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配速表 收藏好向著你的PB努力吧
最新
03-31
跑友們參加馬拉松比賽,每個人在比賽前心中都有一個目標,我想跑400(全程4小時完賽),我想跑300(全程3小時完賽),光有有目標不行,前提是要有科學合理的針對性訓練計劃,其實馬拉松訓練就那麼幾個。
LSD:Long Slow Distance 長距離慢跑
間歇跑訓練:兩次練習之間有一個嚴格控制休息時間的間歇階段
節奏跑:固定一個速度,通常以實際比賽配速或略低於比賽配速,跑一段時間。目的是讓你提前可以體會和適應實際比賽時候身體的感覺。
額外再加上坡度跑、核心力量訓練等。
如果以上的訓練您都嚴格的完成,那麼根據您訓練的強度,選擇自己合理的配速,馬拉松PB(個人最好成績)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馬拉松配速表
還有一點很重要,根據小編這幾年的馬拉松經驗,比賽切忌前程配速過快,人在比賽時處於興奮狀態,自己的感覺很容易被興奮度所欺騙,其實你已經超過計劃配速很多了,但是自己感覺還不夠快,這樣下去,就為後半程的崩潰挖下了大坑,所以切忌,前面配速要比計劃完成的目標慢一些,慢一些不要怕,後期隨著跑步節奏的穩定都能追趕回來的,切記切記!老跑友有一句話我認為很經典「馬拉松其實就是三十公里熱身的十公里比賽」,留下三分力氣去衝擊最後的10公里,一定PB!
以上是小編一些不成熟的建議,歡迎老跑友留言指正。


TAG:跑步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