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最值得駐足的十個展位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最值得駐足的十個展位

第六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於本周二(3月27日)開幕。在毗鄰維多利亞港的香港會展中心,248間畫廊在偌大的場館中搭建起各自的臨時商店,迎接為期一周的展會。隨著香港巴塞爾的屆數逐漸增長,亞洲市場和觀眾素質都在穩步提升;畫廊帶來的作品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在畫廊各自展位外的公共區域,特別策劃的藝術家獨展也愈發豐富。

從前沿的虛擬現實作品,到價格再創新高的歷史名作,均可在以下10間畫廊的展位找到,不容錯過。

本地線人計劃(Project Native Informant)

藝術探新(Discoveries)展區,展位1C43

參展藝術家:索菲亞·阿爾·瑪利亞(Sophia Al-Maria)

本地線人計劃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現場,2018。圖片:致謝巴塞爾藝術展 ?巴塞爾藝術展

本地線人計劃畫廊(Project Native Informant)的展位被一面「鏡牆」環繞,一套梳妝桌凳放置在展位里端,抵著鏡子。梳妝台的屏幕上在播放一部視頻,裡面的主角是美籍華裔女演員白靈。一張小小的照片放在梳妝台上,上面可能是幼年的白靈。這件混合媒介裝置題為《鏡子曲奇》(Mirror Cookie,2018),是卡達-美國藝術家索菲亞·阿爾·瑪利亞(Sophia Al-Maria)的作品,主題影射著地方性種族歧視、恐同,以及電影產業中剛剛被曝光的性別歧視——過去6個月中,#MeToo 運動引爆了關於性騷擾和性侵犯的探討,激進地轉變了整個社會的輿論導向。

參演過《明星夥伴》(Entourage)與《飆風戰警》(Wild Wild West)等影視作品的女演員白靈,在2000年代末期(因小偷小摸)遭遇了公眾形象的暴跌。在阿爾·瑪利亞的這部視頻里,直面鏡頭的白靈身著一襲白色長裙,畫面不時消失或失靈——象徵著白靈關於當年不端行為的贖罪。視頻中,她念著各種各樣的獨白,有的是勵志短句(「相信自己」,「只要心中有愛,一切都不會太糟」),有的是挑逗的話語(「我是無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還有的是標籤式片語(「#力量」,「#魔法」,「#信任」)。不少獨白來自白靈的博客,她將這些短文字稱為「曲奇餅乾」。阿爾·瑪利亞讓白靈對著鏡頭前念出這些句子或詞語,後者彷彿對著鏡子在進行一場自我鼓勵儀式。

塞布麗娜·阿姆拉尼畫廊(Sabrina Amrani)

策展角落(Kabinett)展區,展位 3C38

參展藝術家:查恩特·阿韋迪西安(Chant Avedissian)

塞布麗娜·阿姆拉尼畫廊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現場,2018。圖片:致謝巴塞爾藝術展 ?巴塞爾藝術展

埃及-美國藝術家查恩特·阿韋迪西安(Chant Avedissian)的具象作品市場認可度極高——他創作的《尼羅河的偶像》(Icons of the Nile,1991-2010)在2013年創下了在世阿拉伯藝術家的價格記錄,這組由120幅肖像組成的作品當時以150萬美元於多哈蘇富比成交。相比之下,阿韋迪西安的幾何作品就沒那麼出名了。本次香港巴塞爾,來自馬德里的塞布麗娜·阿姆拉尼畫廊在展位策划了一場阿韋迪西安的個展,帶來了藝術家2016年的硬紙板上作品以及1980年代的織物上作品。展位的牆上貼滿了壁紙,上面的圖案掃描自阿韋迪西安1980年代手稿。「長久以來,這位埃及-美國藝術家對埃及的歷史和身份有著濃厚興趣,他通過運用古埃及的符號重塑著祖國的身份。」畫廊主阿姆拉尼介紹道。

阿姆拉尼把阿韋迪西安的作品稱為「東方政治宣傳」,作品主旨在於提醒觀眾:中東和亞洲有著上千年的文化傳統,如今卻遭受著創作年代不遠的西方作品的擠壓。阿姆拉尼表示,藝術家並沒有把公眾對東方文化遺產興趣的重燃當成用全球化機制輸出文化的契機;相反,阿韋迪西安想要凸顯東方文化的一種共性——它可以為全人類所享,無論我們來自何方。

夏可喜畫廊(Sakshi Gallery)

亞洲視野(Insights)展區,展位 3D28

參展藝術家:Vivek Vilasini

夏可喜畫廊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現場,2018。圖片:致謝巴塞爾藝術展 ?巴塞爾藝術展

