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里前CEO衛哲,25年商戰經驗首次公布!

阿里前CEO衛哲,25年商戰經驗首次公布!

他是馬雲口中「最努力、最勤奮」的員工,

24歲,從負責翻譯工作的秘書,他用3年做到了萬國證券副總。

29歲,在普華永道破格晉陞兩次,他成為最年輕的合伙人。

32歲,從代理總裁到正職,他成為世界五百強百安居最年輕總裁。

36歲,與馬雲義結「光明頂」,擔任首席CEO,帶領阿里巴巴上市。

41歲,他轉身離開,創辦嘉御基金,出任董事長,馬雲、李澤楷為他站台。

……

短短的十幾年時間,他走完了許多人一輩子都無法經歷的職業生涯。他卻說:「永遠在尋找自己最弱的地方。」

對於事業,他說成功沒有捷徑,人生需要規劃;對於未來,他說想在40歲退休,走上講壇。

他就是衛哲。

從秘書到最年輕世界五百強總裁

他一路逆襲,超越自我

縱觀衛哲整個職業生涯,他只用了9年,就從秘書做到了世界五百強總裁。這種火箭式的上升速度,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然而只有真正了解衛哲的人,才會明白成績背後,是他不斷的努力與挑戰。

他是最在乎細節的秘書。1993年,剛剛大學畢業的衛哲,在曾被稱為「中國證券之父」的萬國證券總經理管金生身邊做秘書,這是他人生的第一份職業。

身為秘書,衛哲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老闆喝一杯水多長時間,多久換一個打火機,老闆看過的報紙,他會剪裁下來,用來引導自己下一步的工作。

對細節的極致要求,讓管金生對他身邊的這個秘書刮目相看,並逐漸放開手腳,讓衛哲做更多的嘗試。

衛哲因此得到機會,一路高升,24歲時,他就出任了萬國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的副總經理,也成為當時國內最年輕的副總。

他是「四大」最年輕的合伙人。為了彌補自己的財務短板,衛哲選擇離開萬國證券,加入普華永道,從小小的財務顧問開始做起。

在普華永道的第二年,他便主動要求做純英國的併購業務,讓很多人感到吃驚。由於陌生的商業環境和客戶的不信任,衛哲整整半年沒有接到一單,許多人對他的選擇產生質疑。

但衛哲很清楚,這是他必須邁過的一關。他一邊學習財務知識,一邊腆著臉面去拜訪英國企業,無論大小,挨個拜訪,免費為他們做財務工作,贏得企業主信任。就這樣堅持了半年,衛哲終於贏得第一單。

此後,衛哲越戰越勇,不僅在一年內被破格晉陞兩次,當上收購及兼并部高級經理,還成為普華永道史上最年輕的合伙人。

他是最年輕的世界五百強總裁。為了彌補自己管理大團隊的短板,2000年,衛哲毅然離開普華永道,加盟做建材零售的百安居,在百安居,他也是從小小的財務經理做起。

在百安居,衛哲也是頻頻請纓,主動要求增加任務,最多的時候,他一個人幹了七個人的活,同時分管著9個部門。

2002年,32歲的衛哲以絕對的實力,出任百安居中國區總裁。他也是當時最年輕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總裁。

衛哲出任總裁後,百安居在中國的門店由5家擴張到了50多家。三年內,營業收入由不到一千萬美元,提升到了10億美元。

從萬國證券到普華永道再到百安居,衛哲每次跳槽都是減薪跳槽,但是每一次減薪以後他都能夠在一年內使薪水調整到比以前還要高。

從阿里CEO到嘉御基金總裁

他開啟征程,實現自我

勝任百安居的工作以後,衛哲的夢想就是管理一家在全球行業內領先的中國公司。

2006年11月,在馬雲的盛邀下,衛哲出任阿里CEO,也開啟了他新的人生階段。衛哲所要做的,不是創立這個企業,而是帶領它逐漸壯大,走向世界。

衛哲曾說,沒有離開百安居的理由,但有很多加入阿里巴巴的理由。

第一,阿里巴巴從事的是電子商務,自己過去的經驗是商務,阿里巴巴可以給自己帶來沒有接觸過的「電子」;

第二,百安居的跨國採購經驗使自己對買家的需求非常熟悉,可以為阿里巴巴提供買家服務方面的經驗;

