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畢節年代老樹的記憶

關於畢節年代老樹的記憶

一、畢節老街的法國梧桐

The Story of Spring

六七十年代,在畢節老街上有許多法國梧桐樹,它屬一種落葉喬木,因為速生,適於綠化,就大量引種。記得當年,沿南關撟、小校場、左轉老行署、右轉松山路、再右拐至縣政府、直抵解放路,這一帶老街兩旁,種植的法國梧桐樹最多。

剛建成的松山路有些坡度,到秋天,樹葉變黃,繽紛落葉,有點像楓葉,我們還戲稱松山路為畢節最美的"梧桐大道」。巨大的梧桐樹枝葉伸向馬路中間,彷彿用樹枝構築起一條隧道。夏天時,茂密的樹葉猶如一把大傘為人遮風擋雨,讓路過下面的行人備感清涼;深秋時節,一片片樹葉又變得金黃,讓透過樹葉的光線也變得金燦燦的,彷彿讓人置身童話世界一般。

梧桐樹葉從綠變為深紅,一片片梧桐葉,宛如手掌,秋風吹過,梧桐葉就像一隻只金黃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地上就鋪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地毯,很美又很有秋韻,那便是"梧桐一葉落,天下皆知秋」,既富科學,又有詩意。

後來,畢節舊城改造,可能嫌法國梧桐落葉滿街,影響城市環境衛生,就被全部清除,重新種上了四季不落葉的香樟等樹了,只剩下南關橋上那幾棵法國梧桐老樹,還在歲月的風中搖曳著年代之記憶,這四棵老梧桐樹,已從兒時小樹,長成了粗壯的老樹,至今還在時光的風霜雪雨里,站成南關橋頭的一樹風景,裝飾著畢節人不倦的夢囈。

二、縣政府後花園的中國梧桐

The Story of Spring

中國梧桐又名「青桐」,屬落葉喬木,產於中國和日本,樹高可達二十米。樹榦端直,樹皮光滑,翠綠色葉片互生有長柄,掌狀似瓢。夏季開花,雌雄同株,花小為淡黃綠色,無花瓣。葉片上結四五個果實,成熟前開裂成舟形果瓣,種子圓球形,生於果瓣邊緣。

中國梧桐也是一種優美的觀賞植物,點綴於庭園、宅前,也種植作行道樹,它高大魁梧,樹榦無節,向上直升,高擎著翡翠般的碧綠巨傘,氣勢昂揚。古人有詩「一株青玉立,千葉綠雲委」,把中國梧桐桐蔭婆娑的景趣,描寫得淋漓盡致。更有民間傳說,鳳凰喜歡棲息在梧桐樹上,才有了李白「寧知鸞鳳意,遠托椅桐前」的詩句,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希望。

七十年代我讀中學時,我常和同學去縣政府大院背後的花園裡玩,記得那裡有一座人造的小橋流水景觀,四周還種有一些荷花,有一座很雅緻的小屋,估計是管理庭院工人的住所,靠近貓貓城和羊角坡的圍牆下,就有兩株筆直的中國梧桐樹,每逄秋天種粒成熟,果實和樹葉飄落地下,我們就在樹下撿食種粒,圓圓的外殼裡面是白色肉質,食之,清脆可口,那時我們戲稱為"瓢兒米「,多年後,我仍然非常懷念那種味道,彷彿也沒有再從畢節的其它找到這種樹,故至今懷念不已。

三、倒天河畔飄香的楊槐樹

The Story of Spring

在八十年代之前的學生時代,畢節穿城而過的倒天河,我們又叫它貫城河,那時清澈而有些野性的母親河,對於我們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那波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純天然的大遊樂場,大人們可以在河裡洗菜洗衣服,甚至有一些人家,還從河裡的冒沙井取水飲用,而我們卻可以在河裡戲水、打漂石、游泳、劃輪胎,或者撿拾貝殼、鵝卵石、毛毛錢,真乃童趣無疆,情趣盎然。

在新橋至東關橋一段,倒天河的兩岸還有許多豐茂的稻田,高過河面和田坎,黃土壘起的河堤,兩邊都種滿楊槐樹,兩岸形成的綠蔭河堤小道,既是人們行走的便道,又是人們休閑散步或談戀愛的好去處,可我們小孩,夏天去那裡瘋,主要是去游泳和採摘楊槐花吃,在消暑中度過火熱的夏季。

圓型的一串串綠色樹葉和一串串蜂頭似的楊槐花,垂掛在樹枝,隨風飄蕩,就美麗著童心和整個浪漫的夏季了。如今回想,那個年代我們採食楊槐花,大多是選花蕾剛綻放不久,未進入繁盛,且沒有被細蚊蟲侵襲之前採食,既嫩又甜。一般是由一個身手好的爬上樹,摘技下來食之,要麼就是用竹竿或用石塊拋戮,讓花兒掉落而食。

成年後,我們就很去採摘了,加之,倒天河改造,那些老樹已不復存在了。去年,我攜夫人到碧陽湖河岸閒遊,零星看到一些綠化種植的楊槐樹開花,全是紫顏色的花朵,不覺讓我好奇,它已經不時兒時,我採食的那種白色的楊槐花品種了。