來自印度孟買的夏可喜畫廊(Sakshi Gallery)僅在展位呈現著一組作品:藝術家 Vivek Vilasini 用 31 張半透明米紙組成的一個網格系列,米紙按照由淺至深的顏色順序排列。每張紙代表著2017年里的一天,棕色調的逐漸加深是污染物在紙上積聚的結果。該作品題為《城市–第五次調查》(City - Fifth Investigation,2017),標誌著藝術家創作生涯的一次劇烈轉折。Vilasini 以戲謔性的攝影作品聞名,其代表性風格可見於他對《最後的晚餐》及其他宗教主題作品的再演繹。「Vilasini 的作品總是帶有政治隱喻,但完全脫離攝影的創作尚屬首次。」畫廊策展人 Sanyogita Deo 如是說。

該作的靈感來自美國華盛頓州州長傑伊·英斯利(Jay Inslee)的一句警示醒言:「我們是感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第一代,我們也是能夠對此採取行動的最後一代。」在連續的一個月里,Vilasini 把31張紙鋪在新德里(全球污染程度第二嚴重的城市)的一個屋頂上,並每天將一張紙取回室內。最終成果便是《城市–第五次調查》,此件作品簡潔而富有詩意,並且有效傳達了藝術家意圖表達的信息。

萊維·格瑞畫廊(Lévy Gorvy)

藝廊薈萃(Galleries)展區,展位 1C14

參展藝術家:趙無極、皮埃爾·蘇拉熱(Pierre Soulages)、魯道夫·斯汀格爾(Rudolf Stingel)、弗蘭克·斯特拉(Frank Stella)、卡羅爾·拉馬(Carol Rama)、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帕特·斯蒂爾(Pat Steir)、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

萊維·格瑞畫廊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現場,2018。圖片:致謝巴塞爾藝術展 ?巴塞爾藝術展

如果你想看看香港巴塞爾迄今為止成交價格最高的作品是哪件,不妨去一趟去萊維·格瑞畫廊(Lévy Gorvy)的展位。這幅作品是荷蘭-美國畫家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創作的《無題 XII》(Untitled XII,1975)。周二(3月27日)開幕日,該作品在兩個小時內便以3500萬美元一口價售出。《無題 XII》由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委任萊維·格瑞畫廊進行出售,與大尺幅作品《無題 XXV》(Untitled XXV,1977)屬於同個系列,後者以6630萬美元在2016年11月於佳士得成交,創下了德·庫寧作品的價格記錄——賣出後不久,前拍賣師布萊特·格瑞(Brett Gorvy)便離開佳士得,與多米尼克·萊維聯手創辦了萊維·格瑞畫廊。然而,畫廊這次帶來的作品遠不止《無題 XII》這一件「鎮店之寶」。

萊維·格瑞畫廊給美國藝術家帕特·斯蒂爾(Pat Steir)留出的一隅空間尤其值得一看。向 Artsy 介紹斯蒂爾的一幅畫時,畫廊主格瑞說:「在這樣的展會中,有一個可以稍作停歇的瞬間是非常不錯的。」這幅畫出自藝術家的「獻給香港」(For Hong Kong,2017-18)系列,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專門為香港巴塞爾打造的系列。「獻給香港」承襲了斯蒂爾一直以來關於宋朝美學的思考,並採用了全新的配色組合。用格瑞的話說,這對藝術家來說是一次「需要勇氣」的探索。

馬佐萊尼畫廊(Mazzoleni)

藝廊薈萃(Galleries)、策展角落(Kabinett)展區,展位 3E04

參展藝術家:賈科莫· 巴拉(Giacomo Balla)、阿戈斯蒂諾·波納魯米(Agostino Bonalumi)、阿爾貝托·布里(Alberto Burri)、恩里科·卡斯泰拉尼(Enrico Castellani)、喬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盧齊歐·封塔納(Lucio Fontana)、皮耶羅.曼佐尼(Piero Manzoni)、福斯托·梅洛蒂(Fausto Melotti)、奇安弗蘭科·薩佩蒂尼(Gianfranco Zappettini)

馬佐萊尼畫廊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現場,2018。圖片:致謝巴塞爾藝術展 ?巴塞爾藝術展

本屆香港巴塞爾有不少來自現代時期的「獎盃式」作品——如果藏家想購入歷史名家之作,為自己的收藏添磚加瓦,在這次展會肯定可以實現願望。然而,就在馬佐萊尼畫廊(Mazzoleni)主展位的左側,畫廊在「策展角落」(Kabinett,該單元集中呈現獨展以及特別策劃)展區進行的特別展示中並沒有什麼「獎盃」之作,卻都是真正的珍寶。

