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航天員大隊成立20周年︱張曉光:「我人生的新起點,就是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奮鬥終生!」

航天員大隊成立20周年︱張曉光:「我人生的新起點,就是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奮鬥終生!」

神舟十號飛行任務是我國載人航天第一次應用性飛行,在十五天在軌飛行中,三名航天員完成了交會對接、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開展了近四十項科學實驗。

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

聶海勝曾於2005年執行過神六任務,時隔八年,他再次入選飛行乘組,第二次飛向太空。在擔任指令長的同時,他還承擔手控交會對接的操作任務,在我國載人航天飛行史上,這兩項艱巨任務首次由同一人承擔。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 特級航天員 聶海勝:神舟十號任務的時候,更多是一種責任和壓力的問題。神舟十號當時來說是15天,時間還是比較長的,在前面5次裡面都是最長的。也要交會對接,交會對接也是手控交會對接,也是我們國家整個交會對接技術驗證過程的重要一環。

從突破多人多天飛行的神舟六號,到我國第一次應用性飛行神舟十號,聶海勝經歷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與跨越。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 特級航天員 聶海勝:15天,為後來連續在太空更長時間的駐留打下基礎。另外做了好多的實驗,包括生理的、工程的、失重防護的,還有醫學的等等,有很多很多的實驗。就是每一項試驗做好了,對我們下一步的發展都有很大很大的幫助。

張曉光是我國首批航天員,從1998年1月正式成為航天員到2013年6月的首飛,張曉光的飛天之路充滿坎坷和挫折。神舟七號任務時,他連初選都沒有通過,一度很沮喪。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 特級航天員 張曉光: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當然不成功,努力一定要努力到點子上。這個時候我就琢磨、就開始梳理每一個科目,從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專業水準、專業能力等等其它方面,梳理然後寫訓練日記,尋找克服辦法。

6月20日,三名航天員在天宮一號艙內進行太空授課,攝影師就是張曉光。他在失重的環境下,用束縛帶固定好身體,將天空授課的精彩畫面傳給千萬觀眾。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 特級航天員 張曉光:這15年,俗話說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我真正是用15年的努力換來15天的飛行。我還記著面對著國旗,我們首批14個航天員舉起右拳宣誓的那一刻,至今歷歷在目。那一天,開啟了我人生的新起點,那就是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奮鬥終生。

像很多中國人一樣,王亞平的太空夢源自2003年楊利偉飛天那一刻。那時,王亞平還是一名加入空軍飛行部隊剛兩年的運輸機飛行員,她沒有想到,十年後會以中國女航天員的身份遠征太空。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 二級航天員 王亞平:那一刻我的腦海中真的沒有恐懼、沒有害怕,那一刻我的腦海中只有六個字——責任、使命、圓夢。

王亞平更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教師。她站在世界最高講台,持續40分鐘,五個科目展示,在數以萬計青少年心底,播下了科學與夢想的種子。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 二級航天員 王亞平:我覺得太空授課開創了我們國家科普教育和中小學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是世界上受眾最廣、規模最大、授課時間最長的一次科普教育直播活動。

王亞平說,在地面的時候,祖國是家,太空是夢;在太空的時候,天空是家,祖國是夢。能夠再次飛向太空,仍然是她最大的夢想。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 二級航天員 王亞平:作為一個航天員來說,航天員是我們的職業,但是我更把它當作是一個事業。我想每一個航天員我們都是真的非常熱愛這個事業,為了這個事業我們可以付出很多的努力,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微C 的精彩文章:

科技中國 跑出創新「加速度」

TAG:央視微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