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好人才培養「組合拳」助力經濟發展

打好人才培養「組合拳」助力經濟發展

近日,北京市發布《關於優化人才服務促進科技創新推進高精尖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在人才的引進、評價、激勵等方面打出「組合拳」。(新華網 )

「褒賢貴德,樂育人才。」人才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源動力,是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最終法寶。身處生產一線的人才,既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如何物盡其用,充分發揮人才的主觀能動性?怎樣更加全面的利用好人才的創造性?如何推動全社會重視人才,珍惜人才?這些問題並非抽象、虛化的臆想而是急需解決的難題。筆者以為,政府部門應該利用好宏觀調控的「手」引進高素質人才,通過培育制度不斷提升人才素質,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以推出更多高精尖產業面世。

「人才高下,不能鈞同。」科技創新人才、文化創意人才、金融管理人才、專利發明者和各種自由職業者,領域不同,才能不同,卻都承擔著促進社會進步,增長經濟財富的大任。從這個意義上講,人才建設要著力於方方面面,貼緊生活,貼緊現實,貼緊服務。開通「綠色通道」,為「千人計劃」、「萬人計劃」、「海聚工程」等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選專家、重要科技獎項獲獎人直接辦理引進,縮短了人才引進手續;另外,大幅提高對優秀人才的獎勵標準,建立與個人業績貢獻相銜接的獎勵機制;改變職稱逐級晉陞模式,推廣職稱評審直通車制度,打破國籍、戶籍、體制等制約,建立健全各類人才職稱申報渠道。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創新的主導力量。緊跟時代腳步,與時俱進運用一些新方法,新載體,新機制是引進人才的必經之路。但反觀人才引進機制,方法五花八門,歸納起來卻多也雷同,缺乏更加有吸引力,有創造力的方式方法。北京市此次在引進、評價、激勵等方面打出「組合拳」,更好地為人才鬆綁放行,解決後顧之憂,是值得一試的經驗之談,相信對當地人才引育制度發展會有決定性作用。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每一個人才都是社會價值的創造者,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引才留才,人才也不能只是被動接受。而應該時刻胸懷感恩意識,以堅定的信仰,以卓越的才華報效祖國,建設祖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提升人才素質,不斷適應新形勢,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激活內生動力,讓祖國越來越強大,人民越來越滿意

(劉雲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游小 的精彩文章:

吃雞好玩嗎?我更新了好幾次刺激戰場,真無聊!

TAG:大游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