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手機:流入品牌以蘋果、魅族為主,流出以OPPO和vivo為主

小米手機:流入品牌以蘋果、魅族為主,流出以OPPO和vivo為主

經歷2016年的短暫低谷,小米在2017年迎來全面復出——布局新零售,誓在3年內開設1000家小米之家,持續增強與用戶的連接;創建一個由約100家創業公司構成的生態鏈,從靠枕到空氣凈化器,從電飯煲到攜帶型音響,用產品上的驚喜拉動更多利潤提升;據GFK公布的2017年手機廠商中國銷量排行數據,小米2017年手機出貨量為5094萬部,僅次於華為、OPPO、vivo和蘋果。那麼到底小米在手機領域發展如何?

小米迭代增長指數

市場全景感知

據【友盟+】2018年2月全域數據顯示,小米迭代增長指數為93,存量市場規模小幅縮減,換機流出用戶略大於流入用戶。與同屬第一梯隊的OPPO、vivo、榮耀相比,增長稍顯乏力。

*迭代增長指數是依據各手機品牌用戶獲取與用戶流失,衡量品牌存量市場用戶規模增減的指標,指數大於100意味著存量市場規模增長,小於100意味著存量市場規模縮減;圖中出現品牌按2018年2月品牌市場份額排序。

小米品牌換機競爭表現

換機預警(可結合用戶畫像)

【友盟+】2018年2月全域數據顯示,除升級換機外,小米用戶主要流向了OPPO和vivo。而在用戶流入上,小米手機特別吸引了魅族、蘋果、三星等用戶,表現出一定的競爭力。手機競爭態勢的感知在DI數據智能時代可做到每日甚至實時,這不同於傳統用戶調研,數據可以有效地幫助手機品牌識別存量用戶換機流向,預警並減少流失。

*迭代增長指數>100代表,品牌的存量市場為凈增長;*相對競爭優勢指數>100,小米相對優勢明顯,即從該品牌流入小米的用戶數>從小米流向該品牌的用戶數;*流入為新品牌是小米,流出為舊品牌是小米,百分比為某品牌在小米整體流入/流入中所佔比例。

小米手機流通現狀

換機預警

2018年2月小米手機機型流通現狀,整體流入規模稍遜於流出規模,比例分別為37.15%和41.41%;有21.44%是品牌內升級,這部分用戶是小米相對忠實的粉絲。小米手機在持續吸引蘋果手機用戶,而來自OPPO、vivo、榮耀的競爭力壓力較大,這也說明國內手機用戶的爭奪主要來自於國產手機,以「拍照、音樂」為賣點的「青春系」手機倍受用戶青睞。

小米手機用戶畫像

受眾價值/粘性/規模、媒介環境等

基於線上線下打通的全域數據,我們可以從更多維度分析小米用戶畫像,不僅僅是「女性佔三成,一二線城市白領和學生,30歲佔半數」的粗線條描繪。而是深入到用戶生活和使用場景,深度洞察用戶的興趣偏好、應用偏好、營銷偏好等,直接快速的幫助小米手機提升預裝App的留存率,提升營銷推廣效率,更精準地預測產品設計趨勢等,從用戶群體偏好出發,構建運營生態。

例如,小米手機用戶在通訊社交、影音播放、健康運動等App類別中表現出濃厚興趣,結合群體畫像和具體App分析,可提升預裝App策略。

根據營銷媒介偏好和用戶上網習慣、生活偏好等,優化廣告策略和推薦策略,包括線上線下媒體組合策略、投放時間段等,甚至可定位到具體媒體。

當手機遇到A.B.I.N.

AI、BigData、IoT、New Retail

【友盟+】全域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手機市場銷售中77%源自存量換機,手機行業競爭已從比拼戰略布局轉向近身肉搏,如何贏得這場用戶搶奪戰?當手機遇上大數據,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2018年,手機行業是否會出現下一個風口?數字經濟時代,手機行業還有哪些新機會?

3月30日 手機行業前沿論壇

將邀請10大手機品牌廠商

共同探討手機行業趨勢、營銷方法及用戶生態

遇見手機行業未來~

手機行業前沿論壇議程

14:10-14:35

2018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Kantar Insights 大中華區CEO DeependerRana

14:35-15:00

零售變革,手機行業新局點

GfK中國通訊事業部研究總監 金瑞兆

15:00-15:35

存量時代,如何利用數據技術驅動智能運營?

【友盟+】高級諮詢專家韓紹超

15:35-16:00

數據時代的品牌營銷迭代

Prophet合伙人 張承良

16:00-16:40

圓桌論壇:下一個五年,手機行業大猜想

主持人:【友盟+】COO尚直虎

互動嘉賓:

天貓3C數碼事業部總經理 何春雷

阿里數據資深產品專家 張軍

努比亞副總裁 品牌聯合創始人 潘森林

GfK中國通訊事業部研究總監 金瑞兆

關於【友盟+】手機行業大數據解決方案

藉助全域數據和技術,助力手機廠商實現市場感知、產品/市場運營、用戶與生態運營的閉環運營,助力企業釋放增長潛力。【友盟+】每天覆蓋全網7億真實活躍消費者;每天觸達14億活躍設備,每月覆蓋80%以上新增手機消費者,幾乎覆蓋全部iOS消費者;將行為數據與認知數據融合,打通500萬動態手機樣本數據;最多可調用15萬顆運算核心進行實時數據處理與運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友盟全域數據 的精彩文章:

2018年存量廝殺,手機廠商如何貼身肉搏?

TAG:友盟全域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