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它曾是日軍知名的制式步槍 別名「金鉤」 原因很少人知道

它曾是日軍知名的制式步槍 別名「金鉤」 原因很少人知道

三十年式步槍

1895年底,日本為了取代可靠性差、精準度較差的二十二年式村田步槍(日本明治維新後第一種國產制式步槍),開始了新步槍的研製工作。新步槍的研製工作,由東京炮兵工廠的有坂成章負責。

有坂成章在設計的三十年式步槍的時候,最初設計了三種口徑作為研發方向,分別為6毫米、6.5毫米和7毫米。6毫米口徑對於當時的日本工藝技術,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7毫米口徑,後坐力對於當時體格較瘦小(因為飲食的關係)的日本人來說又較強。所以最後友坂成章選擇了剛剛好的6.5毫米口徑。

三十年式步槍槍機部分,可以看到最後有個勾狀保險桿

1897年(明治30年),友坂成章成功設計出三十年式步槍。三十年式參考了德國毛瑟步槍,採用後置拉機柄和槍機前端雙突鎖筍等類似毛瑟步槍的設計,但這款步槍的槍機是日本人自己的設計,槍機被分成前中後三個分開的零件。三十年式步槍,奠定了後來日本步槍的風格,尤其是它所使用的6.5×50毫米有坂子彈,西方槍械研究者將三十年式步槍後一系列採用同型設計槍機的多款步槍統稱有坂步槍。

三十年式步槍槍機

三十年式步槍於1897年開始進行大批量生產。1903年的時候,日本陸軍完成換裝。在日本陸軍換裝三十年式步槍後,日本海軍陸戰隊也緊跟著換槍。有坂成章將設計海軍版本步槍的工作轉交給下屬南部麒次郎負責。南部麒次郎只對三十年式步槍進行了小改進,就是將表尺改為直立式,並且加上槍機蓋(使用前須取下)。海軍版本的三十年式步槍被命名為三五式海軍步槍。

除了海軍版本外,三十年式步槍還有一種卡賓型(騎兵型號)。卡賓型就是將三十年式步槍的槍長縮短了約300毫米,縮短後整個槍身約480毫米。

三十年式步槍槍機部分,可以看到最後有個勾狀保險桿

在日俄戰爭期間,日軍發現,三十年式步槍在風沙環境中,很容易出現問題。細小沙塵,很容易就進入槍身機匣內部,導致操作故障,也因此造成日軍部隊,從軍官到士兵都在忙著擦槍保養。三十年式的槍機部設計可以說是相當精良,但是反過來說,精良的同時也相當複雜。日軍官兵在面對沙塵時,往往必須將步槍分解到更細緻的程度才能有效清除這些污垢,步槍也因為分解和組裝方面,出現許多嚴重的故障。後來,日本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在槍機上加裝了一個防塵蓋,這就是後來出現的三八式步槍。

清朝末年,清朝曾採購一定數量的三十年式步槍,由於其保險桿用銅合金製造,而且是鉤形,故被稱為金鉤步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鷹眼軍情 的精彩文章:

為何直-20無法取代米-17?除價格外 前者不具備這項能力很關鍵

TAG:鷹眼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