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慢性胃炎的這 4 個問題 你一定得掌握!

關於慢性胃炎的這 4 個問題 你一定得掌握!

問:幽門螺桿菌(H.pylori)相關性胃炎患者都需要行 H.pylori 根除治療么?

答:H.pylori 相關性胃炎患者是否均需根除 H.pylori 目前尚缺乏統一意見。國內 H.pylori 感染處理共識推薦有胃黏膜萎縮 、糜爛或有消化不良癥狀者根除 H.pylori。慢性胃炎的主要癥狀應屬於功能性消化不良。根除治療可使 H.pylori 陽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癥狀得到長期緩解,胃黏膜組織學得到改善,對預防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等有重要意義。

但 2015 年發布在 Gut 雜誌上的《幽門螺桿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識》卻認為 H.pylori 胃炎應被視為一種感染性疾病,即便患者無任何癥狀或併發症。推薦對所有的 H.pylori 感染者進行根除治療(除非受其他因素限制);並指出對於無癥狀的 H.pylori 感染者,根除治療的最佳時機為胃黏膜萎縮發生之前。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於 en.wikipedia 網站

H.pylori 致病機制

H.pylori 通過進化可以在人體胃內的惡劣環境中長期生存,並可通過移動性、驅藥性、產生尿素酶等適應酸環境並定植在胃粘膜上皮細胞表面。定植後的 H.pylori 可通過多重途徑導致患者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在局部組織聚集使胃內 PH 值降低,影響各種代謝酶的功能,導致能量生成障礙,細胞變性壞死。

此外,氫離子增多還能刺激肥大細胞分泌組胺,從而刺激局部組織,引起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最終導致黏膜充血、水腫、出血、糜爛甚至出現潰瘍。

問:如何進行慢性胃炎的內鏡下診斷?

答:慢性胃炎的內鏡診斷系指內鏡下肉眼或特殊成像方法所見的黏膜炎性變化,需與病理檢查結果結合作出最終判斷。內鏡下將慢性胃炎分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以前稱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兩大基本類型。如同時存在平坦或隆起糜爛、出血、粗大黏膜皺襞或膽汁反流等徵象,則可診斷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或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糜爛、膽汁反流等。

延伸閱讀: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內鏡下可見黏膜紅斑、黏膜出血點或斑塊、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腫、充血滲出等基本表現。其中糜爛性胃炎分為兩種類型,即平坦型和隆起型,前者表現為胃黏膜有單個或多個糜爛灶,其大小從針尖樣到直徑數厘米不等;後者可見單個或多個疣狀、膨大皺襞狀或丘疹樣隆起,直徑 5~10mm,頂端可見黏膜缺損或臍樣凹陷,中央有糜爛。

慢性萎縮性胃炎內鏡下可見黏膜紅白相間,以白相為主,皺襞變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顯露;可伴有黏膜顆粒或結節狀等表現。

問:慢性萎縮性胃炎中「萎縮」的定義是什麼?

答:胃黏膜萎縮是指胃固有腺體減少,組織學上可分為兩種類型:1. 化生性萎縮:胃黏膜固有層部分或全部由腸上皮腺體組成;2. 非化生性萎縮:胃黏膜層固有腺體數目減少,被纖維組織或纖維肌性組織或炎性細胞(主要是慢性炎性細胞)所取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時間 的精彩文章:

關於胰腺炎的這 5 個問題 你一定得掌握!

TAG:消化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