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貿易戰會引起藍領用工規模在短期內大幅降低嗎?

中美貿易戰會引起藍領用工規模在短期內大幅降低嗎?

日前中美貿易戰正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熱點,但對於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來說,可能首先最需要關注的是美國增加關稅後會不會對中國的製造業產生大面積的影響,導致藍領用工需求大幅降低。

筆者認為,從歷史上看,中美之間的貿易戰通常都是美方作為政治手段的短期行為——比如贏得選票,而自改革開放以來的幾十年來,雙方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在日產生活用品方面,可以說美方對中國製造中高性價比的日常消費品依賴更強,這個問題目前不用過於擔憂。

需要考慮的是,美國哪怕是短期的貿易戰,對於目前所涉足 相關行業的生產還是會產生不小的影響。美國增加關稅,降低了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從而通過影響相關產業的預期收益而影響行業的後續發展。我們重點要關心的應是對目前這些高端製造業人力資源需求的影響。

根澎湃新聞報道:依據美國「301調查」,美方因中國侵犯美知識產權,對未來中國出口美國的部分行業進行制裁,具體分為十個領域: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這十大領域與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所列的十大領域完全吻合。對此,《紐約時報》文章中表示,美國真正考量是要遏制中國製造業升級,拖慢中國實業興邦的中國製造2025這一強國戰略。

2017年11月,在美國國際與戰略問題研究所CSIS的中美經貿論壇上,參與或支持301調查的對華鷹派也表示,美國下一輪對華經貿制裁目的是要拖慢甚至拖垮中國高精尖科技全面趕超美國的進程,保證美國高新技術全球領先,以及戰略領跑地位。

所以,從微觀上看,知識產權的確是中美的一個議題,但宏觀上講,美國以知識產權為借口,借關稅手段打壓中國向高精尖製造業強國升級是美國背後的更深層考量。

如果美國這一戰略得逞,那麼對於國家當下正在大力推行的提升技能人才社會經濟地位的戰略會帶來一定的影響。但反過來,這也倒逼中國技能型人才加速成長。再好的研發,最終都需要靠配套的高技能人才去生產出來。如果中國的高端製造產品要保持哪怕在徵收關稅後仍然具備的強大競爭力,就得通過生產出更高性價比的產品來獲得更大的市場。

考慮到特朗普個人獨特的性格特點,其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風格,貿易戰在其任期內有可能會不定期出現,只不過規模大小和所涉及行業不同而已。而拖慢「中國製造2025」這一強國戰略,則涉及的不只是特朗普個人的政治訴求,這也涉及到美國相關產業界的利益,有可能在今後會成為美國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考慮。因此,中國的高技能人才必須加速成長才能應對未來可能存在的各種變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勞務經濟內參 的精彩文章:

蘋果在中國做了哪些事?光工作崗位就提供了500萬個

TAG:勞務經濟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