第三,自己有帶領團隊從200人增加到13000人的經驗,可以幫助阿里巴巴在高速成長中減少成長的煩惱。

在阿里,衛哲負責阿里超過10年的老業務,是電子化水平極低的中介業務。而更重要的是,衛哲加入阿里時,適逢全球金融危機爆發。

衛哲不負眾望,在他擔任CEO期間,阿里的季度營收從5億元,增長到14.5億,凈利潤從1.5億元,增長至3.66億元。

營收增加近3倍,利潤增加1.44倍。他帶領阿里B2B公司,成功完成IPO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2011年,衛哲成立了嘉御基金,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原來的老東家馬雲和有香港「小超人」之稱的李澤楷紛紛入股,為其站台。

「開放,透明,分享,責任」是嘉御基金堅持的四大價值觀,這類耳熟能詳的四組詞語同樣是阿里堅持的商業理念。

作為嘉御基金的掌舵人,衛哲始終圍繞著互聯網、電子商務、零售這三個熟悉的行業進行投資。如今,嘉御基金已經成功投資了幾十個項目,並成功退出了包括PPS、91助手等項目。

在衛哲看來,在熟悉的領域,才能對行業判斷得准,看項目看得准,幫助別人能幫到位。

歷經了CFO、CEO等眾多光環的衛哲,認為最快樂和最有意義的事,已不僅僅是運用自己的經驗去創業,而是去幫助更多的人領略商業智慧的精髓。

合伙人、營銷、招聘、零售

25年商海沉浮,他總能一語直擊最本質問題

有人問衛哲:「你怎麼升得這麼快?」衛哲回答:「我一天工作14-16個小時,三年就相當於別人干五六年,工作六年的人也應該是這個位置了。」

「火箭式急速上升」,是人們對衛哲職業發展的最多評價。但人們似乎忽視了,雖然快,但是他步步為營,做到了最紮實、有效的迭代。

衛哲認為:「火箭式提升是逐級而進,完成前級再進入後級;而跳躍式提升是去越級地跳過很多必須經過的歷程。」

9年來,衛哲從最基本的秘書工作,到部門助理,到副科長及科長,到部門副經理及經理,然後是副總監及總監,再到副總裁併最終到總裁,其中沒有一個崗位被他跳過。

如果跳過某個崗位,就必然會有業務知識或管理經驗的空白點,所以他反對跳躍式發展。「跳躍式提升可能會帶來短期的輝煌,但不可能獲得持久的成功。」

他談風口理論:只認風口就是把自己當豬

很多投資者都關注投資風口,但我最不看好的,是所有人告訴我風口在哪,或者我們下一個窗口在哪。你認風口,就是把自己當豬!豬才要找風口,才能被吹起來。如果你自認為是老鷹的話,即便沒有風,自己也能飛。幹嘛要窗口?放著門不走,非要跳窗幹嘛?

投資不要認風口和窗口,要順勢而為。我們要認清楚後面有哪些「勢」。如果談「勢」的話,就不要馬上談行業。我們馬上進入95後消費時代,要認清楚人口結構,互聯網人口結構。

他談用人:企業在招聘時最容易犯兩個錯誤。

錯誤一:下放招聘權。

這往往是一個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災難的開始。很多中小企業老闆,覺得招聘是人事經理的事情,自己最多找幾個高管。這是極其錯誤的做法。

招聘是老闆、每個業務部門主管的事情,人力資源最多起到輔助的作用。也就是招聘的決策權,必須是在業務部門。

錯誤二:總要找精英、專家。

不要總想著去找專家、精英。專家、精英、人才在你公司規模這麼小的時候,憑什麼加入?

讓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形成「人才地級差「。

就好比,如果你這個崗位的預算是月薪1萬元,建議不要從現在收入8千元的人群中找,因為你給他1萬元,他並不覺得感謝,並不覺得翻身了,他覺得是應該的。

他談合伙人:中國大量的公司,並不真正理解合伙人制

你覺得給他一個「合伙人」的名號,給他一點股份,好像就是合伙人,其實不是。

合伙人的真正本質是什麼?

