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職場如戰場,講理不講情?

職場如戰場,講理不講情?

職場從來不相信友情,因為工作是第一位的,即使是朋友,團隊協作精神也是必備的職業素養。如果好朋友真的一起走進了職場,更要各自清晰把握好自己的職場角色,豐滿自我的獨立性,這對於工作和友情無疑都是一件好事。

職場不是福利院,談情也真的很傷錢。

前兩天,聽說了一件扎心的事。隔壁組的一個35歲的老員工被辭退了,他在公司勤勤懇懇幹了五年,每年升職評估都升不上去。

工作特別認真,態度特別謙虛,可就是能力實在跟不上,別人學一次的,他學三次還不會。

再加上年紀越來越大,終於還是沒熬過被淘汰的命運。

大家都覺得挺驚訝的,因為隔壁組剛剛晉陞了一個總監,年薪60萬,是這個老員工的熟人,兩個人是大學同學,上下鋪的兄弟,當初一起進的公司,可無奈實力相差懸殊,一個飛速進步,一個龜速爬行。

我們都以為,老闆之所以有了同學的庇佑,至少還能多待上幾年,可沒想到,新官上任三把火,先把自己人給點著了。

這個老大哥鬱悶了好幾天,終於還是沒忍住去找好兄弟理論。可惜,不到半個小時,就敗下陣來。

他摔門而出前的一句話,在我腦海中回蕩了很久:我們不是朋友嘛。

看著他默默離去的背影,讓人忍不住感嘆,你們是朋友。可是那又怎麼樣呢,職場從不相信友情。

這些年,和不少朋友聊起過,朋友之間如何共事。

大家無一例外都覺得,最好是不要共事。特別是上下級的關係,格外尷尬。

話說輕了不是,說重了也不是。

你誇他吧,別人覺得你任人唯親。貶他吧,又下不去嘴。

工作本來就已經很辛苦了,還要絞盡腦汁地顧及別人的感受,真的挺累的。

而且更可怕的是,由於角色的多元化,很多時候,兩個人根本不在同一個頻道上。你在談工作,她卻在談人情。

一個創業的姑娘,需要一個助理打雜,她心想,反正是要給錢,不如把錢給朋友更好。於是,她找來一個待業青年的朋友,跟她談好一個試用期的價格,對工作量也做了一些約定。

明明道理都對,可放在生活里,就是行不通。原因其實很簡單,人都有偏見。一旦你被貼上了朋友這個標籤。對方的要求就不一樣了。你不會要求你的老闆對你掏心掏肺。但如果朋友有事瞞著你,你就會恨得牙痒痒。

所以,這些年,我遇到過不少資深的創業人,他們都有一個習慣,就是不和朋友合夥做買賣。

很多人覺得很奇怪,大家明明說做生不如做熟。但其實,工作起來,你就會發現,熟人之間,真的無法公事公辦,因為,職場不是福利院,談情也真的很傷錢。

說實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以,職場真的特別殘酷,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所以,它絕對不是適合培育友情的土壤。

但如果非要說,職場對友情有什麼作用,那就是檢驗一段真正的友情。

過去,我也是個很怕和朋友談工作的人。

工作上,更是不沾朋友的業務。

因為我總覺得,就算他們表面上說,你要公事公辦,打心眼裡也接受不了你對他們和別人要求一樣。

畢竟多了一層關係,很難假裝什麼也沒有。

更何況,人心難測,就像于丹說的:「人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不能容忍一個身邊人的晉陞。因為同一層次的人之間存在著對比、利益的衝突,而與陌生人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

當初,這兩個人一起熬夜,聯手把一家財務亂七八糟的初創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條。可後來,這個助理開始倚老賣老,不思進取。

她們之間有一個原則從未被打破:工作的時候,忘了自己是朋友。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因為我們對朋友總有一些無理的要求,比如你總會希望她和自己站在一條戰線上。但因為是朋友,所以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但在職場,你就得學會屏蔽情感。

其實想想,為什麼明明固若金湯的友情在職場面前會變得不堪一擊,說到底是我們對朋友太過於予取予求了。

有時候,不經意間,我們就想借著友情的名義,得到優待,不惜拋給朋友一些麻煩和難題。

這種隱秘的想法,連我們自己都覺察不到。

職場從來不相信感情,可職場也最能考驗感情。所以,不要輕易地把友情放進職場里考驗,用你的實力和努力,證明你值得更好的待遇。

也不要對朋友太過苛責,要知道,這是一個殘酷的世界,每個人都活得不容易。友情真的經不住這樣的考驗。

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行合諮詢 的精彩文章:

TAG:智行合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