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當前雖不會「脫美入中」但其戰略思考禁區已打開縫隙

日本當前雖不會「脫美入中」但其戰略思考禁區已打開縫隙

中國力量

吳懷中:引導安倍「真心」改善對華關係

(作者是中國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員)

安倍政府去年以來接連釋放改善對華關係的意願,比如表態願參加「一帶一路」、提議舉行雙邊首腦會談、邀請李克強總理訪日等,似乎一次比一次真切。李克強總理已表示,積極考慮今年上半年結合出席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正式訪日。2018年春回之際,中日關係也呈現「小陽春」勢頭。

安倍「真心」不可誇大

那麼,可否據此認為安倍正在戰略上改弦更張,「真心」謀求對華友好與共贏?至少目前來看,還不能過分誇大。中短期內,安倍對華政策的基本面或立足點,難有根本調整。用倒推法也可知,如果沒有「兩大兩小」因素驅動,即如果美國沿用奧巴馬或共和黨建制派思路、續推亞太再平衡或TPP,如果沒有中國「一帶一路」建設成就及前景,如果中國南海維穩不力、域外國家仍可大興風浪,如果不是日本需在朝核問題上借力中國,安倍恐怕不會如此急切謀緩示好。

難以正視中國崛起,使日本政府想盡辦法制衡和防範中國。但現實中,面對如此體量和利益所系的中國,日本又不得不和中國打交道、設法周旋,這確實是安倍最糾結的地方。受此心態及認知驅動,安倍所思所慮多為對華保持不冷不熱、和平共處的疏離關係,推行趨利避害、為己所用的「政經分離」雙軌策略,這不可避免地導致其對華頻現「兩面人」式姿態。

安倍由此設定的主要對華戰略目標集中在以下三點:經濟上用足機遇,安全上防範「威脅」,政治上競爭影響力。尤其是防華策略的三件套組合拳——整軍經武、強化日美同盟、廣拉「朋友圈」,對中日關係屢屢造成干擾和破壞。最近的例子,就是日本竭力推動「印太戰略」對沖和牽制中國。

姿態轉變顯露「新意」

但安倍的這種姿態轉變是否全無「新意」?倒也並非。至少如下兩個方面已經顯露有一定的新動向。首先,安倍政府在戰略上產生某些活絡、自主、均衡性的思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安倍從當初堅決拒絕進入中國推動的地區合作構想,竭力抵制「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投行,進步到了多次積極表態。中近期內,我們尚難看到日本「脫美入中」、在中美間重做選擇的前景,但日本戰略思考的禁區已被打開一絲縫隙。

現實中,日本從政治安全上絕對的「聯美製華」,向較為明智、均衡的「日美同盟+日中協調」做些調整和轉換,這個現象已經發生。美國《紐約時報》對此評論認為,這意味著日本承認中國已部分發揮美國在亞洲所不具備的作用和影響。筆者大膽預測,隨著中國進一步發展壯大,不管如何強化日美同盟,為了避免對華正面碰撞,日本仍需維持說得過去的對華戰略協調與磋商關係。

其次,在戰術和策略層面示好、靠攏,確有真實需求的一面,中短期內甚至是一種「剛需」。原因來自外交與經濟內政兩大方面。外交上,為了制衡和圍堵中國,安倍「周遊列國」,可謂跑斷腿、磨破嘴,但仍沒能達到預期目標,「俯瞰地球儀」戰略宣告破產。如此情況下,假如對華仍一味敵對,則必影響日本整體利益,落得「雞飛蛋打」。經濟上,「安倍經濟學」對日本經濟的推動仍然有限,新版TPP雖然簽訂但顯現效果還需時日,反觀中國「一帶一路」則穩步發展,這使日本企業界簇生不能分羹之憂。

這種情況下,日本經濟界乃至政界部分人士持續呼籲安倍政府轉變對華政策,安倍做出一定轉變勢在必行。假如日本經濟再無起色,已獲「超長期」執政權的安倍將無法對國民做出交待。

引領日本相向而行

從矛盾普遍性中發現特殊性,抓住新動向、發現新機遇,趨益避害、引領對手,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來塑造有利局面,正是大國外交的使命及真諦。對此,我國應在官民兩個層面做好心理調適和引領對接工作。

中國民眾對日本的看法有臉譜化、固定化和程式化傾向,往往是一種簡單化了的「日本認知」。中日兩國民眾都以懷疑眼光看待對方,媒體報道也往往負面居多。對與「安倍日本」打交道,中國民眾至少要有兩個清醒認識和觀念準備:

第一是需持有總體平衡認識。當今大國關係,很難用單純的敵友模式來劃定,而是複雜的多面體,中日也不例外。日本右翼勢力在歷史問題上傷害中國人民感情,必須遭到嚴肅批判和反制,但雙方在安全、外交及經貿上的爭端和摩擦,往往屬於大國博弈的正常範圍,這個並不需要過多動用情感上的激憤和反彈。

第二是需要有長遠眼光和意識。中日間的很多敏感問題,例如領土糾紛、國民感情等,解決起來都需時日。中日復交45年的歷程顯示,兩國關係不進則退、進難退易。今天中日關係的舞台和背景都已發生時代性變化,中國穩步邁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國社會和民眾也應具備大國國民的見識和氣度。塑造成熟穩定的新型國際關係,需要恆心和耐心、理性和定力,要有長期的精神準備和務實努力。

就政府層面來說,中日關係的確面臨新的機遇窗口,需要牢牢把握、最大化利用。在近年的中日首腦會談中,歷史、安全保障以及戰略互信等問題每次必談,日本在這些問題上的做法無法令中國滿意。但形勢在發展,有時比人強,日方立場也有一些改變,這些新動向表明安倍政府對華思維在發生某種變化,即認識到對抗招損、搭車有利,美不牢靠、須加「保險」。

李克強總理考慮訪日,正是試圖暫時擱置政治疑慮、開闢兩國關係持續健康發展的新路徑。安倍的真實意圖及後續行動仍有待觀察,但不妨中方對其進行主動引領、積極塑造,促其不鬆勁、不後退、不反覆。和平、發展、合作是時代潮流,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中日藉此契機相向而行,或可在促進兩國關係重新走上健康穩定道路、建設新型國家關係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美高官又爆中國新武器猛料:反衛星武器近年服役、正開發核打擊轟炸機
特朗普和金正恩會面選在烏蘭巴托?蒙古主流媒體說很可能……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