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藏在深巷裡的23年老店,每次路過都不敢進去……

藏在深巷裡的23年老店,每次路過都不敢進去……

有好多好多粉絲都跑來跟小貝講

杏林一家老字號豬肝麵線

特別好吃!!!

於是情報局特地找過去

發現這家店還真的「不一般

在紡織西路下車,便能看到傳說中這家豬肝麵線的招牌。紅色的底色再加上「VS」,有一股微風拂過的殺氣。

而寂靜的巷子里卻是泛著綠光,讓人不太敢靠近......

但好奇心還是驅使著小貝順著指示走到了中庭,才終於到了這家宜玲豬肝麵線&阿廖師山東水餃。

歷經23年風雨的招牌小吃

豬肝麵線是店裡的招牌。豬肝是勾芡燙熟的,所以口味很鮮嫩清淡;又因為事先處理得乾淨、切片也薄,吃起來就沒有腥味。

豬肝分量超足

老闆廖姐告訴我們,23年來,湯底都是自家熬的龍骨湯,麵線來自同一個供應商。

這也就保證了這碗麵線最基本的口感——細膩爽滑清香

再搭配青菜、瘦肉和夾心煎蛋,整個一碗豬肝麵線不僅分量足,營養也很豐盛。這裡的瘦肉選用的是豬裡脊,所以吃起來香嫩無比,完全不塞牙啊~

煎蛋火候拿捏到位,外酥內嫩

燒肉粽通常是豬肝麵線的良配!如果一碗麵線不夠吃,再來一個肉粽絕對就可以管飽。而且糯米控千萬不能錯過它!

他家的肉粽個頭特別大,料超足,吃起來各種香氣聚集在一起,簡直不要更幸福!

一般的燒肉粽只包了一個鵪鶉蛋,但這裡竟然有2個!裡面還有精選的大蝦仁、栗子、花生、香菇和大塊的肉!

還有炸醋排也是店裡的明星產品。毫不誇張,他家的炸醋排完全就是如教科書般的「鮮嫩多汁」、「外酥里嫩」,一吃就根本停不下來啊......

店裡還超貼心給老人和小孩備了另一種沒有骨頭的炸醋肉,同時也是懶人的福音呢~只不過小貝更推薦帶骨的炸醋排,吃起來更香!

玻璃櫃里還有很多招牌滷味,據說鹵料也是沿用了二十幾年前廖師傅就研製好的純藥材秘方,平時也有超多人買!

南北合璧的新興水餃

前幾年,廖姐接手父親的店之後,她也把丈夫山東老家的水餃引進到店裡了。

沒想到餃子也和豬肝麵線一樣暢銷,還甚至有許多顧客專程開車過來,買好幾斤冰凍的餃子帶走。

他家餃子的口味非常多,葷的十種、素的兩種。小貝選了外面少見的3種肉餡。

真的是皮薄餡多的典範啊~

咬開餃子,三鮮蝦仁裡面竟包有一整隻蝦!吃起來的確很鮮;枸杞葉肉餡回味後有一點茶葉的甘甜;羊肉餡加了洋蔥和孜然,更是異常的美味!

餃子皮一點不粘牙,還有些Q彈。

如何才能做到這樣的美味?廖姐說,結合傳統的山東水餃,再自己研究過口味,有做一些調整。比如餃子皮就是她研究好配比,再交給廠家做的。

而且餃子一定要手工包才好吃,所以每天下午都有工人在店裡包餃子,包好就立馬放冰箱里冰凍,保存新鮮的口感。

身世複雜的老字號小吃店

上個世紀40年代,廖師傅在輪渡擺攤賣吃的,周圍的鄰居就有黃則和、吳再添等。

後來有機會進入食雜公司,就沒再擺攤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廚藝,退休後,在杏林就開了這家主要賣豬肝麵線的店,註冊了一個名字叫「宜玲」。

但當時並沒有掛牌,來吃過的人只知道紡織路有一家無名小店,豬肝麵線、燒肉粽、炸醋排和滷味都特別的好吃

從那時候起,店裡就開始積累人氣了。

再到後來老店面臨搬遷、也開了分店,又註冊了一個「阿廖師」的商標。為了不流失新老客戶,店裡就把兩個店名都保留了下來。

大概五年前,廖姐接手了店面。因為自己平時也喜歡研究怎麼弄吃的,索性就把丈夫的山東水餃和父親的豬肝麵線一起做了起來。

於是就有了今天的宜玲豬肝麵線和阿廖師山東水餃。

編輯 | 虎牙 攝影 | 小貝 橙子

-舌尖上的廈門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舌尖上的廈門 的精彩文章:

沒菜單、沒環境、沒服務!這家開了10年的三無店,天天有人排隊找虐!

TAG:舌尖上的廈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