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金專委會:催收平台涉催收資金1.1萬億,已致近30人死亡

互金專委會:催收平台涉催收資金1.1萬億,已致近30人死亡

華夏時報網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金微 北京報道

最近,湖北25歲研究生因身陷網貸自殺身亡,再次將暴力催收問題推到風口浪尖。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與互聯網金融有關的債務催收業務也在迅速發展,一些催收平台崛起,各種催收亂象不止,尤其是暴力催收已奪走多條人命。

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互金專委會)最近發布的最新《網路催收平台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根據公開媒體報道統計,由於催收平台過度催收,已致近30人死亡。

據了解,國家互金專委會累計發現在運營網路催收平台364家,涉及催收資金1.14萬億元,涉及催收人超過100萬。2017年輿情文章近1萬篇,涉及平台上百個。累計發現過度催收頻次超過1000萬次,涉及催收人員超30萬人。

所謂網路催收平台是指利用互聯網開展催收業務的平台,藉助現金貸等行業的快速發展,網路催收近年來發展較快、涉及平台和人數眾多。這些網路催收平台上線時間主要集中在16年和17年初,2017年1月份至今累計發現新上線平台106家,消亡平台35家,網路催收平台數量處於增長階段。

在各類催收平台中,一種「滴滴模式」的催收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這種「滴滴模式」的催收是指經營主體自身非催債人,主要通過網站、手機 APP 等渠道搭建的催收平台,為債權人與催債人提供點對點的撮合,滴滴模式平台涉及催收資金最多,佔全部總量的近一半。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數互金公司將催收業務外包,這給滴滴模式的催收平台快速的發展空間,由於催收人員相當於滴滴司機,工作自由,多勞多得,催收人員按實際催來的收款獲得提成、回報,這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催收平台的快速發展。

以催天下為例,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滴滴模式的催收平台,每天都發布全國各地的催收單,每個單子標明「催收難易度、催收額度、傭金比例」等,凡是認證的催收人員均可以接單。其網站介紹,該工具通過對催收對被催收對象的金融、生活、工作、社交全方位、多領域形成信用層面的影響和壓力,促其還款。

近年來,催收隊伍大量增長也有賴於這類滴滴催收平台的崛起,這就好比快速增長的滴滴司機。互金專委會報告顯示,技術平台對網路催收平台催收人員監測,累計發現催收人員超過100萬人,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河南、江蘇等地。同時,技術平台對催收人員的性別和年齡進行了抽樣分析,發現催收人員中男性遠大於女性。

另外,技術平台對網路催收平台債務人員監測,結果顯示債務人主要分布在江蘇、河南、北京等地。在債務人構成上,其中99.24%的債務人為自然人,0.76%的債務人為法人。根據抽樣結果顯示,男性債務人數量高於女性債務人,二者分別佔比66.46%和33.54%。

由於催收人員魚龍混雜,加上業績要求,沒有制度約定,所以過度催收、暴力催收屢見不鮮,而催收輿情也經常處於歷史高位,專委會報告稱,據公開媒體報道統計,由於催收平台過度催收,已致近30人死亡。」

另外,技術平台對部分催收平台使用的過度催收進行了監測,所謂的過度催收,互金專委會認為表現形式為有高頻催收、過度通信催收、騷擾債務人親友等給債務人帶來巨大人生損害的催收行為認定為過度催收。

報告稱,累計發現過度催收頻次超過1000萬次,2月份過度催收頻次近80萬次。根據抽樣分析結果顯示,利用高頻催收的方式最為常見,技術平台還發現存在混合利用多種違規方式進行過度催收。另外,技術平台還累計發現涉嫌違規催收人員數量超過30萬人,受到過度催收騷擾的債務人近200萬人。

「出現暴力催收的基本上是那種貸款門檻較低的產品。說白了就是,你能喘氣就能貸款。」互金行業風控人員向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表示,借款人不需要什麼門檻,有的甚至徵信不好都能貸款。這樣,前端風控基本上失效,無法篩除借款人,沒有「合格借款人」這個要約。

在他看來,暴力催收的根源有兩點:第一,借款人資質較低,產品設計沒風控,第二,平台的高利息。「因為貸款公司追求的是高利息,你能借款,但是要付出高代價,但是這些人資質不行、信用也不行,到時候不會還款,所以他們選擇使用暴力催收,通過暴力手段迫使借款人還款,達到自己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洋錢罐CMO嚴峻表示,催收扮演的應是輔助者的角色,而科技和風控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有科技和風控作為保障,在催收過程中通過風控的相關策略精準的對逾期客戶進行定位,通過溝通和引導來處理客戶逾期債務問題。

上述風控人士表示,催收只是貸後管理的一個環節,如果前期沒有貸後管理,沒有貸後監督,只是談催收,那麼這家公司是相當不專業的,動機也是不純的。所以,平台要建立完善的貸後管理流程和制度,如何對借款人貸後進行有效監控,如何進行回訪,如何做到早發現風險,早處置風險?這才是關鍵。「所以,貸後管理的科學化,是解決暴力催收的重要步驟之一,也是平台防範暴力催收帶來的一些列法律風險的屏蔽手段。」

編輯:金微 主編:冉學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汪滔:獨角獸大疆的產品偏執狂
石油第一大進口國擁有價格坐標 中國原油踏上國際化征程

TAG: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