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五大特級國寶,每一件都價值連城,但至今都下落不明

歷史上的五大特級國寶,每一件都價值連城,但至今都下落不明

原標題:歷史上的五大特級國寶,每一件都價值連城,但至今都下落不明


歷史文物它們一般都是飽含了豐富的歷史、考古的價值,我國歷史悠久,在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中也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國寶級文物,它們都曾驚艷了一時,但是最後又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到如今我們也只能在書中感慨文物昔日的風采。


「北京人」頭骨化石

「北京人」頭骨化石是1927年考古學家在北京周口店發掘出來的。通過考古資料的研究,可以確定北京猿人距今已經69萬年了,而北京人化石也就此成為了世界科學界眾所矚目的稀世珍寶,而北京人化石從根本上反駁了中國人是歐洲人移民的謬論。



但是也因為其本身的珍貴,所以導致了帝國的覬覦。在抗日戰爭中,當時的國民政府將其轉交給美國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但是在化石抵達到秦皇島的時候,日本發動了珍珠港偷襲,駐紮在秦皇島的日軍也趁機襲擊了美軍。當時的美國人就成了日本的俘虜,北京人頭骨化石也就成了日本的戰利品,從此再也不見蹤影。


禹鑄九鼎

九鼎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王權,象徵著國家統一昌盛。最早是在夏朝初年的時候,當時的夏王大禹將天下劃分為九州,並且讓九州上交青銅,從而鑄造了九鼎。夏王在鼎上都鑄造有山川湖海的圖案,也就象徵著九州。



九鼎是夏朝、商朝、周朝三代都將其作為王權的象徵,後代帝王而已都非常的看中九鼎的意義,西周時期將九鼎放置在了洛陽。但是東周時期,周王朝衰落,楚莊王率先過問鼎之輕重,雖然被大夫所駁回,但是周王朝的威嚴也慢慢的消逝了。到後來秦武王還曾到洛陽親自舉鼎,不幸的是被鼎砸死了。到秦國統一天下的時候,九鼎也已經不知下落。


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明朝永樂年間修訂的,其永樂大典的規模超越了前朝所有的史書,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它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和其他的文獻,超越了英國的

《大英百科全書》300多年。



這本書由147位文豪巨匠,動用了2169人來編寫,規模之大,曠古未有。而《永樂大典》它就目錄都有60卷,共計22937卷,全書大約三億七千萬字,可謂是文學巨著。但是可惜的是《永樂大典》正本已經失傳,所剩下的也只有副本800卷,《永樂大典》的遺失無疑是我國歷史學家心中的一道疤痕。


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是秦朝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名,用最好的和氏璧雕刻而成的玉璽,一度被認為中國歷代正統皇帝的憑證。玉璽上面刻有五龍,證明上有李斯的小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小字,是皇權的信物。


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傳國玉璽就陷入了你爭我斗中。如果帝王擁有傳國玉璽,那就象徵著「受命於天」,如果沒有,那就象徵「氣數已盡」。但凡皇帝沒有玉璽,那麼就容易被人譏諷為白板皇帝。於是玉璽就幾次易主,最終銷聲匿跡,到現在再也沒有出現過。


十二銅人


十二銅人是始皇的巨作,當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就將民間的兵器全部收集到了咸陽,然後將其全部融化,鑄造了十二個金人。而秦始皇的十二銅人都是極其威武,日夜守護者秦王宮,也算皇權的象徵。


但是這十二銅人也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關於十二銅人的下落更是離奇,有人說是項羽攻打咸陽的時候,一把火少了阿房宮,並且將這十二銅人全部毀掉了。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東漢末年的時候,當時的董卓將這銅人融化了,然後鑄成了銅錢。


圖片來源於網路,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香茗 的精彩文章:

國君問大臣一個問題,結果被大臣懟的下不來台,而且還被大臣拿棋盤拍死了
曾經的曾國藩被人擠兌的積淚漲江,為什麼之後能成為千古聖賢?

TAG:書香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