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清最後的鐵帽子王,一心隨溥儀光復皇室,晚年靠著補貼過完餘生

大清最後的鐵帽子王,一心隨溥儀光復皇室,晚年靠著補貼過完餘生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大清鐵帽子王的事情。

鐵帽子王是大清在建國時期,為表彰當時大清的八旗貴族,為大清開疆拓土而設立的一種爵位。

比如大家熟知的僧格林沁就是一位鐵帽子王,而他也應該算是晚清時期最後一位有名氣的鐵帽子王了。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痛罵僧格林沁當時妄想用長矛弓箭打垮裝備精良的英法聯軍。但僧格林沁當時既然能夠率領大軍大加抵抗,就這一點就比很多隻知道逃跑和遛鳥的貴族不知道好了多少。

當然,今天的主角不是他, 所以這裡不再贅述。

今天重點說的是大清的最後一位鐵帽子王,也是一位官五代,他叫做文葵。

要說文葵這個人,不知道是算倒霉還是算幸運。說他倒霉是因為他繼承爵位的時候,當時的大清朝已經完蛋了,溥儀天天在紫禁城裡忙著鋸門檻,以免妨礙他騎自行車。八旗的事務他也懶得去管,因而文葵年紀雖然和他相仿,但是在當時和溥儀的關係確實不是太親密。

但儘管如此,文葵在當時日子依然過的也還可以,這就是他的幸運之處了,當時的滿清遺老很多都不好過日子了,連整天擺地攤過日子的皇叔都有,所以文葵每年還能享受到溥儀分出來的補助,這確實對他來說是幸運。

然而,在溥儀1924年被趕出紫禁城以後,順承郡王府最後還是敗落了,畢竟沒有財政來源了嘛。

那麼說到這裡,是不是有人就要問,當時的滿清貴族們怎麼就沒有像那些軍閥一樣,投資興辦一些事業,從而保障自己的生活呢?

這個我只能說,和清朝皇族的教育有關。

清朝皇族的教育就是,到了年齡就要讀書,然後從政,同時要學習騎射,至於其他的經商和看世界,對他們來說都是不允許的,因而,雖然清朝年間的皇子教育程度普遍較高,但說實話思想也依然比較守舊,這一點確實是比不上明朝的皇子們,他們的思想相對來說要開放一些。

那麼說回到文葵,文葵沒有財源以後,自然也是想著繼續跟著溥儀混了,就這樣在溥儀到東北以後,他也跟著到了東北的,當時的他就想著要訓練一支精銳的軍隊,因為他覺得,大清之所以最後不行了,就是因為沒有一支足夠聽自己話的精銳的部隊。

然而在日本人的掣肘下,文葵的願望依然沒有實現,氣得他索性回到了北平,從此在家裡研究經史子集,再也不見別人了。

就這樣,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文葵倒也是短暫復出,並且還打算要跟著研究院的成員一起研究史學和文學藝術。但開始因為成分問題,文葵還是受到了打壓,直到後來文葵成為了人大代表,才得以安享晚年。

然而,對於這個文葵,我們有什麼想法呢?作為一個時代遺留下來的人,文葵作為當時大清的王爺,自然生下來就不一般,但在經歷了民國和新中國以後,他最後依然得以安享晚年,不得不說是一塊活化石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渠成談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難攻打的城市,日軍為此耗用軍費無數,直到投降也沒能攻打下來
二戰之後,日本女人泛濫,她們為何搶著嫁給了中國農民?

TAG:渠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