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海南瓊州度假勝地,400年前的地震遺址,每18年現72座明朝古村落

海南瓊州度假勝地,400年前的地震遺址,每18年現72座明朝古村落

1605年7月13日的深夜,明朝時期海南瓊州山與文昌兩線的交界處的眾多村莊的村民們早已進入甜蜜的夢想,忽然如雷般的聲音從東北方向滾滾而來,一時天翻地覆、濁浪排空,初如奔車之輾,後如風楫之顛,人們還沒反應過來就已隨身下的大地一起葬入海底,形成了如今的瓊州海底72村莊,它是我國歷史上迄今保存唯一的一處導致大面積陸陷成海的地震遺址。

據專家翻閱史料以及對現場的勘查,此次地震是海南島歷史上破壞性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震中位置在北緯19.9度,東徑110.5度,震級7.5級,震中烈度10度,震源深度約20公里。這次地震發生後又發生了6次6級左右的餘震,造成瓊州城中居民被壓死者數千人,官署、殿堂、祠宇、寺廟、等古代豪華建築物崩倒殆盡,民舍的屋宇被夷為瓦礫。

72座村莊中有一個在今天東寨港東側沉入海底名為羅亭坡的小島,它與大陸僅隔一條名叫東溪的小河,如今東溪已匯入大海。羅亭坡陷入海中時,島上有一何氏人家正在生孩子,產婦的茅屋正好流入東溪漂臨陸地躲過一劫,另有一柳詳公僥倖逃出。因此震後島上原來柳、何、陳、蕭、符5姓人家只剩下何、柳兩姓繼續繁衍,其他家族全都後繼無人。

當時親臨地震的當事者記錄:「其地震動,忽沉有72村。聚居者,悉被所陷;外出者方免其殃。慘哉,山化海,為演順無殊澤國;人變魚,田窩盡,屬波臣。」現在瓊州峽北岸有地凹進內陸16公里、寬2-8公里的東寨港和演州海,就是當年陸陷成海之處。每當18年一次的天文大潮出現,海水退下幾十米後,72座古村落露出水面,魚蝦在遺迹中穿梭往游,宛如「海底龍宮。」

沉舟繞過神秘的「浮水墩」向鋪前灣內的北創港方向駛去,就能看到東西長10多公里、寬1公里的淺水地帶平坦、阡陌縱橫的古耕地,而在東寨港至鋪前灣一帶的海灘上則隱約可見古村莊廢墟遺址。透過清澈的海水可以看到沉沒于海中的明代墓碑,碑上鐫刻著「明故妣林氏之墓」7個大字,墓碑四周有石板棺材,墓碑和石板都被海蚌、海螺和海貝粘附著。

在離東寨港不遠的海灘上有一座以方石塊砌好保存完整的古戲台,再沿著東寨港北上至鋪前灣海岸以北4公里左右的約10米深的水下有一座古代「仁村」沉陷於此,透過海水依稀可以看到村中的庭院,參差的房屋遺迹。鋪前灣與北創港之間的海底下赫然可見一座雕工精細、四柱三孔的「貞節牌坊」屹立水中。其他還有舂米的石臼、石耳以及磚、瓦、砂鍋柄、瓦筒、缸、壇、罐、盆、碗、燈盞、燈座等大量生活器皿。

如今羅亭坡這個昔日80多平方公里的海中綠島和祖居島上的黎民百姓一樣被淹沒在海底與魚蝦為鄰,只有島民的遺物和不平靜的海水向我們訴說著當年的不幸,並警示後世的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人與自然的搏鬥是顯得那麼然若無力,可是現在的人們卻只將400年前的災難現場當成了旅遊度假勝地,而繼續忽視著前人以生命為代價留給我們的遺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軒軒有禮 的精彩文章:

刺殺蒙古大汗的漢將,折斷了上帝之鞭,改變了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
蒙古月侖太后,成吉思汗最懼怕的女人,蒙古軍戰無不勝力量的源泉

TAG:軒軒有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