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隱士有哪幾種境界?姜子牙興周八百年,張子房旺漢四百年

古代隱士有哪幾種境界?姜子牙興周八百年,張子房旺漢四百年

我們在讀史書或者小說又或者看古裝劇時,我們會發現一件很神奇的現象,也可以是說有一類特別的人群,我們稱他們為「隱士」,這些人有以下特點:才高八斗、滿腹經綸、武功高強、厭惡官場等等,有時候我們稱他們為世外高人。我國歷史上有很多的隱士,他們的歸隱有很大的不同,小編仔細研究了一番,列舉了四種境界。

第一種是完全歸隱,也就是與外部世界完全隔絕,賈島有一首詩叫《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樣的人歷史上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張三丰了。張三丰可不是小說里的人物,在歷史上,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史書記載他穿的比較破爛,不講究個人衛生,人送外號「張邋遢」,但是張三丰身材魁梧,龜形鶴背,聲如洪鐘,有時幾天才吃一頓飯,有時候幾個月不吃一頓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隱居在武當山,創立了武當派,潛心研究道學,同時呢又發明了太極拳,至今為我們所用,所以這樣的人是完全歸隱的。

第二種是仕後歸隱,這有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厭倦了為官,覺得做官實現不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名氣最大的是陶淵明,他有一首著名的詩叫做《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確實是做官失望了才歸隱田園的,成為了真正的隱士,每天「種豆南山下」,但是結果卻是「草盛豆苗稀」,所以他的種田不成功。有人說這不怕餓死嗎?畢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但是大家別忘了陶淵明可是當過彭澤縣令的,家境很殷實的。二是做官很成功,功成身退的,最具代表就是西漢的張良了,張良得到了黃石公的奇書,最終輔佐劉邦建立了西漢,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美譽。所以人們常說「姜子牙興周八百年,張子房旺漢四百年」,張良功成身退之後,歸隱到了終南山的紫柏山。

第三種是假隱真仕,這種人就不怎麼樣了,假裝歸隱,實際目的是為了當官。有一個成語叫「終南捷徑」,唐玄宗時期有一個讀書人叫盧藏用,他非常想做官,可是怎麼也當不上,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跑到了終南山歸隱,並且讓人放出話來說終南山有一個著名的隱士。終南山離長安很近,就是現在的秦嶺一帶,唐玄宗聽聞後就請他出來做官。盧藏用在家中登高望遠,看到了終南山,就對身邊的人說「此中有大趣也」。在這個地方歸隱能升官發財,能不有趣嗎?不過相對來說,這種人的人格就有點卑下了。

第四種是真隱真仕,真的是歸隱,但是真的是有機會出來做官了,名氣最大當屬諸葛亮了。諸葛亮號稱「卧龍先生」,躬身卧龍崗,一邊種地,一邊讀書,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但是劉備「三顧茅廬」,將他請出了山,而他本人也為劉備的基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諸葛亮符合孔子的「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意思是天下太平,遇到了明君可以出來做官,天下無道,如果你再出來當官幫助昏君,這是很丟人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怪咖 的精彩文章:

北宋第一人蘇軾,寫過最痴情的詩,走過最遠的路,做過最好吃的菜!
這位宰相竟能夠把君王趕出宮去!原因究竟為何?令人匪夷所思!

TAG:歷史怪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