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教育部公布612個「新工科」,探索領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國模式

教育部公布612個「新工科」,探索領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國模式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教育部網站3月29日公布了認定的首批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高校新工科建設已經進入實施階段。

教育部本次公布的新工科項目共包括兩類,其中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共有202個,新工科專業改革類項目共有410個。

為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支撐服務創新驅動發展、「中國製造2025」等一系列國家戰略,2017年2月以來,教育部積極推進新工科建設,並連續下發通知,來探索領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國模式、中國經驗。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製造強國、創新型國家建設,「來一場中國製造的品質革命」,《中國教育報》27日報道稱,在這一過程中,新工科的建設意義尤為凸顯。

今年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指出,「我們正在推行新工科,這個口號現在已經叫響了,下一步怎麼推進,要把一些難點問題解決好。教材建設、教師素質、體系融合、基地建設,把這些問題解決好,中國工科教育前景很廣闊。我們要努力提高工科教育的質量,打造好培養『大國工匠』的搖籃。」

今年年初,上海交大揭牌成立人工智慧學院。作為新工科建設的實踐者,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接受《中國教育報》採訪時表示,當前產業技術提升快,產業應用技術發展快,教材落後於技術,學校培養的知識落後於產業發展,因此,有必要通過新工科教育構建工科創新人才培養平台,加強校企緊密聯繫。

「新工科建設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高等教育的改革開放,」教育部高教司理工處處長吳愛華說:「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推進,產業變革速度非常快,大學尤為需要在一些與產業緊密結合的專業課程上加強與企業合作。」

翻頁閱讀《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理工專業類教學指導委員會,相關行業協(學)會,有關企業:

開展「新工科」建設是我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寫好高等教育「奮進之筆」,打好提升質量、推進公平、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攻堅戰的重要舉措。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推薦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教高廳函〔2017〕33號)精神,在有關方面擇優推薦的基礎上,經通訊評議、專家組評議及公示,我部決定認定612個項目為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現予以公布(名單見附件)。

各有關單位要把「新工科」建設作為引領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用實功、出實招、求實效,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精神推進項目實施。現提出如下要求:

一、以「新工科」理念為先導凝聚更多共識。「新工科」建設是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戰略行動,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為特徵的新經濟呼喚「新工科」,國家一系列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呼喚「新工科」,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呼喚「新工科」,提升國家硬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呼喚「新工科」。要把握好「新工科」建設的內涵,統籌考慮「新的工科專業、工科的新要求」,加快培養新興領域工程科技人才,改造升級傳統工科專業,主動布局未來戰略必爭領域人才培養。要探索建立「新工科」建設的新理念、新標準、新模式、新方法、新技術、新文化,實現從學科導向轉向產業需求導向、從專業分割轉向跨界交叉融合、從適應服務轉向支撐引領。

二、以需求為牽引開展多樣化探索。要認真研究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需要,積極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工科優勢高校要對工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發揮主體作用,綜合性高校要對催生新技術和孕育新產業發揮引領作用,地方高校要對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發揮支撐作用。要把「新工科」建設作為高校綜合改革的「催化劑」,系統推進大學組織模式、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機制、教師評價激勵等方面的綜合改革,推動和引領高等教育深層次變革。創新大學組織形式,促進「理工」「工工」結合、「工醫」「工農」「工文」交叉,面向當前產業急需建立現代產業學院,面向未來發展趨勢建立未來技術學院。要加快形成一批可推廣可複製的改革成果,在新興工科的課程體系、新形態教材和教學內容、在線開放課程、工程教育師資隊伍和實踐基地等方面實現突破。

三、以項目群為平台加強交流合作。要充分發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群的平台作用,定期組織項目交流、積極吸納社會資源、加大推進校際協同。「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家組、理工專業類教指委要發揮好「參謀部、諮詢團、指導組、推動隊」作用,加強對相關項目群的指導、支持和服務,組織開展師資培訓、交流研討等,統籌推進本領域「新工科」建設。我部將適時通報表揚各地各高校「新工科」建設典型經驗做法,對於推進不力的項目將予以提醒或撤項。支持具備條件的高校設立「新工科」研究機構,深入開展理論研究與國際比較研究。

四、以統籌內外資源為途徑加大項目支持。我部將拓展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版),適時增加「新工科」專業點;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中設置「新工科建設專題」,匯聚企業資源。鼓勵部屬高校統籌使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專項經費;鼓勵「雙一流」建設高校將「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納入「雙一流」建設總體方案。鼓勵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認定省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並採用多種渠道提供經費支持。積極爭取地方人民政府將「新工科」建設列入產業發展規劃、人才發展規劃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兩會民生:從「新零售」看如何發展消費新模式
胡歌贈票圓夢白血病女孩,可以說是非常暖男了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