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花,元青花,總是「聽的多,懂的少」

青花,元青花,總是「聽的多,懂的少」

青花是一個非常文學化的名字,極富詩意,中國古代陶瓷中只有它這麼浪漫。其他品種無論在它之前還是它之後,都以一種科學冷靜的態度面世,與它同時代異曲同工的陶瓷品種「釉里紅」也不叫紅花,而青花也從不叫釉里藍。我很久想不明白中國陶瓷品種為何只有青花命名鶴立雞群。千變萬化的陶瓷釉色都是金屬呈色。青花之藍與唐三彩之藍同為金屬鈷作為呈色劑,別無二致。只是唐三彩是陶不是瓷,青花是瓷不是陶。陶與瓷在科學上區別極大,燒造的難易差異極大,所以在元青花之前,土耳其等國只可以燒造藍色的釉陶。這些,曾深深地影響過元青花,甚至催發了它的誕生。全世界範圍內只有托普卡帕皇宮收藏的元青花有明確的傳承記錄,而且這些元青花中有多件為世界孤品,馬未都正在仔細研究其中的一件八方葫蘆瓶。

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第七季全國海選報名:一五零七九九八一四一零

一、器型:元青花的器型種類很多,絕大多數是生活實用器,一部分是祭供專用器,少量為裝飾器。比較常見的有:盤口獸首罐、蓋罐、象耳瓶、玉壺春、鳳首壺、卧壺、折沿盤等。  贗品的器型表現:整體感覺不協調、不規矩、僵硬,甚至有些不倫不類。溜肩不圓潤,鼓腹不流線,帶蓋的器物吻合不好,間隙過大。

蓮池水禽菱口大盤

二、紋飾:元青花的紋飾較為繁密,最多可達十層左右,龍紋的特點與歷代有明顯區別,表現為霸氣、張揚,龍形瞪眼張嘴、肌腱發達、龍爪似刀。常用的紋飾有:海濤、回紋、如意雲頭、纏枝花果、蕃蓮、鹿紋、海水龍、火紋、牡丹、河塘魚藻紋等。人物故事紋多以元雜劇、民間歷史故事為題材。  贗品的紋飾表現:大多數都可以按照真品原作去摹繪,但由於是仿畫,必然拘謹,顯得生硬、呆板。

三、釉面:民國以前的傳世古瓷釉面,整體上看去有沉穩、老舊的特點,上手柔和。出土出水器物由於受浸,局部氣泡會變成紅褐色。過去古人是用柴燒窯,釉中氣泡用放大鏡觀看密集、通透,有大、中、小之分,這些現象都是鑒定古瓷的佐證。  贗品的釉面表現:元青花的仿品由於是新作,釉面火光還沒散去,觀感浮躁,上手不柔,更沒有真品那種穩重、老舊感。

青花雲龍紋盤口梅瓶

四、彩料:元青花繪畫使用的氧化鈷多數是進口料,是與古波斯貿易時用瓷器、絲綢、茶葉交換或購買的。進口料有高鐵低錳的特點,有不規則黑褐色的斑塊或錫光點片,並有凹凸感,有暈散、下沉,聚集絲、網、珠點的現象。國產料是低鐵高錳,發色灰藍。由於元青花鈷料已繪畫使用了700年,無論是進口料還是國產料,都有不同程度的乾枯、下沉現象。  贗品的鈷料表現:由於是新畫在坯胎上的,沒有歷史的沉澱,青花浮於器表,沒有沉於釉下的現象。

五、款識:元青花署款器物不多見,有署款製造時間,大元國延甲寅造、大元國至正八年等;有署稱表明瓷器用途,賞賜、內府、樞府、趙府、張文進造等;還有些書寫八思八紋。其中,以「古相博陵第」粘貼款最多,只要發現窯藏,所有不同器物種類都有貼款,也有隻有三個字「博陵第」的。目前有的資料顯示,古相博陵第是元代或更早期牌樓的名,貼牌便是牌樓塑影的標誌,也是一個民間組織。

元代青花可分為大件器和小件器兩種,典型的元青花瓷鑒別特徵主要有七點:一、元青花一般胎體厚重,上手感覺適中;二、器底無釉,多數器底有明顯旋紋,個別有跳刀痕並黏有填砂。三、青花色澤有濃艷、灰澆兩種,均有鐵鏽斑;四、具有圈足外牆斜削處理,往往留有浸釉時的手抓指痕,露胎部分呈褐紅色;大件器底無釉露胎部分常黏有較大面積的釉塊。五、分段製造,拼接而成,接底痕迹十分明顯,特別是罐類內壁釉面有不平狀。六、凡梅瓶之口均為上窄下寬之梯形。七、高足杯的杯身和足採用濕胎接合,足內頂端無釉,而且往往有乳丁狀凸起,足部空心而不封底。

