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跟隨劉邦打天下唯一活下來的一個人究竟有著怎樣的智慧

跟隨劉邦打天下唯一活下來的一個人究竟有著怎樣的智慧

蕭何(前257年6.15—前193年7.8),漢族,西漢初期政治家,漢初三傑之一,沛(今屬江蘇沛縣)人。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可以說劉邦走上反秦的道路有蕭何的一半功勞,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舉起了反秦的大旗,各地豪傑雲集響應,天下大亂。此時的蕭何仍在沛縣當功曹,他和曹參、樊噲、夏侯嬰、周勃等人時常聚會,密切注視著局勢的發展,並暗中與在芒碭山中的劉邦保持著聯繫。 在陳勝、吳廣起義的威懾下,許多地方官吏也感到秦的暴政不能長久,於是也想反叛朝廷,歸附義軍,保全自己。蕭何所在的沛縣與蘄州相近,沛縣縣令眼看烽火遍地,深怕丟了腦袋。於是找來蕭何、曹參等人,秘商起兵之事。蕭何建議道:「你是秦朝官吏,沛縣百姓恐難聽你的話,欲圖大事,非把逃亡的豪傑請回來不可。如此一來,沛縣自可安如泰山了。」縣令聽罷,覺得有理。蕭何就保舉劉邦,請縣令赦罪錄用。劉邦就此開啟了他一生輝煌之旅。

蕭何 劉邦

韓信仗劍投奔項梁,項梁兵敗後歸附項羽。他曾多次向項羽獻計,始終不被採納,於是離開項羽前去投奔了劉邦。有一天,韓信違反軍紀,按規定應當斬首,臨刑時看見漢將夏侯嬰,就問到:「難道漢王不想得到天下嗎,為什麼要斬殺壯士?」夏侯嬰以韓信所說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釋放,並將韓信推薦給劉邦,但未被重用。後韓信多次與蕭何談論,為蕭何所賞識。劉邦至南鄭途中,韓信思量自己難以受到劉邦的重用,中途離去,被蕭何發現後追回,於是劉邦就就封了韓信為將軍,韓信有一個無名小卒一下子變成了眾人之首。蕭何知道韓信是個人才並為劉邦留下了他,韓信之後也證實了蕭何的慧眼。為漢朝的開闢立下了不可替代的功勞。然而當韓信生出謀反之心時蕭何又與呂后聯手將他斬於長樂宮。

蕭何月下追韓信

楚漢戰爭中,蕭何留守關中,安定百姓,徵收賦稅,供給軍糧,支援了前方的戰鬥,為劉邦最後戰勝項羽提供了物質保證。西漢建立後,劉邦認為蕭何功勞第一,封他為侯。後被拜為相國。

初漢三傑

公元前193年,蕭何去世。他病危之時,漢惠帝親自前來探望,問他:「相國百年之後,有誰可以替代?」蕭何答道:「陛下是了解臣下的。」惠帝明白,就問:「曹參如何?」蕭何欣慰地說:「陛下要是選他,臣就死而無憾了。」曹參本是蕭何在沛縣一起共事起兵的老朋友,後來兩人產生矛盾,互不往來。可是蕭何卻能不計前嫌,推薦曹參接替自己的相國之職,其心胸氣量之寬廣,令人嘆服。曹參繼任之後,完全遵照蕭何在任時的部署,一仍其舊,不做更改。這也就是後人所說的「蕭規曹隨」。「功冠群臣,聲施後世。」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蕭何的評價。跟隨漢高祖一起打天下的人最後也只有蕭何一人有一個很好的結局,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陪著劉邦打天下立下最大功勞的不是蕭何吧,這就是蕭何偉大的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語解歷史煙雲 的精彩文章: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楚王韓信,為什麼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

TAG:語解歷史煙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