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人人都知道禪宗主張不立文字,但究竟如何明心見性呢?

人人都知道禪宗主張不立文字,但究竟如何明心見性呢?

傳說釋迦牟尼在靈山法會上正準備說法,這時大梵天王來到靈山,向釋迦牟尼獻上一朵金色波羅蜜花。然後坐在最後的位子上,聆聽釋迦牟尼說法。

可釋迦牟尼卻一言不發,僅舉起這朵金色波羅蜜花給聽眾看。當時人間天上諸神都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惟有弟子迦葉破顏微笑。

殿內的佛像

於是釋迦牟尼才開口對聽眾說:「我有正法深藏在眼裡,以心傳心。你們應擺脫世俗認識的一切假相,顯示諸法常住不變的真相。通過修習佛法而獲得成佛的途徑,了悟本體自性是絕對的最高境界,不要拘泥於言語文字,教外別傳。我以此法傳授給迦葉。」

以上便是歷代禪門所舉唱的「拈花」公案,儘管事迹為禪宗所杜撰,但揭示出南宗禪「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宗旨。

藝術作品中的地獄

正因為「以心傳心」,所以,禪宗認為言語文字是無法表述「悟」的內容的。這種以心傳心的境地就稱為「不立文字」。既然重在「以心傳心」,就必然要求修禪者不執外修,不假外求,明心見性,轉迷開悟。

按禪宗的說法,所謂「明心見性」,即是用般若智慧觀照自己的本來面目,即人本有的心性。本體心性的真實性如何,難以言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心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一文讀懂:「跳出三界外」是要跳出哪三界
居士找禪師懺悔自己的罪孽,禪師卻說罪孽是他妄想出來的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