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笑聲的《嘉年華》

沒有笑聲的《嘉年華》

GIF

Angels wear white

如果說韓國有《熔爐》,那麼中國也有了《嘉年華》。

《嘉年華》講述的是未成年少女小文和新新被性侵的故事,但是相比對於性侵的罪犯的譴責,電影更多的是在拷問社會對於被害者的二次傷害。面對性侵,小文母親的選擇是扔掉了小文的裙子,剪去她的長髮。警察局長則一遍一遍讓兩個孩子複述經過,質疑她們在撒謊,最後甚至收受賄賂,得出孩子沒有被性侵的結論。弔詭的是,新新的父母由於接受了劉會長的賠償,不打算追究他的責任,他們因此欺騙新新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新新反而獲得了一個看似更幸福的童年。

電影中另一個女性小米,則是社會邊緣化人群的代表。她作為酒店服務員雖然拍下來劉會長進入兩個女孩房間的視頻,但一開始沒有站出來,只是因為她覺得住得起一晚上700塊賓館的人根本不需要她的幫助。小文的遭遇反倒是幫助她下定決心逃離。

關於結局。內地上映的版本是,小米房間里的電視新聞清楚的播報著警察局長和醫務人員貪污被抓,小文也和父親其樂融融地撿著樹枝。香港電影節的版本中,新聞廣播的聲音幾乎聽不見,也沒有配字幕。小文和父親撿樹枝的畫面沒有出現,關於小文的最後鏡頭只是醫院空無一人的檢查室和一扇大開的窗,暗示了她的自殺。一切都走到了最壞但是也最現實的結尾。

從電影本身來講,最出彩的莫過於「夢露」雕像的運用,這也是很多人稱這部電影是女性主義電影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電影中存在凝視關係,女性通常是被男性凝視的對象,夢露也是好萊塢電影中性感的代名詞。而在這裡,導演從女性敘述者的視角出發,闡述了另一種凝視,小文作為一個孩子對於「夢露」雕像的凝視只是對美單純的追求。但是導演始終沒有打破主流社會的話語與權利關係,雕像最後因為被貼上了許多小廣告不再美觀而被移走。

嘉年華始終採用了剋制的敘述,沒有憤怒的控訴,而是真實再現了扭曲的社會關係。但是在幫助這些受害的孩子,或是小米這樣的邊緣人群發聲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在無形中加強了她們「他者」的身份,使得她們自己的聲音無法被聽到呢?

這次香港國際電影節,導演文晏也來到了現場,這是現場的一些問答。

Q:電影名稱為什麼要叫《嘉年華》?

A:事實上,電影的英文名叫《Angels wear white》,而不是Carnival。中文名叫嘉年華的原因是嘉年華本身有美好年華的意思,而電影中的這些女性都正處於最美好的年紀,但是卻遭遇了不幸。

Q:關於國內外兩個版本是否有改動(像廣播聲音的改小),電影的結局究竟是什麼?

A:結局就是你現在看到的這樣。

Q:為什麼想要用「夢露」的雕像?

A:「夢露」本來就是在西方女性被物化的代表。同時,通過孩子眼睛的凝視其實和我們不一樣,她們去看「夢露」是很單純的,不是我們電影理論中所談到的男性對女性的凝視。

Q:我們在電影中看到兩個完全不同的家庭,小文的家庭是破碎的,但是她父親卻堅持了正義,新新的家庭是完整的,她父母卻接受了劉會長的賠償,但是新新反而獲得了更好的結局,您是怎麼安排的?

A:其實我在電影中展現了三個家庭,還有小米那個不存在的家庭。我只是想展現社會中不同的關係,像不同的家庭關係所帶來的不同的影響。

Q:您一開始是成功的製片人(文晏是《白日焰火》的製片人),為什麼想要去做導演?

A:一開始當製片人只是因為幫朋友的忙,因為大家知道拍獨立電影是一件很艱難的事。後來發現幫了這個還有那個要幫,就做了電影的製片人。但是我自己也有自己的想法想要表達,所以拍了這個電影。

Q:您有沒有考慮過這個電影拍出來可能過不了審?

A:我只是覺得現實就是這樣,我就要這樣拍,過不過審那是拍完的事了。

電影的最後,小米選擇了逃離。《嘉年華》像是壓抑下的吶喊,卻最終沒有發出聲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村和包子 的精彩文章:

TAG:村村和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