在策展角落,馬佐萊尼畫廊帶來8件義大利藝術家福斯托·梅洛蒂(Fausto Melotti)的作品。這些鋼、黃銅與青銅材質的雕塑創作於1960至1980年代間,每件售價由30至80萬美元不等。梅洛蒂於米蘭學習期間,曾師從阿根廷-義大利藝術家盧齊歐·封塔納(Lucio Fontana),並接受過工程學與音樂方面的訓練。創作中,梅洛蒂將自己的體驗塑造成精妙的金屬雕塑——當觀眾從旁邊走過,帶動的氣流將引起雕塑的微微顫動。「他嘗試將音樂轉譯成雕塑的形態。」畫廊的合作藝術顧問 Virginie Puertolas-Syn 介紹道。

Société 畫廊

藝術探新(Discoveries)展區,展位 1C29

參展藝術家:鐵木爾·斯琴(Timur Si-Qin)

Société 畫廊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現場,2018。圖片:致謝巴塞爾藝術展 ?巴塞爾藝術展

在「藝術探新」(Discoveries)展區,Société 畫廊帶來德國藝術家鐵木爾·斯琴(Timur Si-Qin)的一件長12分鐘的VR作品《新協議宣傳活動,第二部分》(Campaign for a New Protocol, Part II,2018)。展位外一直在排隊,但這件作品絕對值得等待。斯琴的這一系列分為三部,分別在不同地點展出,構成一個完成循環,此次在香港展出的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展覽已於上周在 Société 畫廊的柏林空間開幕,第三部分將於4月18日在「萬花筒」(Kaleidescope)出版公司的新空間揭幕)。作品含有三套頭戴式顯示器,置於鐵鏽色的岩石雕塑之上。岩石雕塑的前方擺放著一個燈箱,展示著斯琴的概念品牌:新和平(整件裝置可供出售,售價由8.5至10萬美元不等;每個燈箱可拆分出售,單個售價由1.5至2.2萬美元不等)。

戴上頭戴式顯示器,觀眾便立即進入了燈箱中的世界,坐在一團篝火旁邊。觀眾的視角逐漸升至空中,並伴隨機器人的女聲旁白不斷前進,地貌隨之變換。旁白內容類似某種宣言,題目為「新協議 v0.60」(A New Protocol v0.60)。旁白女聲說道:「這個星球的生命已經來到一個臨界點。我們首次覺醒,知曉了時空的全部維度——生命體掌握這項知識不過一個世紀——我們已經了解自己改變星球、改變自身的能力。」隨著太陽逐漸升起,點亮群山,旁白女聲開始勾畫宗教和信仰的誕生,並闡述著當今生活和當今宗教活動的不一致性。最後,女聲提出了一個適應這個時代的全新框架(也作「世俗信仰」),在這個框架中,不存在二元論或教條主義。

卡洛斯/石川畫廊(Carlos/Ishikawa)

藝廊薈萃(Galleries)展區,展位 3C25

參展藝術家:寇拉克里·阿讓諾度才(Korakrit Arunanondchai)

卡洛斯/石川畫廊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現場,2018。圖片:致謝巴塞爾藝術展 ?巴塞爾藝術展

展位的地面鋪設著一層不太平整的土壤,裡面鑲嵌著貝殼,土壤上覆蓋有一層樹脂。這個環境組成泰國藝術家寇拉克里·阿讓諾度才(Korakrit Arunanondchai)的「滅絕舞台」,坐在其中,觀眾將欣賞到他持續性系列的最新視頻《一個塞滿了名字奇怪的人的房間有歷史(附帶滅絕舞台)》(With history in a room filled with people with funny names 4(with stage for extinction),2018)。在寇拉克里的這件作品中,畫面不斷切換——或是世界末日景象的視頻腳本,或是2017年華盛頓女性大遊行的新聞片段——信仰始終構成著視頻的核心思想。一個法語旁白闡釋著「信仰可以團結人類」的觀點,並稱信仰可以構建「生而為人的快樂」。在一個瞬間,畫面上出現兩團剪影,中間是一個印著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形象的紙面具。旁白說道:「一具正在腐壞的屍體有時能夠變成詩句。」 寇拉克里的個人風格在這件作品中彰顯:視頻中穿插著藝術家過往作品的片段,廣泛的文化影射融匯其中;意識流構成著藝術家的敘事方法。與寇拉克里以往的作品相比,這部視頻顯得更為黑暗、凝重、嚴肅,畢竟藝術往往就是反映著時代背景的。

Metro Pictures 畫廊

藝廊薈萃(Galleries)展區,展位 3D07

參展藝術家: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羅伯特·隆戈(Robert Longo)

Metro Pictures 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現場,2018。圖片:致謝巴塞爾藝術展 ?巴塞爾藝術展

