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花落知多少?
花開花落知多少
又至一年花開季,春風化雨之後,緊閉的花骨朵靜悄開放。
走在路上,聞著花香,總有一路繁花相送的幸福感。
似是在獎賞熬過寒冬的人們,隨著臘梅的盛開,沉睡的花骨朵開始競相綻放。
有的紅艷似火,有的淡雅清新,每一朵花都毫不吝嗇的釋放出最美的姿態,只為在春日中爭得路人的一聲驚嘆。
只可惜花期短暫,許多花在一場夜雨之後終是散落一地,融入春泥進入屬於它的輪迴之中。
我們沉醉於花的嬌嫩美好,卻不一定能張口叫出花兒的姓名。
這其實也不怪人們不識,花兒千嬌百媚,以薔薇科為例,其下就有124屬3300餘種,饒是個認花達人也沒法一眼就斷定花兒真實的名字究竟是什麼。
像小編這種菜鳥級,還經常指鹿為馬。
不知你是否也會犯一樣的錯誤呢?
1
one
梨花
櫻花
梨花櫻花傻傻分不清
在中國的大多數櫻花不似日本那般櫻粉,而是更偏向於粉白,花瓣數更少也更大。(野生山櫻恰恰相反,中國境內特有的山櫻反而更為飽滿粉紅。)
這就造成許多人會將差不多顏色的梨花錯認成櫻花。
說到櫻花,雖然是起源於中國,可由於國人自古便欣賞更為大氣典雅的牡丹、蘭花,即便山櫻遍地,也沒有動過培育研究的心思。自櫻花引入日本,因著人民對於它的欣賞熱愛,櫻花漸漸成為這個國家的代表象徵,被不斷的開發培養出新品種,久而久之,甚至成為其軟實力的載體。
不得不說日本對於自然人文的關注做的十分到位,一朵看似玲瓏嬌弱的粉色小花,竟然能成為一個民族文化的縮影,這似乎很難與一個注重經濟發展的發達國家聯繫起來,可日本卻是做到了人文同經濟齊發展,在工業進步的同時不忘記自然帶給我們的美妙艷彩。
2
one
桃花
杏花
桃花 杏花
桃杏桃杏,兩個字常放一塊兒不是沒有理由的,看它們的花兒就知道了。不仔細瞧,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然而仔細瞧你會發現,杏花是先花後葉,桃花是花開有葉。也就是杏花是先開花再開葉,桃花是在開花的同時也有葉子存在。
比較明顯的是,杏花的花瓣較桃花的更為圓潤,反卷的弧度也更大。
3
one
白梅
李花
白梅和李花
這簡直就是雙生子的存在了,要不是梅花開的季節在更為冷徹的寒冬,怕是許多人會將李花錯認成綻放較晚的梅花。
雖然二者很像,但畢竟是兩種花,有著不同的特徵。
比如李花的花瓣是沒有豁口的,且梅花張開的幅度很小,有種聚攏在一起稍有嬌羞之感。就顏色而言,李花的顏色沒有白梅透白,而是另一種質感不同的純白。如果要用兩種畫作來比喻,白梅就如同中國的水墨,李花就似西方的油畫。
4
one
迎春花
連翹
迎春花和連翹
難辨度數上升,都是黃燦燦地一片,乍一看根本分不出誰是誰嘛。
可細看之下,你會發現連翹是四瓣花瓣,花是微攏直立。而迎春花有六瓣花瓣,它們生在較矮的灌木叢中不似連翹高掛枝頭。
5
one
薔薇 玫瑰 月季
三種花都同屬於薔薇科,如果將它們統稱為薔薇其實是沒有錯的。就如在西方國家,他們並未將三者分的太清楚,只統一稱為「rose」一詞。
只不過在中國,許多男士可要好好做清這道題目了。每逢情人七夕,都有不少人捧著一大束月季當玫瑰,送給自己的女朋友。
事實上,如今在市面上流傳的玫瑰花大多都是後期西方培育出的混血,乃是歐洲玫瑰與中國傳統月季的結合體。所以真要糾結男朋友捧著的花究竟是正宗玫瑰還是月季其實沒有必要。
雖說同根同源,真要細分還是略有不同。
薔薇,6、7朵簇生,每年只開一次。俗話說『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這就直接說明了薔薇其實很小一朵。
月季,3-25朵成束,四季常開,葉片比薔薇大而有光澤。作為花中皇后,可謂是月月長紅。
玫瑰,都說帶刺的玫瑰,這話不假,玫瑰的刺是非常尖銳且長的。比較遺憾的是,大家見到的大多數玫瑰不過是被冠以更好聽名字的月季。正宗的玫瑰在中國,自古就是食用用途大於觀賞的。從宋代的玫瑰醬,到如今的玫瑰餅、玫瑰花茶,其實用的都是花骨朵嬌小的玫瑰花。它們雖香味濃烈,但成熟期依舊是含苞待放的狀態,沒有觀賞的價值,所以人們更願意將它製成生活用品而不是放在花店裡。
食用玫瑰
6
one
玉蘭花
鬱金香
玉蘭花 鬱金香
這兩種花一個在枝頭一個在地上,雖然很好辨認,但是小編在徹底認清楚它們之前也混淆了許久。
除去生長的位置不同,兩種花瓣都是細長包裹的狀態,葉片的光滑程度和花心的樣子也差不多。在花謝的時候,路上總會散一地的玉蘭花。
而小編的反應卻是
●
●
●
花開花落見證春去夏至,許多城市的春季並不長,就如花謝花開般稍縱即逝。
希望你能不負春光,不沾春雨,盡享春色。
編輯 | 水市
責編 |赤赤
部分圖片來自於商家和網路


TAG:穀雨素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