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萬金的甲骨文,怎一個美字了得!
編者語:
世界這麼大,我要去看看呀!
世界這麼大,你憑什麼去看看?
當然是憑人見人愛的「毛爺爺」了!
古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
要想富,先看書,看書首先要識字。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從被發現至今,其釋讀難倒了一幫人,目前還有3500多個甲骨文單字待破譯。
為了集思廣益,中國文字博物館發布了公告,誰要是能破解這些字,並且通過了專家委員會的鑒定,一個字獎勵10萬元;
對有爭議的甲骨文作出新的解釋並且通過了專家委員會的鑒定,一個字獎勵5萬元。
怎麼才能證明學到了?還要會寫字。
寫字還要寫的像,寫的真,寫的美……所以要學書法,書法是打開中國傳統文化只是寶庫的鑰匙和基因解碼。

踏古
琵琶名曲
純音樂
00:00/05:09
據傳,後魏朝廷在考試時既規定孝廉、秀才們考試時如書法濫劣者,要罰飲墨汁。到梁武帝時,就有了凡有脫字謬誤者,要罰喝墨水一斗的明確規定;直至唐太宗李世民時,雖廢除了明文規定,但既已成俗的規定哪能一時廢止,民間仍以「胸無墨瀋」來形容那些胸無點墨、不學無術之人,正如我們現在常以「一肚子墨水」來形容學問高深,技藝精湛之人一般。
一部文字史就是一部民族史。
古老生動的甲骨文,印證了中華民族文字文化的源遠流長,也孕育出了燦若星河的漢字文化。接下來大家細細欣賞!
編者語:甲骨文是中國書法的濫觴,有一種說法是有了甲骨文才有了中國書法,因為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書法的三大要素——用筆、結構和章法。雖然甲骨文存世量只是吉光片羽,然而就在這零零碎碎的骨頭上能看出先民們對於文字對於書法的思考。
郭沫若曾言:天才這個字本來含意極其暖昧,它的定義,決不是所謂「生而知之,不學而能」的。天地間生而知之的人沒有。不學而能的人也沒有。天才多半由於努力養成。天才多半由於細心養成。
歡迎大家走進書法的世界.


※不是冤家不聚頭
※如今,如果你還在想投資,不妨投資買幾張字畫!
TAG:新蘭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