中國學者大部分認可青花肇始於14世紀中葉或者更早一些。大維德基金會的那對標準器——青花龍紋大瓶的1351年確切紀年不存爭議,即便再早,青花也早不過14世紀初,這結論也已達成共識。而在土耳其的文獻記載中,鈷料作為釉下藍彩的使用早在12世紀末就進入波斯地區,但它僅使用在釉陶之上,離瓷器還差著一大步。日本陶瓷權威三上次男先生也認為,從11世紀中葉之後,波斯陶瓷對中國陶瓷產生過影響,尤其波斯的白釉藍彩陶器直接影響了中國青花的誕生。這種由西向東的技術傳播顯然帶有明顯的文化融合特點。

蓮池水禽菱口大盤

托普卡帕皇宮收藏的這件藍釉反白大盤極為獨特,工匠在製作完成後,在整個紋飾上噴洒了一層斑駁細密的色點。這種裝飾手法未見於世界其他元青花藏品。像藍釉白花菱口大盤這類作品雖充分表達著伊斯蘭文化的色尚,藍色飽滿,但為何並未呈現流行趨勢?而青花作品無可爭議地成為這種藍色瓷器的主流,在伊斯坦布爾的參觀中,在伊斯蘭文化對藍色的理解上,漸漸讓人悟出其藍色的表現力,疏密,濃淡,內容,都讓神秘之藍不再是簡單之藍。蘇麻離青是個專業術語,聽著詭異,所以多年以來對蘇麻離青的解釋莫衷一是。蘇麻離青文獻上也有寫蘇勃泥青,這是青花必須的呈色劑。其中蘇麻離青、蘇勃泥青後面的「青」字就是通用後綴字,如龍井茶、烏龍茶後面的「茶」字一般。那麼蘇麻離是什麼呢?

托普卡帕皇宮收藏的這兩隻八方梅瓶因其獨特而成為世界孤品。

按定名的規律,蘇麻離為地名可能性最大。學者們就這一音譯在可能的範圍尋找。最早有學者認為青料來自印尼的蘇門答臘(Sumatra),後又有學者說是索馬利亞(Somali),日本學者又考證是斯瑪爾圖姆(Smaltum),這是中亞地區一種色料;還有學者考證翔實,認為中東伊拉克地區最古老的制陶中心薩馬拉(Samarra)才是蘇麻離青的出生地。

這是托普卡帕皇宮收藏的體形最大的一隻青花碗,其尺寸是超群的,在全世界都極為罕見。這隻碗的碗心繪有一朵翹枝蓮花,四周環繞白雲錦文、海浪等。外壁繪有翹枝蓮花等精美紋飾,青花及留白交相輝映。不管誰是蘇麻離青的產地,它應該都與伊斯蘭文化有關,首先是它的色尚——藍色;其次是它的應用——制陶,這些都可以證明青花的血緣。而上述地區大都在13世紀前完成了伊斯蘭化的過程。蘇麻離青由明萬曆人王世懋《窺天外乘》首次提及:永樂宣德間內府燒造,迄今為貴……以蘇麻離青為飾。這以後的所有其他類似記載都大同小異,清代以後甚至訛誤為蘇泥勃青。這一現象也導致中國人很長時間固執地認為青花為永宣時期燒造,在青花誕生600年後,才由美國人波普糾正了這一說法。

青花草蟲花卉八方葫蘆瓶

隨後,蘇麻離青的身世是否與鄭和下西洋有關開始成為問題。過去認為蘇麻離青是由鄭和下西洋所帶回,才成就了永宣青花高不可攀的地位,但元青花的溯本清源,蘇麻離青的身世越來越清晰,表明了這一段歷史的改寫,讓它趨向於真實。今天,全世界都知道青花是中國的國粹,已有七百年的歷史。 而這一歷史的秘密已逐漸公開,元青花是中華文化、伊斯蘭文化與蒙古文化三者的結晶。它把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有效結合,利用中國傳統而優秀的制瓷工藝表現伊斯蘭文化的金屬工藝,用伊斯蘭文化鮮艷的藍色改變中國人固有的審美趣味,這一文化結合空前絕後,讓我們坐享其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鑒賞嘉靖時期古瓷,抓住這個重要特徵
紅山文化玉器:中華文明象形文字的起源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