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個女人的殺傷力有多大?

兩個女人的殺傷力有多大?

第285期

婆媳戰爭的代價

婆媳各不妥

 別把毒品摸

袁春雷 

00:00/03:42

文|程書偉

(申明在先:本文人物為化名,請勿對號入座。圖片來自網路。)

張芬和王先勇自由戀愛,於1999年走進圍城,和公婆同住。 一家生活雖不富裕,卻很幸福,2000年底,又喜得貴子,更添喜氣。

俗話說:媳婦不是婆婆生,婆媳不是一條心。

同在一個屋檐下,時間久了,婆媳矛盾漸漸凸現。王母不苟言笑,看不慣兒媳嘻嘻哈哈「打情罵俏」的輕佻樣子,但礙於兒子情面不便發作。張芬也發現婆婆有愛貪佔小便宜的毛病,心直口快就告訴了老公。沒想到被老公倒啐了她一臉唾沫:「怪不得媽讓我好好管著你的,原來就你多事啊!」

時光在流逝,摩擦在加劇。漸漸地,原來善解人意的老公變得優柔寡斷,凡事不和妻子溝通,只一味順從母親。張芬自然很反感,夫妻之間產生了矛盾並不斷激化,發展到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日子不得安寧。

2001年3月底,王先勇回家,先到父母房裡呆了一會,才回自己房,拿出300元錢遞給張芬說是「這個月工資」。張芬驚訝:「不是800元嗎?那500呢?」「給媽了,媽說你花錢大手大腳的,媽給我們攢著!」

「怕是給你弟弟結婚攢著吧?」

「你怎麼這樣啊,難怪媽讓我說你,就知道為自己想!」

張芬很生氣,婆婆怎麼老是插手我們夫妻之間的事啊?越想越窩囊,越想越氣憤,一時想不開,竟拿出一瓶感冒藥,悉數倒進嘴裡……

待張芬醒來,發現自己躺在醫院。病床邊,婆婆拉著臉,老公皺著眉,都沒有絲毫關切的表情,安慰的言語,張芬很受傷,淚在心裡淌,二話不說,拔下吊針,氣回娘家。

張芬的哥哥聞之大怒,帶人闖進王家,不由分說打了王先勇一記耳光。

自此,婆媳矛盾更是水火不容。王母處處擠兌挑刺,就連張芬買件新衣也嗤之以鼻。

張芬忍無可忍,賭氣對丈夫說:「搬家吧,到城裡租房住,再也不跟你媽來往了!」

王先勇不同意:「別人會笑話的!」

「你有心顧別人,偏沒心管我!」

「就怪你啊,總惹老人生氣!」

張芬氣不過,拿起暖瓶摔碎,還砸破茶几,扔下一句「離婚吧!」再次扭頭回了娘家。

這時王母走進屋,見一片狼藉,數落兒子:「看你呀,窩囊廢!我說過,她太惡了!」

「媽,小芬要和我離婚啊!」

「兔子掉了爪——我還巴不得呢!那快離吧,你怕還愁娶不上媳婦?!」

王先勇不想離婚,匆匆趕到岳母家,和張芬一吐肺腑之言,求她看在孩子份上,給媽道個歉。張芬耳根軟,就跟丈夫回家了。

見婆婆怒氣未消,張芬心中添堵,就沒加理會,徑自回房。王先勇見了,沖她吼:「你怎麼對媽不理睬啊?」張芬得理不饒人,夫妻倆又吵起來……

日子久了,王先勇夾在母親和老婆中間左右為難,「三十六計走為上」,他選擇了逃避。

於是,他借口工作忙不回家了,一時間婆媳大戰,硝煙瀰漫。婆婆對媳婦毫無顧忌,媳婦對婆婆也再不遜讓,雙方張口便罵,全然不顧長幼尊卑,家裡一時間雞飛狗跳,日夜不寧。

2005年底,王先勇藉機回家,仍先去了母親房間,再到自個房裡把20元錢放在妻子面前:「這是給兒子買東西的。」

張芬淚珠頓時嗖嗖滾落下來,想丈夫已經不顧家了,如今拿回區區20元,也只是給兒子的!老公對自己如此薄情寡義,夫妻已經形同陌路啊!脾氣暴躁的她又氣得摔了傢具,立馬帶著兒子回了娘家。

情感的出軌多源於對婚姻生活的失望。就在逃避期間,王先勇開始有意接觸已離婚的女同事李敏,彼此互生好感。和李敏比,他覺得妻子太霸道了,加之母親討厭,漸生離婚之念。他想要兒子,但老婆視之如掌上明珠,決不會輕易就範,就頗費心思想了一個「萬全之策」。

王先勇連夜趕到岳母家,答應一切條件,痛哭流涕地把老婆勸回了家。幾天後,王充滿無限深情和關切地對她說:「你天天帶孩子,很辛苦的,今天我帶孩子去玩,你好好休息一下吧!」

張芬很高興,孩子已經3歲多了,全靠自己一手撫養,作為父親,他也該盡點責任,就欣然同意了。

為了達到離婚後擁有兒子的目的,王把兒子藏了起來!

得知真相後的張芬傷心欲絕,她給婆婆下跪:「媽,原諒我吧,我以後再也不讓你生氣了……」

婆婆頭也不抬,冷蔑道:「叫花子被米壓——你自討的啊!連自己的男人都不稀罕你,你活該啊!」

為了兒子,張芬不願離婚,還求人力勸丈夫回心轉意。事過半年,見不到兒子的張芬幾乎要瘋了,她徹底絕望了:離就離吧,但兒子是我的!

2006年3月,法院開庭。王先勇先發制人,當庭出示了幾張張芬生氣時摔壞傢具的照片和一本刻意炮製的「家庭債務賬」!

張芬傻了眼,丈夫原來蓄謀已久,惡人先告狀啊!鐵的證據徹底把她擊敗:丈夫不僅如願得到了兒子的永久撫養權,還在財產分割上搶佔先機,而自己只有定期探視的份!在法庭上,她抱著兒子號啕大哭。

從此以後, 孩子老是獃獃地說:「我沒有媽媽,爸爸說媽媽死了……」

一座原本幸福穩固的婚姻城堡,就在婆媳戰爭的硝煙中分崩離析了。

真不忍續上一個令人扼腕的尾聲:離婚後,思兒心切的張芬多次登門索要兒子,鬧得王家雞犬不寧,遭到武力驅逐。在王先勇再婚之日,王父害怕張芬來大鬧婚宴,擔驚過度,突發腦溢血而亡……

編後語:本故事非常老套,了無新意,但這樣的故事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在發生著,每每看到、聽到、讀到,都會讓人感到痛心。生活中,當婆婆和兒媳這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走到一起,就變成了一種很微妙的婆媳關係,有處得親如母女的,也有搞得恨似仇人的,還有淡得互不相干的,不一而足。親疏自己把握,是非自有公論。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編者也無力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只希望大家在做婆婆或者媳婦時,都能夠互相尊重,和諧相處,尤其是兒子和老公,在其中更要注意扮演好自己的雙重角色,及時做好化解矛盾工作,凝心聚力,風雨同舟,攜手前行,讓家庭真正快樂幸福!

讓文學充滿生活氣息 * 讓生活充滿文學色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孝感程書偉 的精彩文章:

TAG:A孝感程書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