Metro Pictures 畫廊這次在香港巴塞爾呈現了美國藝術家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的一個小型回顧展。整個展位被刷成淺粉色,懸掛著雪曼從1976年至今的精選圖像作品。年代最早的作品是《無題(謀殺神秘人)》(Untitled (Murder Mystery People),1976/2000),這是雪曼大學時期的創作,裡面的人物是一部想像出來的好萊塢電影里的17個角色。當年拍攝好這些人物後,雪曼把照片剪成了碎片、再進行拼貼;她後來找回了原始底片,並把照片重新沖洗了出來。

這次展覽涵蓋了藝術家創作生涯中的關鍵系列和核心作品,其中包括雪曼在1970年代的「電影靜物」(Film Stills),1980與1990年代的「插頁」(Centerfolds)與「歷史肖像」(History Portraits),2000年代的「小丑」(Clowns)、「時裝」(Fashion)、「社會肖像」(Society Portraits),以及靈感取自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最新系列。畫廊工作人員湯姆·赫爾曼(Tom Heman)介紹說:「雪曼在亞洲尚未舉辦過大型展覽,所以我們決定控制一下展出規模。不過對展會大部分觀眾來說,這可能是他們看過的最全面的雪曼創作。」

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達太·羅帕克畫廊(Thaddaeus Ropac)與國王畫廊(K?nig Galerie)

藝聚空間(Encounters)展區,展位 1E02

參展藝術家:歐文·沃姆(Erwin Wurm)

(左)歐文·沃姆,《白痴 II》(Idiot II),2010。圖片:致謝立木畫廊

(右)歐文·沃姆,《白痴 III》(Idiot III),2010。圖片:致謝立木畫廊

香港巴塞爾素來以「禁止觸摸」的標識聞名——那些讓人很有觸摸慾望的作品旁邊肯定少不了。但在「藝聚空間」(Encounters)單元,一個由悉尼藝術空間(Artspace)執行總監亞里西·格拉斯–坎托爾(Alexie Glass-Kantor)策劃的展覽卻反其道而行,呈現奧地利觀念藝術家歐文·沃姆(Erwin Wurm)的創作,不僅鼓勵觀眾觸摸作品,甚至鼓勵他們成為作品。2017年3月,沃姆的《一分鐘雕塑》(One Minute Sculptures,2000–18)在香港立木畫廊一開幕便反響火爆,同年5月,該作品在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奧地利館再現時也得到了廣泛關注。香港巴塞爾開幕不過幾分鐘,便有觀眾慕名而來,排隊等候拎一回鉑金包,或者透過一對網球里的孔隙觀看自己在一個鏡面基座里反射出的雙眼。

Taka Ishii 畫廊

藝廊薈萃(Galleries)展區,展位 1D03

參展藝術家:築地仁(Hitoshi Tsukiji)、濱谷浩(Hiroshi Hamaya)、鈴木淸(Kiyoshi Suzuki)、Tokyo Rumando、高梨豐(Yutaka Takanashi)、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愛德·范·德·艾爾斯金(Ed Van der Elsken)、荒木經惟(Nobuyoshi Araki)、東松照明(Shomei Tomatsu)、奈良原一高(Ikkō Narahara)、宮本隆司(Ryuji Miyamoto)、細江英公(Eikoh Hosoe)、野口裡佳(Noguchi Rika)、維姆·文德斯(Wim Wenders)、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

荒木經惟,《藍色時期》,2005。圖片:致謝 Taka Ishii 畫廊

Taka Ishii 畫廊依然佔據著自己在香港巴塞爾的老位子——一走進1D入口便是。請一定別錯過這個題為「東京故事」的精美群展,囊括著15位藝術家在過去88年里捕獲的東京影像。濱谷浩(Hiroshi Hamaya)的作品可以追溯至1930年代的東京:煙花在東京灣變綻放,如今的購物聖地銀座當時正在經歷一場復興;接下來的敘事則記錄了1923年關東大地震與1929年的經濟崩潰;從高梨豐(Yutaka Takanashi)的作品《朝向城市》(Towards the City)中,觀眾可以窺視一場1968年的時裝秀;在《歌舞伎町》(Kabuki-chi, Tokyo,1984)與《東京》(Tokyo,1987)中,荷蘭藝術家愛德·范·德·艾爾斯金(Ed Van der Elsken)用鏡頭定格了1980年代日本經濟回暖時期街頭的嬉皮造型青年;野口裡佳(Noguchi Rika)展示著「迷失」時期的東京,在作品《1997新宿 #3》(1997 Shinjuku #3,1997)中,新宿的街景籠罩著一層迷霧;荒木經惟(Nobuyoshi Araki)在《藍色時期》(Blue Period,2005)里捕捉了街頭的一對情侶,藝術家為照片染上了一層浪漫的色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sy官方 的精彩文章:

鄭志剛:用一座座購物藝術中心打造中國千禧世代新文化
畫廊開業的嚴寒期到來?你需要從巴塞爾《藝術市場 2018》中了解的四大要點

TAG:Artsy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