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能解開鹽城2000年來第一謎?

誰能解開鹽城2000年來第一謎?

「瓜井仙蹤」系古鹽城八景之一,載之於《淮安府志》《鹽城縣誌》,在鹽城可謂家喻戶曉。瓜井,鹽城現存最古老的不可移動文物,至今完好地安置在鹽城中學北校區內。

鹽城東漢古瓜井,距今1840多年。整塊大石鑿磨而成,頗為罕見。

據《鹽城縣誌》「名勝」一節記載:

瓜井,在今江蘇省鹽城中學正北樓東北角,傳為孫堅任鹽瀆縣丞時所鑿,為其父種瓜之用。井深水甜,大旱不凋。明知縣楊瑞雲有詠詩云:「自為尋孫宅,驅車歷大荒。瓜田猶在眼,興王事非常。蔓草埋狐穴,寒雲鎖女牆。居人勞指點,中是聚仙堂」。

後人將楊瑞雲中的「中是聚仙堂」句加以附會,將瓜井定名為「瓜井仙蹤」,為鹽城一景。今已整修,建亭於井上,以保存古址。

大明萬曆年間,時任知縣楊瑞雲看到的瓜井也許就是這個樣子。

此井至今沒做過井下考古挖掘,不知是否曾打撈上來什麼古代物件。

然而,問題來了,孫堅從浙江富春來到鹽城履新首任縣長時,才十七郎當歲,他爸爸孫鍾變身一枚瓜農,在這裡鑿井種下的是什麼瓜呢?

作為鹽城人,俺的第一感覺是南瓜。然而,東漢末年,南瓜就已在鹽城(鹽瀆)種植了嗎?

據史料記載,南瓜原產於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明代傳入中國!

也就是說,直至大明王朝,至少在1368年前,俺華夏大地上沒有結過一個南瓜,也沒有人見過南瓜,更談不上南瓜湯、南瓜餅了!鹽瀆縣人民自然也不例外。

那麼,作為縣太爺的父親,一個浙江中年男,會不會在此長西瓜呢?縣丞辦公回來,官體勞累,回到家當個吃瓜群眾,解解乏似在情理之中。

可是,據《南京師大學報》2017年第4期刊文考證:西瓜原產於非洲,埃及、中東等地首先引種,然後分南北兩路向亞洲大陸傳播。中亞花拉子模、布哈拉、撒馬爾罕是亞洲最著名的西瓜產地。

史家記載花拉子模西瓜盛產的最早時間,相當於我國中唐,實際興盛的時間應該更早些。西瓜直接從中亞傳到蒙古草原持續種植成為可能,時間應在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摩尼教正式引入漠北回紇至唐文宗開成五年(840)黠戛斯汗國軍隊攻滅回鶻都城的70多年間。

這樣說,唐太宗時期托生人間的豬八戒想吃西瓜,也要等出了國門,在西天取經路上才吃到。東漢的孫堅是吃不到的,縣長家也沒有這個特權啊。

會不會是絲瓜呢?盛夏時節,來一碗絲瓜蛋湯還是不錯的。

然而,史料記載,絲瓜原產於印度,唐宋時期也傳入中國。不用說,漢朝人是沒這口福的。

苦瓜,今人減肥必備

苦瓜也不錯啊。但是,這東西在明代以前還未見記載,醫學巨著《救荒本草》《本草綱木》中始見,疑為鄭和下西洋時從南洋(東南亞、古印度)等熱帶地區引進。

黃瓜,雖然不是本土瓜果,但在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從絲綢之路上帶回來的,原名胡瓜,到了南北朝時始有黃瓜之說。

作為地方上層人士,孫鍾也許會搭個架子種幾棵與家人分享,但搞勞什子瓜田就大發了,沒必要吧。

冬瓜,是俺們中國的土著瓜。在三國時魏國人張緝撰寫的《廣雅》一書中就有記載,「冬瓜經霜後,皮上白如粉塗,其子亦白,故名白冬瓜。」其時,冬瓜在國內已遍布南北,只是個頭與現在沒法比。

孫堅為漢末三國時梟雄,在縣衙附近種些經濟實用又好吃的冬瓜,可謂順理成章。那石欄小井可作飲用,亦可灌田,一舉兩得,極有可能。

甜瓜,包括香瓜、哈密瓜等。但哈密瓜只是最近十年左右才被引種到鹽城,對光照、水土要求頗高,在古代是不可能有種植的。

甜瓜中的香瓜,為中國最早利用為果品的瓜類,《詩經》等古籍多有之,俺10年前在湖南省博物館參觀馬王堆漢墓遺址陳列,大美女辛追的胃中就已發現,而且有實物展出。

135

由此可見,孫堅父親孫鍾在鹽城鑿井種瓜,最有可能種的是甜瓜(香瓜),其次是冬瓜、胡瓜。他那麼愛做瓜農,也可能三者都種。

孫堅在鹽城為官時間不長,不久調到下邳。家住那射陽湖邊的狂生陳琳,是否曾到孫縣丞家吃過瓜,不得而知。

以上只是俺的推斷,畢竟才疏學淺見識少,敬請萬能的網友指正,特別是鹽城中學的師生校友們不吝賜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鹽瀆雜譚 的精彩文章:

假如梁山好漢起義成功了

TAG:鹽瀆雜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