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生、教師、學者的文本解讀

學生、教師、學者的文本解讀

【 文本】

「……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後退,嘴裡嘰哩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越干越有勁,情緒更加激動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著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後輕輕地吁了口氣,重新把濕布披在塑像上。」(《全神貫注》)

【 解讀】

一位學生的解讀——

爸爸說:「今天見一個巴黎朋友,他說前段時間通過自己專註賣力的工作,把自己的抑鬱症kick off了,他每次遇到懊惱的事情,就找一件事情專註地去做,無論大小,只為忘記煩惱,屢試不爽。」我曾讀過:每個人身上都會具有攻擊性,與生俱來,找到一件事情投入,就是在釋放本能的攻擊性。因為攻擊性的存在,也會使人在受到傷害時想要去報復,而你專註地讓自己強大,有一天你壓根不想報復了,因為你已經強太多。

【 文本】

「邱少雲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地熄滅。這個偉大的戰士,直到最後一息,也沒挪動一寸地方,沒發出一聲呻吟。」(《我的戰友邱少雲》)

【 解讀】

一位教師的解讀——

革命期間死的都是最優秀的。犧牲定律總是讓那些懦夫和懂得自保的人得以發言,其它的在全力以赴時也失去了發言權。一旦開口意味著這人已經背離。

【文本】

「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自然,這樣一移,的確比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麼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現在我給你改好了,以後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那樣的畫。」

【解讀】

一位學者解讀——

吳冠中是個最能直言的人,朱乃正老師非常敬重他的率直,真誠。當朱乃正請冠中師為他的?水墨畫百圖?作序時,他坦率地說: 你的水墨不如你的油畫,不過畫水墨可以幫你找到油畫的方向。

一語道破機關,朱乃正後來的藝術之路竟然也是這麼走向了自我和成功。

大師的批評遠比大師的誇獎更有建設性的力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建鋒對話教學 的精彩文章:

TAG:孫建鋒對話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