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始皇本應流芳百世,為何會背上千古的罵名?

秦始皇本應流芳百世,為何會背上千古的罵名?

歷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如果章邯、王離、蘇角、涉間等秦將如秦政府計劃的那樣,在巨鹿把各反叛的諸侯軍一網打盡,秦續命成功,那秦始皇當然是流芳百世的千古第一帝。

但是,沒有這種如果。秦軍在巨鹿遇到了項羽這樣的大bug,這是秦政府和秦軍在做編程練習時從未遇到過的,秦政府和秦軍對這樣的bug束手無策,慌了手腳的秦二世胡亥只知道批評保存了有生力量的章邯,而丞相趙高只知道甩鍋給章邯。

章邯見到蒙恬打贏了匈奴,結果被趙高和胡亥給逼死了,自己若是打贏了諸侯軍,恐怕也難逃兔死狗烹的命運;而如今,自己與諸侯軍作戰不利,趙高要甩鍋到自己頭上,自己更是難逃一死;打贏是死,打輸還是死,不如引兵投降項羽,換一條封王之路,所以章邯就投降了,秦的最後一個在中原的主力軍硬生生地轉變成了秦的叛軍。

當時,秦的確還有一隻強大的部隊,但遠在今天的兩廣,遠水解不了近渴,諸侯軍的兇猛超過了秦帝國的想像,秦帝國根本就沒想到要調動這隻強大的軍隊回中原幫帝國平叛。

因此,即便秦王子嬰幹掉了禍國殃民的趙高,但仍舊無力回天,無法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只得也學章邯的模樣,拱手向殺進咸陽的劉邦投降。

從《史記》中的一些文本推斷,子嬰向劉邦投降時,劉邦可能向子嬰開出了請子嬰為相的優厚條件,對於子嬰和秦王室來說,這樣的條件,算是很優厚了,總比最後被打得稀里嘩啦好,既保住了秦王室的性命和富貴,又保住了秦原本的子民不受蹂躪,兩全其美。

既然最後,項羽、劉邦造反成功,當然不能像秦帝國那樣一味地美化秦始皇帝了。

秦始皇帝當初廢掉謚號時曾說,不能再讓「子議父臣議君」的事發生,但你秦帝國那麼快就覆滅了,別人還是會站出來高聲地評議你,說你的帝國是「暴秦」,說你的政治是「暴政」,說「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你阻得了自己兒子和自己臣子的口,你阻擋得了反對者之口嗎?

所以,如你所見,雖然漢初,劉邦君臣幾乎全盤繼承了秦始皇的律令、法規、行政等一切制度,但還是會批評秦始皇,待到漢帝國的領導人逐漸廢掉秦始皇的苛法、輕徭薄賦乃至整個國家的意識形態轉到儒家,號稱要施行仁政後,更是要把秦始皇帝當反面典型來批判了。

漢之後,人們雖然會更公正地評價秦始皇的功過,但秦始皇畢竟有很大的過,所以自然要要背應有的罵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鮮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生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