首先,合伙人是票決制,一人一票,跟你持有的股份無關;

其次,合伙人制,跟你的級別無關。

真正意義上的合伙人與偽合伙人的區別就在決策權上,而不是體現在經濟利益上。

好的合伙人制度最大的好處是有一個集體決策的機制,防止創始人動力過足,剎車失靈、剎車無效。

他談新零售:新零售最大的優勢在於高效、獲客成本低。

新零售一定是對原有零售門店加以利用的,傳統門店的優勢就能體現出來:傳統門店的客流幾乎零成本,只是你沒有抓住把客流轉化為用戶經營而已。

而傳統零售有兩個成本不可避免上升,一是房租成本,第二人工成本。

新零售要解決傳統零售兩個問題:讓傳統零售人效,人均產出大幅度上升;讓每平米產出大幅度上升。

這也是新零售應該發揮優勢,實現到突破的地方。

他談銷售:銷售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對KPI。

如果你在阿里巴巴受過訓練,就知道阿里銷售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對KP(Key Person),也就是關鍵人、公司的決策者。

為什麼他們這麼費勁地找KP(Key Person)?2B業務的核心是KP決策,不同公司的決策人不一樣。由於你很難用網路去抓,所以使用互聯網思維、新零售思維都不對。

這個時候,你應該換一個思維:銷售不是經營產品,而是經營人。

創業者、企業家、職業經理人、職場人

為什麼所有人都愛聽衛哲?

從小秘書到副總再到阿里巴巴CEO,衛哲獨一無二的傳奇經歷,已經成為許多創業者和職場人的學習對象。

如今,百戰歸來,衛哲兌現了自己40歲後走上講壇的諾言。

他的經歷影響無數的創業者、企業家和求職者。

in創始人黑羽:「衛哲老師的淡定從容,謙和人生態度一直是我所佩服和敬仰的。尤其看到他平時很多的分享中,雖然平和,但是直切很多商業模式和創業的要點,讓你能把握到一個大勢的脈搏。所以衛哲老師的課程,我是強烈,強烈推薦的。」

貝貝網CEO張良倫:「聽說衛總要開課了,很是期待,衛總是我在阿里巴巴工作時的Boss,那時就經常會聽到他富有感染力的分享和精闢深刻的觀點,後來創業後有幸與其溝通過幾次,每次溝通都讓我深受啟發,其分享的文章我們也會傳閱拜讀。」

挖財網董事長李治國:「認同衛總說的沒有效率的增長等於是自殺,這兩年因為投資環境趨好甚至趨熱,導致大家忘了基本功的建設,任何一個團隊人員越多,越需要關注效率的管理。」

他說,應該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在這個崗位應該履行的責任到底是多少。

完美的職業生涯,極速的成長經歷,25年的商場起伏,衛哲總能用最直觀的語言,直擊最本質的原理,一語道破所面臨的問題,並告訴你如何化解。

他不僅讓很多創業者、企業家更快地實現突破與轉型,也幫助了很多職業經理人、高管、求職者實現了職業生涯的逆轉。

近日,創業邦聯合衛哲團隊,圍繞其25年的商業實戰經歷及復盤思考,推出線上音頻課程《衛哲商業實戰40講》。

課程圍繞效率提升、運營管理、新零售三大模塊展開,系統覆蓋組織、資產、戰略、創新、品牌、績效、運營、團隊、經營等實操領域,力求每一集的知識點都結合詳實的案例解析,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更便捷有效的學習。

此次音頻課程,經過了系統的提煉和精選,每一個知識點都邏輯清晰、直擊要害,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高效的學習。

課程安排:

40堂音頻課,40個商戰錦囊

衛哲首次音頻課程25年商戰經驗,

結合企業痛點和商業模式,

給出由淺入深、簡短精闢的

「道」和「術」

衛哲商業實戰40講

+價值699元的知識禮包

=

168元

讓衛哲做你的商業成長顧問!

訂閱須知

課程已更新完畢,報名後可永久學習收聽。

有問題加邦妹微信:cyzone008,加好友時請備註「商業精英」。

加入創業邦會員,本課程更享優惠,還可解鎖更多創業人脈和技能!掃碼立即加入會員:

如您還有其他售前或者售後問題,請諮詢創業邦服務號(微信搜索「創業邦知識電商」,點擊進行關注,然後勾搭邦妹)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邦 的精彩文章:

余承東:對手擔心我們太強 利用政治把我們擠出美國
解決了溝通難題,就解決了人生70%的問題!

TAG:創業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