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終於,最後的80後也已三十歲,我覺得他們都挺酷的

終於,最後的80後也已三十歲,我覺得他們都挺酷的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舞舞舞》 村上春樹

致自己

 這個年紀

齊一 

00:00/04:34

每個時代都需要每個時代人物的演繹,方顯華章。每一個人物又都從過去走來,也都在走向明天,在歷史面前,我們從不特別,但在當下,我們又都芳華灼灼,無與倫比。

80後?

一群正在讓靈魂下沉的跋涉者;

一群希冀命運倒戈的戰士;

一群再也游不回去的魚···

「不常懷疑,但常相信」

如果一定要讓我說一下我認識的80後,區別90後的特質,我想應該是「信念感」吧。笛卡爾式的懷疑一起的精神在80後身上並不凸顯,相反,「相信相信的力量」這句話更符合我認識的83年的朋友,汪晨(化名)。

汪晨,北方農民的兒子,一本大學畢業,畢業前拿到了深圳的一家著名藥廠的offer,一干就是十年。現已經是華南區市場負責人。

「為什們一干就是十年?」我問他。

「選擇不多吧。沒有背景的我,遇到願意給我機會的人並不多,一旦遇到就會很感激,然後便是不想輕易辜負。後來有了其它可供選擇的機會,但是怎麼選擇不都有代價嗎,那我為什麼不堅持最初的選擇呢?」

「那十年如一日,有趣嗎?」

「這個就是誤會了吧。十年沒錯,但真的不是每天都一樣的。基本上,挑戰是無時不有。來自晉陞的挑戰,來自下屬的挑戰,來自上級的挑戰,來自外界環境的挑戰,來自誘惑的挑戰······當然,不能說這些挑戰有趣,只是就跟談戀愛一樣,甘苦自知吧。」

汪晨的意思我懂了,他的世界裡沒有「有趣」和「無趣」的概念,他只是在堅持一件於他來說再普通不過的事。

如今,資訊很發達,這從很大程度上放大了人們的意識,會輕易的意識到「機會和選擇好像遍地都是」,於是,有些人就會輕易懷疑或者刻意懷疑此刻的選擇不是最好的。換句話說,信息量代表認知寬度,但自身能力所具備的深度和高度統統還不具備,這時候自我認知就會和外界真實世界產生矛盾、斷層。你相信你可以抓住任何機會,但結果總是打臉,所以你總活在焦慮中。

汪晨式的做法,好處是他並不熟悉「懷疑」帶來的不安全感,但並不代表他不焦慮,只是他焦慮的源頭是「堅持很難」,而不是「選擇很難」。

無所謂哪一種好或壞,扛得起代價,接受得起結果就行。

「自我革命的包袱沒有那麼大」

區別70後,80後身上來自歷史鋪陳而來的「頑疾」比較少。每一個人都會有從這一面到那一面的中間過程,爬過這段中間態的速度取決於背負的包袱輕重。這個包袱可能是時代的窠臼、父輩的希冀、與變化增速不匹配的的精力降速······

85年的北京人耿波(化名),趕上了自媒體紅利期。6年前他就是一個普通的企業培訓師,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後來,出於公心為所在公司註冊了一個內部宣講的微信公眾號,基於這個公眾號,他積累了第一批願意追隨他的「學生」。再後來,他有了更多的機會進行體制外授課,進而有了獨立的自媒體。

身邊向耿波這樣的朋友很多,他們是教師、是律師、是記者、是畫家、甚至是房產經紀人······他們都有一個共性,通過自媒體的方式,將他們的專業知識授予或傳播給「業餘愛好者」。最早成功利用新媒體紅利的這批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背景,他們都是其所在領域的「職業人」。正是這些背景,讓他們在轉型的時候,變得可信、可靠。

「轉型時遇到最大的難處是什麼?」我問耿波。

「就是有一天突然意識到,自己拼體力的優勢正在逐漸喪失,那我就開始反思究竟自己還有什麼優勢暫時可以延續呢?我想到的只有過去的經驗暫時是不能被替代和複製的。當然這遠遠不夠我拉開與後來者的距離,可能下一步我要開始革命自己的認知,甚至革命自己的性格。」

有些人幸運就幸運在,他們及時的看到自己所處的時代,然後接受了這個時代,然後決定改變。

相比那些生下來就處於這個時代之中的人,80後確實需要甩掉一些包袱;但相比那些抱著既有資產和固定思維模式的人,同樣面對這個時代,80後又是幸運的。

「總是孤獨」

嗯,87年的郁杉(化名)說她自己總是孤獨的,是恐婚的,是寧可獨活也不願social的。孤獨和恐婚其實是矛盾的。

剩女不再是一個新鮮詞了,但也不是一種可以驕傲的狀態。但在18年的現在說起剩女這個詞,沒有比80後更有代言權了。

人類習慣給自己的行為找合理性解釋,這是人類獨有的說謊屬性的天賦之一。總有人要給剩女的剩找到各種理由:過於獨立?女權主義?自大?挑剔?丑?強勢?不顧家?感情傷害?嗯,都是好理由。任何一個理由都可以延展出一個社會學或心理學的分支。

沒有人喜歡孤獨,沒有人。但理由真的沒有那麼豐富和戲劇性。

「孤獨是相對的,生活在擁有兩千多萬人口的城市裡,相似靈魂的相遇是極低概率事件。更何況在這樣的城市裡,人人都可以以另一種姿態生活,甚至是用另一張臉生活,即便遇到但能夠看到真實的彼此更是低概率事件。」郁杉的話總是聽上去很客觀。

80後是一群生活在時代交替口的物種,他們沒有先天social的基因,所以你看到他們social的樣子會略顯笨拙,他們在笨拙的努力掙脫出這個怪圈,他們還需要一點時間找到自己在這個時代的定位。

以上,一篇很輕鬆的隨筆,不為誰寫。

只是有感於即將30歲的自己還有身邊的朋友們。

他們都各有各的勇敢,也都在自己的圈層里繼續著平凡的故事。

我認為,他們都還挺酷的。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生果果 的精彩文章:

TAG:野生果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