。世間惟有君知。人世間惟有諸君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君知,這是客觀感受。
自從都尉別蘇句,自從騎都尉李陵送別蘇武詩句之後。便到司空送白辭,便到了司空裴度贈我離別之詞。(文學史上,李陵與蘇武寫了十多首相互贈答的詩。司空是官職,這裡指宰相裴度,他與白居易關係要好。)這句運用典故印證歷史,運用古今對比,體現詩歌具有文字對仗美。
白居易與元稹共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詩人宴會之後,用55個字寫出了詩。以詩的形式寫出詩的用途、寫詩的意義、寫此詩的用意。
凡是可說的皆有意義,凡是有意義的皆不可用荒唐的語言,傳遞其意義。這是20世紀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名言。
在文人看來讀詩寫詩是有意義的,有思想有內涵的。詩人可以用華麗的辭彙作詩,也可用平淡的語言寫詩。因為詩包羅萬象。詩如樂如歌。
唐宣宗李chén忱鍾愛白居易的詩,且寫詩悼念他,詩曰;「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chuáng愴然。」
在這裡我就不自命不凡的去評價這位去世後還能得到皇帝讚揚的詩人。


TAG:淺讀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