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 繼往開來,規範創新-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鄭博教授

2018 繼往開來,規範創新-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鄭博教授

介入論壇對心血管疾病學科建設和影響力的擴大起到重要的作用

Q:

您好,鄭教授,本次論壇首次在銀川召開,請問您談談您此有何期待?

鄭博教授:全國介入論壇已經舉辦了21屆,在霍勇教授的領導下,一直秉承著「再普及、再規範、再提高」的宗旨,每次來到不同的城市,在召開全國學術大會的同時,帶動舉辦城市及周圍地區心血管學科的發展。此次來到銀川,相信在成功的舉辦又一次學術盛會的同時,一定會對當地心血管疾病學科建設和影響力的擴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次大會,繼續堅持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課程、冠脈介入規範化課程和心電生理基礎教程,覆蓋冠脈介入、心電生理、結構性心臟病心血管影像以及心血管介入護理,其中在各個版塊中,極具臨床意義的病例討論的將更加提高參會者的興趣。更加值得關注的是每年一次的中國大陸介入大數據的公布,相信這一次將再次為我們盤點我國介入治療的發展趨勢、質控質量和繼續改進的方向。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李建平教授策劃和啟動、此次大會新增的CHIP(複雜與高風險適應證患者介入治療)論壇,將邀請全國知名複雜冠脈介入專家,對CHIP患者的術前評估和策略的選擇、術中的有效支持以及圍術期的有效管理進行專業闡述,相信對進一步規範和提高複雜冠脈介入治療帶來一定的幫助。

影像學的發展可以說對冠脈介入治療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Q:

在本次影像學論壇上有哪些亮點?

鄭博教授:此次影像論壇的結構還是沿襲既往無創影像、血管內影像和血管內功能學檢查的大體框架和結構,在繼續普及和規範心血管影像學的同時,我們將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在分享心血管影像臨床經驗的同時,帶來真正來自我國原創研究。此次,我們邀請徐波教授分享我國原創QFR的FAVOR研究,邀請賈海波教授梳理EROSION研究對ACS患者精準評估和管理的重要意義。另外,對於如何更加規範的應用FFR,王建安院長將為我們再次解讀FFR中國專家共識。同時,由國內知名中青年專家精心準備的冠脈腔內影像和功能學檢查指導PCI治療的精彩病例,以及從無創影像到血管內影像如何更好的幫助介入醫生治療CTO患者等內容,相信也一定會讓大家不虛此行。

從無創影像到血管內影像和功能學檢查,影像學的發展可以說對冠脈介入治療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無創影像,如心臟超聲、CTA磁共振和核醫學技術,在術前適應證的選擇和評估,早期高危患者的識別和篩查以及術後的長期隨訪中,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冠脈造影外,有創性的血管內影像技術更是將冠脈介入治療帶入了全新的階段,從最初的血管內超聲、血管鏡到光學干涉斷層成像、近紅外線光譜等,影像技術的進展使冠脈介入治療更加精準和安全,尤其對於高危複雜病變,從罪犯病變的判斷,術前病變的評估,手術策略和器械的選擇、即刻效果的檢測、併發症的識別等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就像冠脈血流儲備分數一樣,大量循證醫學證據證實合理應用血管內影像可以顯著減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風險。而近年來,影像技術朝著更加融合更加簡便易於臨床操作的方向發展,從FFR到iFR,再到目前火熱的QFR,以及IVUS/NIRS、IVUS/OCT、IVUS/FFR的互相融合,將使影像技術在冠脈介入治療領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CHIP論壇為大家提供更多的信息以及搭建交流的平台

Q:

到今年,介入論壇已經舉辦了21屆,您多次參加介入論壇,有哪些深刻的體會?

鄭博教授:可以說介入論壇,伴隨和見證了我從一名剛剛畢業的醫學生逐漸成長為一名冠脈介入醫生,對我來說的確意義非凡,也讓我有很深的感觸。由於每次介入論壇都會選擇在全國不同的城市舉辦,我們在霍勇教授的領導下,在全體會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很多困難,使每一屆大會均能圓滿完成,的確非常難得。我感覺全國介入論壇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接地氣」。每次大會都會邀請經驗豐富的介入前輩講解和分享介入治療的基礎課程,都會設立與專家面對面的病例討論,都會吸引非常多的青年醫生和基層介入醫生參與,而這種堅持使得心血管介入治療在更廣泛的範圍內更加規範和普及。除此之外,介入論壇也越來越注重新技術的推廣以及更為複雜高危患者介入治療的研討,此次新設立的CHIP論壇以及涵蓋冠脈介入、心電生理、結構性心臟病等領域的新技術論壇,同樣將在另一個層面為大家提供更多的信息以及搭建交流的平台。

參加全國介入論壇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對於青年醫生來說,我覺得有兩個關鍵詞非常重要,一個是「學習」,另一個是「參與」。就像前面提到的,全國介入論壇是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全國性心血管介入大會,從基礎教程到最新研究,從手術轉播到併發症分享,青年醫生可以在其中學到對未來臨床工作和研究非常有益的知識和經驗。同時,大會也鼓勵更多的青年醫生參與進來,無論是病例彙報、壁報展示和口頭交流,青年醫生都可以通過和全國專家和同道的充分交流得到更加快速的成長。我相信,此次大會一定將會有更多的青年醫生參與進來,他們也將會得到更大的收穫。

專家簡介

鄭博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8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醫學系並獲得北京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2013年-2014年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紐約長老會醫院從事博士後研究。

主要從事冠脈介入治療及冠脈血管內影像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新型抗血小板藥物及新型生物可降解支架的臨床前和臨床研究。

於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

European Heart Journal Cardiovascular Imaging

European Heart Journal Supplements等國內外雜誌共發表文章30餘篇。

參與十一五、十二五國家支撐計劃課題、參與及負責十三五重點專項子課題和多項新型抗血小板藥物臨床研究和新型冠脈內支架的臨床前研究。

現任美國心臟協會會員(FACC)、歐洲心臟學會會員(FESC)、亞太介入心血管病學學會會員(FAPSIC)、第十屆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青年委員、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兼秘書、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心血管疾病預防與治療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分會動脈粥樣硬化專業委員會委員、Circulation雜誌中文版編委、Cardiology Plus雜誌特約編輯、Herz雜誌審稿人。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 的精彩文章:

李永樂:從抗血小板藥物研究到臨床應用——PHARMCLO研究與TREAT研究解讀

TAG: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