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封神演義中有兩人,死後靈魂為什麼不直接進封神台,卻去找紂王

封神演義中有兩人,死後靈魂為什麼不直接進封神台,卻去找紂王

在《封神演義》中,只要是榜上有名的,在死後,其靈魂都會到姜子牙的封神台上報到,由清福神柏鑒用百靈幡來指引。所以文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字眼「一道靈魂往封神台來」。

雖然他們死後的最終目的地是封神台,但似乎不用直接趕著去,而是有短暫的時間,跟生前自己最想見的人,以託夢的方式進行交流。比如就有這樣兩個人。

一個是商朝太師聞仲。聞仲是個大忠臣,在征伐西岐途中,殞命於絕龍嶺。他死後並沒有直接進封神台,是趕往朝歌去見紂王,當然,陰陽兩隔,只能以託夢的方式說出自己的話。

原著是這樣形容的,「一道靈魂往封神台來,有清福神用百靈旛來引太師。──太師忠心不滅,一點真靈借風徑至朝歌,來見紂王,申訴其情」。

當然,聞仲不是來訴苦的,而是來勸諫紂王的。結果看到紂王在鹿台與妲己飲酒。不過紂王似乎感應到什麼似的,立馬覺得頭腦昏沉,倒床就睡。此時聞仲在夢中說道:「老臣奉敕西征,屢戰失利,枉勞無功,今已絕於西土。願陛下勤修仁政,求賢輔國;毋肆荒淫,濁亂朝政,毋以祖宗社稷為不足重,人言不足信,天命不足畏」。

由於時間很寶貴,聞仲不能逗留很長時間,又說道:「老臣欲再訴深情,恐難進封神台耳。臣去也!」徑往封神台來。──柏鑒引進其魂,安於台內。

另一個死後靈魂趕來見紂王的,是紂王的兒子殷郊。原著這樣形容:「一道靈魂往封神台來,清福神祇柏鑒用百靈旛來引殷郊。──殷郊怨心不服,一陣馬徑往朝歌城而來」。結果紂王正與妲己在鹿台飲酒。

紂王跟之前一樣,又倒床就睡,殷郊在夢中說道:「父王,孩兒殷郊為國而受犁鋤之厄。父王可修仁政,不失成湯社稷。當任用賢相,速拜元戎,以任內外大事。不然,姜尚不久便欲東行,那時悔之晚矣!孩兒還要訴奏,恐封神台不納,孩兒去也!」

也是因為時間短暫,趕緊去封神台報到,要不然錯過時辰,就進不了封神台了。那麼他倆為什麼要利用短暫的時間來找紂王呢?其實從上面對話中已經能明顯看出原因了。

他們就是來勸諫紂王的,讓紂王要專心朝政,任人唯賢,別大肆荒淫,丟失了成湯江山。但紂王已經被妲己的妖術所迷,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想清醒過來,顯然是極難的,除非是女媧娘娘將妲己三妖召回,你說呢?歡迎留言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溪說筆談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中的最強菩薩,時刻掌握唐僧取經的動向,卻因一事備受爭議
封神演義,雷震子出生時,師傅為什麼要說:將星,你這時候才出現

TAG:溪說筆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