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降鈣素原升高就是細菌感染?這幾種情況需掌握

降鈣素原升高就是細菌感染?這幾種情況需掌握

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 PCT)是降鈣素的前肽,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濃度很低,在以往臨床當中,常作為細菌、真菌、寄生蟲感染以及膿毒症和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指標,且已得到學術界普遍的認可,但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PCT 被發現在很多非細菌感染型疾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甚至顯著升高,那麼它的意義到底有哪些?

1. PCT 在細菌感染中的意義是什麼?

PCT 正常人體中其水平極低,細菌感染刺激後可由甲狀腺、胰腺組織的 C 細胞等神經內分泌細胞分泌,隨感染的進展情況而改變。PCT 作為一個細菌感染性指標,當受到細菌感染時,PCT 在全身炎症反應後的 2~4 h 開始升高,24~48 h 達到峰值,在達到高峰後其半衰期為 12~24 h。PCT 在血清中非常穩定,不受體內激素水平的影響。

2. 非細菌感染 PCT 升高的情況有哪些?

3. 判讀 PCT 化驗單時應注意哪些?

感染早期不能及時使用抗菌藥物以及抗菌藥物的濫用,是臨床所面臨的兩大問題。

(1)面對 PCT 高時,往往考慮細菌性感染,並採取抗菌藥物的治療方案,即選擇廣譜抗菌藥物,這種方法往往不能覆蓋感染的病原菌,不能及時有效的控制感染或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濫用抗菌藥物。

(2)非感染性因素如急性胰腺炎、創傷、缺血再灌注等同樣可出現全身炎症反應綜合症(SIRS)而引起的 PCT 升高,濫用抗菌藥物引起耐葯菌、二重感染等的出現也是當今日益嚴重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

(3)檢測 PCT 可用於判斷是否存在細菌感染以及是否需要抗菌藥物治療:

一般 PCT<0.1 ug/L 不建議使用抗菌藥物;

PCT ≥ 0.5ug/L 提示存在細菌感染或膿毒症可能,應結合臨床癥狀,在排除其他原因引起 PCT 升高的情況下開始抗菌藥物治療,並可通過連續(2~3d)監測 PCT 濃度變化,確定治療是否有效;

如治療開始的前 3d 內 PCT 值每日較前下降 30% 以上,則認為治療有效,繼續原抗菌藥物治療;

如治療最初幾日 PCT 不下降,則提示治療失敗,應結合臨床調整治療方案,同時可根據 PCT 監測結果及臨床確定是否停用抗菌藥物,如果 PCT 水平較病初下降 90% 以上時,建議停用抗菌藥物。

4. PCT 結果如何判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分泌時間 的精彩文章:

顱內高壓合併高血糖高滲:脫水還是補液?
青年女性嘔吐、頭痛 血壓最高達 177/115 mmHg

TAG:內分泌時間 |