四、老屋門前的那棵櫻桃樹謝了

The Story of Spring

兒時,我家住的是縣革委大門馬路對面的易家龍門,在盛滿我童年成長記憶的木瓦老房外,是一個小小的院壩,一邊是唐姓鄰居的牆壁,另一邊則是一堵高高的土坯牆,牆的那面是縣建築二社木材加工房。

一次放學,表哥帶我徒步來到他的知青點,畢節城郊的德溝甲秀村,在那裡過度了一個安靜且冷寂的一夜。這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走得最遠的城郊地方,有一種興奮感,也充滿著對田園風光的好奇,來到表哥當知青的地方,天已漆黑。表哥住的是一戶老鄉家木瓦房的一間側房,吃了晚飯後,村子已很安靜,只偶爾從遠處傳來幾聲狗的嚎叫聲,點上煤油燈,我推門倒洗腳水,彷彿看到天上有零星的星光在閃爍,不遠處有熒火蟲飛舞的身影,白天跨過的拱背橋已隱藏在夜色之中。

第二天起來,空氣很新鮮,表哥帶我在周圍隨便溜達了一圈,地里也沒有什麼勞作的身影,表哥好像也沒有什麼農事可做,隨後,我和表哥挖了一株小樹苗,帶回了城裡,裁在我家門前背靠建築二社圍牆的下面。

二三年後,這株小樹結了足足一臉盆的櫻桃,之後每年它都開花結櫻桃,不過,有一年總讓我懷念,那年奶奶養的小貓,先後死了兩隻,估計是貓吃了死耗子,那時沒養貓的人家,總喜歡在房前屋後,放一些耗子葯。貓死後,我有些難過,就把它安葬在櫻桃樹下,說來奇怪,那年這株櫻桃樹結的櫻桃,不但比往年結得多,而且果粒碩大且甜,很讓人難以忘卻,次年我家搬離易家龍門老屋時,當年的小樹已爬過圍牆,高過了老屋的瓦檐。

我家搬到五街小學後,隔三差五的,我總會情不自襟地,來到老屋轉一轉,看看老鄰居,並靜靜站立在櫻桃樹遐思,想想過往的經歷,後來,在畢節老城第一波舊城改造中,我家住的"財科″老屋及那棵有生命和情感的櫻挑樹,徹底消失了,雖然常常想起,但就像我的童年一樣,今生已無法重回過去,只有深情的懷故之情,還會在一個不經意的午夜,沉重地翻耕那些泛黃的年輪。

五、人民公園的西府海棠花開了

The Story of Spring

又到一年春光明媚的陽春三月,畢節人民公園的四十餘株西府海棠,又如約綻放了。它那一樹樹紫紅色的花,燦爛如春天的笑靨,這時,來人民公園遊玩、賞花和健身的人們,心情也會格外的興奮,人們紛紛拿出手機和照相機,在花前樹下擺弄著身姿,拍攝下春天裡喜悅的倩影。

西府海棠屬薔薇科植物,小喬木,一般就長高到2.5米至5米之間,樹枝直立性強,為中國的特有植物,是綠化工程中較受歡迎的一種觀賞綠化樹,適合種植在乾燥喜陽光的環境里。

畢節人民公園的西府海棠,引種年代已經有幾十年光景了,反正,從我記事起,它們就傲然地挺立在那裡,除了春天賞花外,好像一年四季中,樹蔭下總會聚集許多人,人們來這裡休閑、看書和玩紙牌,真是一個理想的好場所,特別是在三伏天,綠樹撐起的樹蔭下,也只有斑駁的陽光才能滲透下來,很適合大家避熱消暑。

在這片西府海棠的前面除有亭台和魚塘外,在那些年公園沒自由開放的年代,我記得在公園裡,還有一個很別緻的小花園,四周是高過人的圍牆,白色的圍牆上有琉璃瓦,入口是一個圓型的門,板栗紅的木門長期緊鎖,不過,園內偶爾會舉辦盆景展或書畫展,或其它因素的開放時間,進入木門,兩側有古仆的迴廊,庭院的中央是一方小石橋,有魚在人造假山的魚池裡游弋,靠裡面是培植花草幼苗的場所。

在庭院小花園門外的白牆上,左邊有仿毛澤東手跡的《長征》詩詞書法,右邊則是一幅描繪畢節古八景的素描畫。另外,庭院里還有許多不同品種、不同造型盆裁的奇花異草,整個庭院就像古代大戶人家的後花院,遠比公園開放區雅緻美艷很多,所以,小時候碰到開放之日,人們總會興緻很高的踴入庭院去觀賞品鑒。(圖/網路)

編輯 / 李 茜

編審 / 秦 恆

大家都在看

NEWS

老畢節故事 | 電視欄目《熱點300秒》之畢節記憶

老畢節故事 | 畢節"十二獅子順牆跑″的古迹典故

老畢節故事 | 由老地名聯想到畢節人的智慧

點擊文字可直接跳轉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畢節 的精彩文章:

畢節這個地方將要打造的生態濱水體驗花街,效果圖美爆了!
畢節城郊的風雨老橋一一拱背橋

TAG:雲上畢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