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旅│史紅雨:古鎮之旅

行旅│史紅雨:古鎮之旅

山清水秀

 情牽日月星

四郎曲珍 

00:00/03:29

老街坐落在毛坦廠鎮。這「毛坦廠」,可不是什麼織毛毯的工廠。而是朱元璋養馬的地方。1356年,朱元璋攻佔南京後,建立了江南根據地。為對付元王朝強大的騎兵,他便施行「馬政」,下令養馬。養馬用的三面無牆的棚子,叫作「廠」。像這樣叫「廠」的名字,皖西多得很呢。

老街全長1320米,建築寬度75米至150米。自東向西,有許多古巷與老街相通。街道用青條石或鵝暖石鋪砌。臨街房屋750多間,多為清朝建築。店鋪為前店後坊帶住宅,大灰磚,小青瓦,木結構,鋪板石,封火山。一般人家,兩進或三進,大多設有廂房,戶戶有水井。街道青石條上那深深的轍印,是舊時木製獨輪車,長年累月留下的痕迹。這裡呈現出濃郁的大別山民居的特色。

這是當年的「徽商總匯」。比肩而立的對街兩排商店,多種多樣的招牌,幌子,高低不等的櫃檯,令人回憶毛坦廠昔日的繁榮。那些油漆斑剝的鋪門板,反映出歷史的滄桑。

這個「塗公館」,是清光緒年間湖廣總督塗宗灜告官後所建,此館面闊六間,東三間為住宅門廳,西三間為店鋪,前後房共有五進。這門廳高6.5米;這屋面用缶瓦作底,小青瓦覆蓋;這屋牆青石為基,青磚砌成。在一、二進房屋之間,有廂房相連。兩間房屋高7.5米,明間為排山抬梁式, 稍間為穿斗式;五架樑上有雀替,雕飾著牡丹花卉;正脊和三架梁 均用瓜楞柱, 頭用象鼻式;還有三間藏書樓。

老街上保留著古戲樓,是古今這裡的人們唱黃梅、演廬劇、表演山歌民舞的地方。老街上保留著一處1958年大食堂的房子。吃「大鍋飯」的壁畫、標語、《食堂制度》等,赫然在牆。看後讓人想起那不堪回首的年代。

老街上還一些手工工藝作坊,紙制大紅傘、風箱鍛鐵爐等等。叮噹叮噹聲響,給年輕人帶來好奇、給老年人帶來回憶。

老街給人帶來的不只是過去,給人帶來的還有發展和震撼。

這裡出了個只招高中學生的毛坦廠中學,聞名遐邇,享譽全國一所學校,活躍了一方經濟;振興了一方教育;成為培養人才的搖籃,也成了「毛坦廠現象」。

走出毛坦廠鎮外,青山如屏,林蔭蔥老。環鎮皆山。有燕峰山、雞鳴嶺、「三尖積雪」、「蓮花捧日」、「柳林夕照」等許多的去處。但最富盛名的,要算是被譽為「中華第一石筍」的東石筍了。

走進東石筍景區大門。有一種「含山吐水吞日月,入詩步畫蘊文景」的感受。群山疊翠、泉水叮咚,引人入勝。人在道中走,兩邊皆錦繡。左邊依山,可覽奇峰;右邊濱水,可觀麗園。

駐足在文昌亭,東側這三疊的水面,稱為「瀉翠浦」,溪流越過攔水壩,悠悠地流向下游。西側這半圓迴廊,稱為「茗香榭」,榭下的是半月池。坐在榭中,上看山嵐竹翠,下觀游魚戲浪,令人愜意。亭子建在峭岩上,小巧玲瓏,十分精緻。亭子的附近,有許多象書卷妝的岩石,名「神卷崖」、「掩卷崖」、「疊卷崖」、「閱卷崖」等名稱。看來「文昌亭」倒是名副其實。

上東石筍的路上經過許多僑。「通幽橋」、「慕算僑」、「掬藍橋」、「銜綠橋」、「聽泉橋」等等。光聽這些名字,你就會想到小橋流水,風光如畫來。在沿途的溪流中,有許多石蠏和溪蝦。這種石縫中長出的小螃蟹和小蝦米,可是這裡獨有的美味佳肴啊。釣石蠏十分有趣,在清水溪中,石蠏隱約可見,將釣餌對準放下,石蠏便用兩隻鉗夾夾住釣餌不松,輕輕地就可把它拎上來了。

經三潭,過慶雲寺,一路品黛賞溪,我們站在了東石筍面前。這塊兀立的石頭,如筍似箭,直刺藍天。仔細觀察,不同角度呈不同造型。或觀音持瓶,或巨人拊掌。或老僧人定。這個石筍從根到頂38米,外實內空,石質含水晶、綠玉等高耐磨成分。這也是它歷經千年萬載,仍然昂首挺立的奧妙所在。

清代詩人聞行之有詩讚道:「亂石水深急,鳥輕天地空,平原樹盡處,雲擁一孤峰。」在石筍下面,確有亂石嵯峨,或歪斜,或重疊,或交錯,是一幅「醉石護筍圖」。在石筍的對面,有一小水庫,碧波漾雲,流水潺潺,這也是景區溪流四季不斷的源泉。

史紅雨,六安葉集人,1944年10月出生。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六安市民協榮譽主席、六安市詩詞楹聯學會學譽會長。編著有《皖西概覽》《皖西漫步》《六安滄桑》《六安民間故事全書》《鄉音 韻味――史紅雨詩詞歌賦聯文集萃》等書,被譽為「百姓文友,民間文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H分水嶺 的精彩文章:

聶浩:父親的白楊樹

TAG:JH分水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